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皇后是只忽悠精 > 第34章 赐婚

第34章 赐婚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阮如安站在原地,面色凝重,她深思再三,随后轻声开口道:“冬儿,去把方才皇帝的意思告诉小福子,让他家主子自己裁夺。”

霍若宁如果有心仪的人选,她也乐意牵个红线。

可若没有……阮如安定然也不会准许皇帝寻个什么有隐患的人摆到他身边去。

此事要紧,她又不禁嘱咐道:“你去快些,小福子步子快,莫让他先出了宫。”

“是。”冬儿应下,迈身离去了。

“玉苏,”待人没了影儿,阮如安缓缓坐回软榻上,抬目开口道:“一会子用过午膳,你去将谢淑妃请来。”

皇帝既然提了要给朝臣赐婚,她怎么也要找几个合适且看的过眼的人选以作备用才是。

兰贤妃虽协理六宫,但她毕竟是镇北王妃的妹妹,要是知道她才刚说了那些话,不晓得心头要怎么想。

还是叫谢淑妃来稳妥些。

思绪万千时,她轻声叹了口气。

也亏的她身子康健,肚子里的孩儿也足够乖巧体贴。

不然这么多事儿密密麻麻压下来,但凡有个一星半点儿的差错,她如今哪里还能好端端坐在这里操劳这些事。

-

午后,谢淑妃来时,阮如安正闭目小憩。

听了动静,她缓缓睁开眼,示意人坐下。

四下屏退,谢淑妃抿了口清茶,才试探着开了口:“姐姐,听玉苏姑姑说……陛下才刚动了怒?”

“是啊。”阮如安状似忧虑,无奈道,“也不晓得他又起了什么心思,要给朝臣赐婚。”

“这年宴没个几日的,贤妃又忙着那头,长安那么多适龄贵女,要我一人操持,哪里应付的过来,自然只能劳动劳动你了。”

阮如安素来喜欢和聪明人相处。

谢淑妃就是这一类人。

说话间,谢淑妃已大概懂了皇帝的意思。

毕竟眼下那些个天子近臣里头,适龄又还未娶妻的,怕是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

她搜罗了遍晓得的人选,遂微勾起嘴角,笑道:“妹妹有一人选,却不知当讲不当讲。”

毕竟是给霍若宁——这个皇后曾经定过亲的郎君选妻子,谢淑妃就算有心给建议,却也要先试探一番皇后的态度。

换句话说,虽然她们这些世家子大多不是什么沉溺于情情爱爱的,可人家霍、阮两族的交情摆在那里,就算做不成夫妻,也都能算得上兄妹的。

且是十分亲近的兄妹。

眼下两家的长者亡的亡、落罪的落罪,她要给当兄长的挑正妻,难道还不该过问一番人家妹妹不成?

阮如安自是明了谢淑妃的意思,她略略颔首,直言道:“不必顾忌,你只说便是。”

“户部侍郎李远思李大人。”谢淑妃这才接了话。

对于这个人,阮如安是有些印象的。

他原是大渊首富江南李氏子,后来入朝为官,后无靠山,不过是能力卓越,如今不过二十来岁,已官居正四品。

既是才二十来岁,哪里来的适婚女儿?

阮如安复问道:“是他义女?”

“非也。”谢淑妃摇摇头,缓声道:“李侍郎有位同胞妹妹。”

可兄弟姊妹,到底没有亲生子女来得亲近。

将来若得居心不轨之人从中作梗,为名为利,李侍郎未必肯愿意为了一个妹妹舍弃自己飞黄腾达的光明前路。

闻言,阮如安敛了敛眸色,似在思虑此事的可行性。

谢淑妃见此,忙解释道:“李侍郎年幼丧父,青年丧母,唯留下兄妹二人相依为命,感情深厚。”

“更巧的是,多年前,英国公领旨去往南境时,途径江南,遇了水洪,还是那位李姑娘出手救了性命。”

谢淑妃那头消息灵通,阮如安也不觉奇怪,她听了这桩,来了兴致,颇有意趣道:“哦?竟这样巧了?”

“正是呢。”

谢淑妃见阮如安并无半点排斥之色,便说的更放心了些,“那位李姑娘虽出生商贾,但到底有个做侍郎的兄长,虽不说如何尊贵,但也总比其他什么皇亲国戚强。”

话外之意,那些个皇亲国戚里头,有哪些为穆靖南做事,可是说不清的。

听罢,阮如安也觉得此人甚是合适。

可也不能乱点谱,万一人家早有心上人了怎么办。

思忖片刻,阮如安高声唤了冬儿来。

“近来御花园的腊梅开的极好,本宫欲邀六部大人家中女眷入宫同赏,你去拟了旨意,一会子呈去中书省罢。”

六部里头,能称得上要紧的,也就几个尚书和侍郎。

这其中,有女儿姊妹的不在少数。

可尚且还未出阁的,满打满算也就那么几位了。

趁着此次机会好好询问一番,再顺道给镇北王挑几个侧妃侍妾才好的。

这样想着,阮如安意味不明的笑着,她慢吞吞端起茶盏,微抿一口。

穆靖南登基的第一个年宴,定会格外“热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