终于,到了武夫人上门的那一天,乔万雄带着一家人早早地门口等候。不多时就见一辆马车行来,一位贵妇人从中走了下来。
乔万雄见人下车赶忙迎了上去,行了一个大礼。
“在下乔万雄,夫人贵安。”
武明珠连连摆手。
“将军客气了,妇道人家不敢受此大礼。”
这样一番寒暄之后,武明珠问起了乔曦。
乔曦闻言,按照林嬷嬷教的那样,上前躬身行礼,朗声道:“小女乔曦见过夫人。”
武明珠见人礼数周全也是欣慰地一笑。孙子丘常说乔万雄是个粗人,没想到他的女儿如此有教养。这样想着她又不动声色地打量一下其他乔家人,只见乔家两兄弟站的笔直,而万宝宝则笑的温柔,这样一家人真是让人艳羡。
而对面的万宝宝见人没说话,赶忙推了一把乔万雄。乔万雄会意,连忙将人往屋里请。
“夫人请随我入内。”
武明珠点点头,随人走了进去。孙子丘早先说过,武夫人最厌矫揉造作,所以乔万雄也没有准备什么,带着人在园子里转了一圈,就将人带进了书房。
此刻,武明珠与乔曦对坐在书桌两侧。乔曦低眉垂眼,一动也不敢动。武明珠见状,笑着开口道:“你不要紧张,我们今日不论学识。”
听到这话,乔曦有些意外,她小心翼翼地抬眼看向眼前人。
“不知夫人想论些什么?”
“听闻乔将军是济州出身,那你便讲讲那里吧。”
听到济州二字,乔曦眼底一亮,讲起了在明月楼的见闻。她洋洋洒洒说了许多,武明珠也听得入神,她没想到眼前人小小年纪竟有如此见识。
而乔曦讲起往事也没了开始紧张,大着胆子打量起了这位传闻中的才女。武明珠是典型的富贵长相,面额饱满,气色红润。不过她盘发未见珠钗,身上也什么首饰,打扮的很是朴素。见人如此,乔曦又觉亲切几分,言行也越发自在。
就这样闲聊了小半个时辰,武明珠忽然突兀的问了一个问题。
“乔曦,你为什么读书?”
乔曦闻言愣了一下,这个问题她从来没有想过。不过一瞬间她的脑海里浮现了许多人,有多才多艺的秋娘,也有饱读诗书的沈云深。她认真看着眼前人,一字一句道:“说实话,小女没有夫人这般的才情,也尚未有远大的志向,不过小女以为女子读书不应是为了装点门面,更不应是为了攀龙附凤。”
武夫人听到这个答案笑了出来,连道三声“好”。
“无妨,等你读了这圣贤书,我们再论这志向。”
元庆二十年。
朝露从军营回来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虽然同样在做工,但整个人变得沉默寡言。林立看出了“他”的不对劲,但他知道阿朝去了军营,猜想“他”是得了不好的消息,也没有敢细问。
但是明月楼的掌柜对朝露这半死不活的状态极为不满。他开门做生意雇不得一个满脸苦相的伙计,随便找了个理由就把人赶了出去。林立拦不住,只好把朝露安置在自己租来的小院。
小院在城西的角,斑驳老旧,却是独门独户。搬来的第二日,朝露便摸爬着上了房顶,试图登高望远。
而城里与山里不同,即使爬上再高的楼,风景无外乎是砖瓦挨着砖瓦。忽然,一阵小风吹来。那风里混着药草香,朝露猛的想起了远在赵家村的爷爷,终是放声大哭起来。
是她太天真,阿肆那般的人岂会是泛泛之辈,又怎么会与她长厢厮守?说到底,自己只不过是被戏弄了。想到这,她人哭得更凶了,直到眼睛发疼才停了下来。
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人影映入了她的眼帘,是秋娘。她穿着一身嫩黄色衣裙,站在小院里仰头望着她。她面上带笑,眼里满是疼惜,整个人在初秋的暖阳里显得格外温柔。
“秋娘。”朝露开口叫人,却不知该说些什么。
“阿朝,上面的风景好嘛?”秋娘柔声道。
朝露摇了摇头,擦了一把眼泪。
“不,不好,都是些破烂的砖瓦,连城西的山都看不到。”
“那你下来,我们去看看城西的山好不好?”
这话听得朝露鼻头一酸,又把脸擦了擦,小声道:“不,不好,我现在哭得好丑。”
听罢,秋娘眼里也有些酸涩。她知道,她的阿朝会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的好姑娘。
当晚,朝露就向林立辞行,她没什么能报答林立的,就把他这宅子认真打扫了一番。林立虽然想说些什么,但最终没有开口,只说他有认识的商队这两日就要南行,让她等上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