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用她对付大人,还是要对付她?
周月安听着源哥儿描述那个人,脑海中莫名浮现宫宴那晚,与谢闻璟躲避利箭之时一闪而过的那抹身影。
也是一身乌青布衫,瘸着一条腿隐于暗处,周月安当时看不大清,便以为是自己的错觉。
现下看来不是。
周月安眉心微蹙,现下却不想让源哥儿担心,只好压下心中担忧,换了个话题,半刻钟后端出饭食,与他们一同用过午膳。
孩子们缠着她玩闹,周月安神情柔和地与他们一同坐在树荫底下。
小瓶儿小心地从房中抱出那把旧琵琶。
周月安哑然,她笑着接过,轻轻勾了勾小姑娘挺翘的鼻尖:“想听什么?”
小瓶儿害羞地躲过,眼睛却亮晶晶地盯着周月安:“阿姊弹得都好听!”
周月安浅笑,垂眸将手上的琵琶调了调音,她环视一圈,孩子们眼神晶亮,童真无邪。
周月安心软了半截,她信手拨弹了几声。
琴音徐徐流淌,就着午后暖暖的阳光,伴随着柔和的微风,轻轻吹起周月安垂在一侧的发丝,周月安的视线一一扫过每一个孩子,眉眼温和。
手上弹出的音也越发温柔和缓,孩子们相互依偎,有的靠在大树旁,轻轻摇晃着头,有些孩子已经闭上眼,昏昏欲睡。
周月安唇角笑意淡淡,这一刻日光柔和,微风和畅,日子就这般闲适悠长。
傍晚周月安在天黑城门关之前赶回了城。
她在夜里看着那一轮明月,神思遨游,思及白日源哥儿提到的那句话,心中担忧渐浓。
她忽地想到谢闻璟,昨夜这个时候与他不期而遇,明月高悬,二人隐秘地对峙,他装作凶狠的质问好似还在耳畔。
周月安心口微微滞闷,强迫自己关上了窗不再去想。
可谢闻璟那双黑眸像是刻在她脑海一般,周月安猛地一惊,若是哪位大人,指的是谢闻璟怎么办。
周月安手心不禁出了一层冷汗。
不会的,这只是自己的猜测。
昨夜见谢闻璟还好好的,今早他还笑着说等自己还谢礼。
周月安从腰封处捡出谢闻璟昨夜折的兔子,她小心地抚平皱痕,动作细致柔和。
她摸了摸竹编兔子的长耳朵,心中逐渐安定。许久,她从床头一侧翻出一个简易的木盒,小心地将这只兔子放入其中。
木盒之内还有一把精巧的弓弩和一支满是划痕的双头箭刃。
周月安抬手轻轻拂过那支箭簇,她现在仍不明白谢闻璟那日清早为何急匆匆地只为送她一支箭。
周月安凝视半晌,想不通,于是抬手关了木盒,将它又放回床头里侧。
回到案边,凝神温书。
等到烛火昏暗,眼眶酸涩之时,才放下了笔。
连着几日,教坊内都在加紧排练。春宴将近,众人都不敢歇下心思玩闹。
十日很快就过去了,周月安与朱韵等人坐在铜镜前描妆。
朱红细钿轻轻描在光滑的额间,妩媚绮丽。周月安看着自己的歪散的发髻不由得头痛。
她这些年来,唯独是没有学会梳发打结。
朱韵瞥向一旁,正巧瞧见周月安一脸无奈,丹凤眼微微上挑,不禁轻笑着起身:“我来帮妹妹。”
朱韵动作利落,不过片刻便收拾妥当。
周月安由心赞叹:“姐姐手艺真好。”
朱韵笑着撑着案坐在一侧,看向周月安:“我是爱美,喜欢捣鼓。”
“我若是有你这样一张脸,我定天天倒腾。”
周月安弯唇,知道朱韵是在打趣自己,她眸色清浅,看向铜镜中那个容色姝丽的女子。
眉目间的清冷疏离被红妆压下几分,细眉微笼,粉黛含情。
周月安无声撇开眼,不甚在意。
换上统一的裙装后,一行人便起身出发,坐上入宫的马车。
此时天光明媚,春意渐浓,早春花开,万物欣欣。
宴会是太后操持,设在御花园中,摆宴赏春意,皇帝早些时日便道慰劳臣子,准今日一同赏花,此时周遭颇为热闹。
投壶射箭,对弈煮茶,娘子们三三两两携手赏花。
宴会还没开始,她们集中候在一侧,身边有不少人悄悄抬眼观望。
周月安眸光平静,身姿端正。
可目光却忍不住地去寻那抹她熟悉的身影。
终是没看到那抹出挑的背影。
周月安眸光黯淡了几分,默默收回了眼,不再抬眸探望。
看来他说的是真的,他这一段时日是真的忙碌,自那日庄园一别,她又有许久没见到他了。
他们二人之间的交集,也当真是少得可怜。
周月安心中漫上淡淡的哀伤。
正出神间,身边传来一阵清风,风中飘散着淡淡的花香。
玉佩碰撞间传来阵阵清脆声响。
紧接着似乎有一道温和的视线落在自己身上。
周月安似有感应地抬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