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烂柯鸣春 > 第133章 红烛辉(十一)

第133章 红烛辉(十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随黎风烨话音,两人握着两把剑,无须言表,无需眼神,心有灵犀地同时踏出半步,肩臂牵引手腕五指发力,剑尖霎那向前一刺。

没有铺垫,没有花招,没有剑吟,忽地风停蝉鸣止,周遭天地仿佛凝固须臾。

直待五十步外一棵老树叶落飘下,斑驳的树皮间多出两道重叠的剑痕,撕开内里,方见长剑依旧笔直向前,与地齐平,未有分毫颤抖与摇动。正如浪潮退去,百年千年,惟有江平如旧,分日月,割山岸。

“此招名为‘潮平岸阔’。”黎风烨挽了道剑花,握着谢明青左手放下长剑。

谢明青道:“倒是个寻常招式。”

“这叫基本功。”黎风烨说着松开谢明青,退到一旁,“你出一招,我瞧瞧。”

谢明青点头,收势再起势,树干又添新痕。他年幼习武,本是一等一的奇才,此刻果真有了九成相像之形。

谢明青看向旁观的黎风烨,问:“黎师兄,我学得如何?”

黎风烨耸耸肩,“别得意。”

问水流出鞘,黎风烨气沉丹田,双足交错半蹲,横腿一扫,手上剑刃如新生的四肢一般划过身周,不仅扬起落叶,连一旁数颗菜苗也拔地而起,便是《鸣春剑》第二形“烟波澹荡”。

短剑背至身后,黎风烨尚未停招,顺势向后一劈,再出数剑,快不及眨眼间,剑光先至,残影连连,铺满天幕,耀眼非常,仿佛一条宽阔白练于他背后飘舞。

“澄江如练。”黎风烨收手,望向谢明青。

却看他出招时,谢明青盯着他的动作,早已比划起来。等他问水流回鞘,木剑挥过,白练飘动,不过半刻,谢明青舞尽一招“澄江如练”,尤胜银河。原先丢在邻近的荷叶碎作不知多少片落地,聚成一团绿浮萍垫在谢明青脚下。

倒是与他衣着相称。眼前谢明青一袭青白裳,黎风烨对剑招不予置评,而是再次靠近谢明青,握住他手腕,严肃道:“有几处要点抓得不够准确,重来。”

*

片刻后,两人发了一身薄汗,黎风烨终于松口:“往后修习了《鸣春心法》,仍需日日勤练。”

谢明青含笑偏头看他,“黎师兄如今严格不少。”

黎风烨瞪了他一眼,“我看是你太久不曾练剑了。”

任他探查真气,谢明青问:“黎大侠先前与我说‘鸣春剑法一式三形,拢共四招’,眼下三形已出,这‘一式’呢?”

黎风烨沉吟道:“这一招我没法手把手教你。”

谢明青笑意未改,“无妨。”

黎风烨应了声便松开他,后掠拉开数丈距离,这才握紧剑柄。

但看黎风烨全身稳如泰山,独独足尖踮起抹出一道圆弧,仿若原地画了半个八卦阵。脚跟并抵的瞬间,他轻抖剑身,弯膝抬腿跳起,同顷举剑过顶,挥舞一圈。

原本不起眼的一招,迸出的白芒却似风刮过四周,遍地摧折,竟比一劈一扫的力度更加可怕。理应剑停人落之时,黎风烨凌空旋身一拧,逼出九成内力,剑尖垂指黄土,毫无阻碍地径自没入土中。

短剑脱手,黎风烨翻身落地站定,只见问水流如同一根旗杆般插在那儿,刃外地生裂纹,如斯强悍,难以想象遇敌时此招相拼,是否足以错骨断筋,一招致命?

“它唤为‘春风不改’。”黎风烨拔剑,走近谢明青,“鸣春剑原本只有这一式。它寻常,平凡,任何一本剑谱里都有类似的一刺,但它有三变,正为潮平岸阔、烟波澹荡、澄江如练。”

谢明青了然:“大道至简。”

黎风烨颔首,“你试试。”

谢明青身法无双,运起这一招与黎风烨全然不同。黎风烨手中剑招狠厉、强劲、霸道,犹有千斤重,而谢明青灵动轻盈,出剑无声无息,却余劲绵长,连那稻草人都歪了歪脑袋。

眼观此景,黎风烨道:“这剑法到了你手上更像春风。”

谢明青失笑:“说不定要归功于黎大侠削的这把木剑。”

见他记下四招,黎风烨领着他坐去一旁歇息,谢明青又说:“今日黎大侠教我的鸣春剑,似乎与那时你同丹娘比武的招式不大相似。”

黎风烨道:“当然。鸣春心法与鸣春剑缺一不可,悟得心法,剑法才完整。届时无论面对何等敌人,剑在心中,变招化招,皆能突围破敌。”

谢明青点头,“心法我早已背下。”

歇息之后,他们运气练习一阵,转眼时至午后,烈日低悬,愈发炎热。

担虑谢明青真气,黎风烨没有多说,与他收了兵器,来到荷塘边林荫消暑。

两人坐下,黎风烨随口说:“想当年,我们都在山庄,我练的《鸣春剑》还不是这几式。”

谢明青示意他继续,黎风烨道:“那时候《鸣春剑》亦有三变,却是澄江如练、杨柳岸、烟波澹荡三招,其中‘杨柳岸’巧劲精妙,最与《绿柳剑》相近。”

“十年来,大师姐与我切磋无数,下山经历世事,兴许因我们习武年岁尚浅,与爹娘临阵悟招不同,只觉《鸣春剑》如此从前到后学来三招,颇显吃力。未来若授与后辈,很是晦涩。问过爹娘之后,我们几人日夜探讨,琢磨剑法,最终以‘春风不改’作底,寻常的‘潮平岸阔’为第一变,烟波澹荡、澄江如练化作后两变,由慢至快。”

说着,黎风烨比划一招“杨柳岸”,剑如柳枝反弹,的确不易入门。

他又将《鸣春剑》笼统舞尽,刺、扫、劈、砍,挥洒自如,“爹娘自创的鸣春剑法本就灵动,讲究随机应变,这般一来,原先的‘杨柳岸’则成了‘潮平岸阔’的另一式变招。再以《鸣春剑》悟《绿柳剑》《玉兰十三引》《云山竹海》等等剑法,无论是重明学鸣春剑,还是山庄往后哪些弟子修习,自当融会贯通,得心应手。”

谢明青笑道:“倒是便宜我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