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皇后是只忽悠精 > 第3章 废后

第3章 废后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阮、霍、覃、谢,是现存的尚还繁荣的百年世家。

阮氏霍氏素来交好,阮家大姑娘同霍家三郎君定下亲事也不是什么奇事,因着都在京城,又都是朝中有头有脸的家族,当年两家结亲,不费须臾便传遍了整个朝野。

阮霍两家比邻而居,阮夫人又同霍夫人是手帕交,年轻未出阁时便为各自的儿女定了娃娃亲,因着这一层,阮如安同霍若宁几乎是自幼形影不离,的确称得上两小无猜。

当年阮如安同霍若宁这段姻缘,长安城中人都很是看好。

郎才女貌,才子佳人,又是青梅竹马,天定的缘分,何等般配。

甚至在阮如安待嫁穆靖南时,民间还不乏有人感叹阮如安同霍若宁有缘无份,只道当年何等登对的才子佳人,如今妾作他人妇,郎仍独其身。

外头各有各的说辞,阮如安这个当事人倒是没什么感觉。

她们这些世家出身的子女,有几个姻缘能得自己做主的,更遑论说什么情情爱爱。

世家与世家联姻,大多是两个家族的结合,他们需要互补互助,这才能在整个朝堂上占据一席之地。

霍若宁和她都一样,不过都是为了家族的延续昌盛。

但是后来......

阮如安想起霍若宁带着麾下兵士来南境搭救她的那日,他替她挡下那致命一剑,那双眼眸满是情谊,带着万千缱绻。

很显然,霍若宁没能在这一场利益来往中守住他自己的心。

可阮如安自信自己守住了,对于霍若宁是如此,对于穆靖南更是亦然。

“是。”谢淑妃点点头,她担忧道:“太尉正想法子伪造证据,诬告太子殿下和嘉乐公主并非是陛下血脉。”

“姐姐,妹妹晓得您和英国公清清白白,可陈年旧事,若叫他们做了伪证,便不好驳了。”

穆乐宸和穆乐宁是阮如安嫁给穆靖南的第一年生下的,虽说那时候穆靖南只是个无品皇子,可皇室素来看重血脉,当时一行一动皆有记载,哪里容得别人轻易作文章。

除非......

除非霍若宁愿意去做这个伪证。

但阮如安并不觉得霍若宁真的会,倒不是说她对霍若宁有什么莫名其妙的信任,只是同为世家,霍若宁的确是没必要犯这个劲儿同清流联手陷害阮氏。

毕竟所求所谋相同,又没什么利益纠葛,阮氏从来只出文臣,霍氏从来只有武将,相辅相成都来不及,哪里真会互相残杀。

“本宫知道了。”阮如安想起日前司仪的女官递来的状报,片刻间,她心头有了主意,“三日后镇北王夫妇还朝,陛下欲设宴邀群臣替他接风,届时,本宫再寻个机会探探霍家的底。”

谢淑妃今日同阮如安说起这件事,可不是单纯的在担心废后的事。

毕竟她们都明白,这件事最终的决断权在皇帝手里,而皇后的一双儿女是谁的子嗣,皇帝怕是比谁都清楚。

既然如此,那么清流为何会打定主意偏要以此陷害阮如安呢。

所谓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他们想要阮如安被拉下凤位,又想要拉拢霍若宁。

若要此二者兼得,不如让霍若宁相信出手相助他们能得自己心中所盼。

譬如,他们可以许诺,待到程德妃登上凤位,便能把阮如安这个“废后”随意处置。

届时,被随意“处置”了的废后又出现在英国公府上,做了娘子小妾的,又有何人会问津。

可是阮如安觉得,程太尉还是太看轻他们这些世家子了。

什么情情爱爱与家族前途比起来,都不过是过往云烟,宛如蜉蝣,不值一提。

阮如安是如此,谢念一是如此,霍若宁自然也是如此。

若非这样,当年阮如安一意孤行去国公府退婚时,霍若宁早就闹起来了,哪里会有后来的和和气气退了婚、两家还仍旧交好呢。

但是阮如安和谢念一也更明白,霍家手里握着南境三万铁骑,这样大的势力,同她们站在一处时,是锦上添花,若同她们敌对,那便是天大的麻烦。

世家已经丢了一个阮氏,若霍氏再倒戈,便再没有什么可倚了。

毕竟覃氏一脉早便成了皇帝亲信。

谢淑妃微微垂眸,她站起身来正儿八经的福了福身,开口道:“既如此,妹妹定会助姐姐一臂之力。”

阮氏虽倒,可阮皇后还在。

皇帝一连留宿十日,可见恩宠亦还在。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这个道理,她们比谁都明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