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话的王舒,十分无奈,这孩子怎么一下子就把自己刚刚说的话学了去呢。
她用手点了点赵子瑜的小脑袋,“你小小年纪就知道要攒金子做嫁妆了吗。”
“才不是呢,我以后要挣好多好多金子,给大父、阿父、阿母造一个金子做的房子。”
赵子瑜说这话的时候,偷偷在心里向《汉武故事》的作者道了个歉,套用了一下他的设定了。
虽然扶苏和王舒不知道自家女儿为什么小脑袋瓜里总是有这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但不妨碍夫妻两个被女儿童言童语逗乐了。
“所以我们聪明的小鱼儿能不能告诉阿父,这个纸是怎么做出来的呀。”
虽然女儿很贴心,但是该问的东西扶苏不能不问啊。
女儿身上的秘密太多了,做老父亲的也很难的。
可怜扶苏现在才二十岁不到年纪啊。
“纸的做法是梦里一个白发老翁告诉我的,可简单了。”
然后赵子瑜就把造纸术的大概做法详细的说了一遍。
她觉得自家阿娘说得对,纸的做法已经弄出来了,后面改良研究就可以交给更加专业的人来了做。
阿父虽然不懂,但是阿父的力量大啊,他可以找到人来做的。
甚至,等后面阿父告诉了大父,大父也会帮忙的。
只要大父能帮忙,肯定会事半功倍的。
是的,赵子瑜就是这么相信她的大父。
扶苏眼睛越瞪越大,一时间不知道该震惊自己女儿逻辑清晰呢,还是该震惊女儿居然能得仙人传授。
“所以,小鱼儿你的意思是,这些都是梦里的白发老神仙告诉你的?”
夫妻两个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惊讶。
天哪,这个世界上真的有神仙!
天哪,他们真的生了一个小神仙!
“对呀,所以阿父,白发老翁是神仙吗?”赵子瑜故作天真的询问。
被女儿一问,扶苏也不确定了,万一是他们先入为主了呢。
“那个老翁有没有跟你说过他的身份啊。”
赵子瑜摇摇头,表示没有,“老翁说了,他只是湖边钓鱼的老人家罢了。”
虽然赵子瑜否认了,但是扶苏他们更加坚定,这个梦里授课的老翁就是神仙了。
知道这么多神异的东西,而且教授弟子还不慕名利的,除了神仙还能是谁。
而且,湖边钓鱼,这个行为怎么那么像周朝的那位姜太公呢。
但是这样的话,夫妻两个也知道,这件事情已经不是他们可以随便做主的了,是一定要禀报给君上的。
“阿父,阿父,这个东西咱们可以推广出去吗?”
扶苏还在思考怎么禀报给父亲合适呢,就听见了女儿话,“为什么要推广出去呢?”
他不明白,女儿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要求。
虽然,当他把纸献给父王之后,父王一定一眼就看出这个东西的作用。
一个可以让百家学子争夺推崇的东西,按照父王的行事作风,一定会好好利用它,然后收拢一波客卿,扩充秦国的人才储备的。
所以一定会推广的。
但这是从父王的角度出发的。
扶苏想知道,为什么女儿也会提这个要求。
难道这个要求也跟梦里的白发老翁有关系吗?
对于扶苏的疑问,赵子瑜早就想好了理由了,“因为老翁说了,这个东西给我是让我造福黔首的。”
“黔首?”
如果说这个东西是服务于贵族的,服务于读书的士族,扶苏能理解。
但是要推广到黔首之中,不仅难度大,而且扶苏还不懂其中的意义。
赵子瑜很明显没能理解扶苏的惊讶,只以为是单纯的疑问。
于是点点头,“是啊,就是黔首,老翁说了,只要天下人都能知道使用纸,咱们想做的事情就能成功的。”
所以,为了咱们家的造反事业,我亲爱的爹,不要吝啬宣传啦。
虽然赵子瑜这话有点像是画饼,但是仔细想想也没错,他们家想造反成功最重要的就是收拢人心啊。
纸只是第一步,等后面她能做的东西多了,自然而然就非常能拉拢群众了。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是获得成功的关键。
这些赵子瑜记得非常清楚。
赵子瑜想的是很好,但是这话让扶苏没法接。
难不成推广纸,还可以让大秦一统?
虽然对这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表示质疑,但是扶苏还是要问问清楚的。
“那梦里的老翁有没有告诉小鱼儿,怎么样才算‘天下人都知道’呢?”
总不至于是所有人吧。
就算是所有人,那是所有人都知道但没见过;还是所有人都知道,也见过;还是说不仅见过,还用过?
听到自家父亲的疑问,赵子瑜下意识的想,那肯定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啊。
于是朝着扶苏灿烂一笑,这一笑把扶苏笑的毛骨悚然。
“老翁说了,‘所有人都知道’的意思就是,每个人都能用得起。”
那可不得所有人都用的起啊,这个时代的人才多少,认识字的才多少人?
只有都用得起纸了,她才能把宣传带到基层啊。
很明显,赵子瑜在说这话的时候丝毫没有考虑她亲爱的老父亲的死活。
所有人都用的起?
那还真的要大秦一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