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人说出来像是挑衅的话语,虞隐的想法却很简单。在修真路途里,他起步不久,需要学习更多,见识更多。
李褐秋听了,低低地笑了起来,继而他抬起头:“我哪还有什么招式,只有一战到底。”
话音落地,他手中长枪再次攻向虞隐。
一战到底,在身负重伤,在所学所用都被对手看穿并化为己用之后,他仍然选择进攻,攻击到底,绝不后退。
他也没有退路。选择了修真路途,就没有了退路,只有前进。
这一枪是普普通通的一枪,没有之前的飞雪,也没有怒涛,有的只是他进攻的信念。
虞隐的信念是战胜自己,而李褐秋的信念则是进攻,不退却。
如敌军压境,在面对兵力远胜于己方的境况下,仍不退却,而是积极应战,寻找赢敌克敌之法。
因为退却,就是覆灭。
这破空一枪,带着破釜沉舟的勇气。虞隐忽然感悟到了。
与傅诗昭的一战,他从坚定之心中,感悟到了忘我。与李褐秋一战,他从进攻之心中,感悟到了超我。
忘我,与剑融为一体,剑会指引进攻的方向。
超我,超越困境中找不到出路的自己,超越对敌时,那个弱小的自己。
从与武器融为一体中再次分离,超脱到战局之外,俯瞰审视当前状态,指引武器,朝着目标攻击。
虞隐抬剑,抗住了李褐秋的这一次攻击。
枪与剑的对抗,灵气与灵气的比拼,更是心境的碰撞。
虞隐刚刚领悟超我,而李褐秋早已到了超我状态。
表面看来,赢面是李褐秋大。
但是,虞隐察觉到,李褐秋在这一击之后,心是空的,没有后力。
这一枪的攻击之后,不论输赢,李褐秋都不会再进攻。
虞隐愕然睁大眼睛,不可置信地看向李褐秋。
李褐秋到了超我状态,但是他心有桎梏,这一枪,不是破釜沉舟,想要取得胜利的拼搏。而是,无可奈何之后的最后一击。一击之后,就会沉没。
李褐秋的灵气源源不断地枪尖,压制向虞隐,看似生机勃勃,然而源头已经枯竭。
这些灵气一旦耗尽,李褐秋必输无遗。
“你的灵海……”虞隐看着李褐秋,有些不太肯定。
“不错,”李褐秋道,“我本想等这一战结束再……但我低估了你的实力。”
他的唇边溢出一丝嘲讽笑意。灵海中,云气翻腾,是因为受伤导致。
但是在白色云雾周围,隐隐有黑色云气缠绕。
之前他一直压制这些黑色云气,所以虞隐没有察觉。
但此刻受伤,他没有太强的能力去压制,黑色云气就显现出来,甚至越来越多。
虞隐感知到,周边气流在变化。
虽然虞隐不能直接看到李褐秋的云海,却能感觉到他的改变。
这种要被黑暗缠绕吞没,在黑暗中获得重生的气息,让虞隐想到了魔修。
“你要堕魔?”虞隐聚音成线,问李褐秋。
仙修与魔修,出发点一样,只是修炼路途选择不同。界定只在一念之间。
但仙修追求光明,魔修向往黑暗。因此如果是仙修堕入魔道,便会招致诟病,甚至会众叛亲离。
仙修堕魔一般都是遭受大变,心境发生变化,产生心魔,抗不过去,只能堕魔,以便对抗心魔。
李褐秋,很明显,也产生了心魔。
“没错。”李褐秋知道虞隐聚音成线的好意,这样是在帮他隐瞒。
他一个天元门的修士,在试炼大会上当场堕魔,会产生轩然大波。
“你说,天元门与魔修,有何区别。”李褐秋道。他不是在问。
天元门只是占了仙修的名头而已。
虞隐沉默,他知道,天元门最近的事端,给李褐秋带来了影响。
奇怪的药物,背锅受累的定愿,让李褐秋质疑,天元门到底是什么样子。
如果仙修是与灵气共生共存,为何面对资源,仙修仍然强取掠夺,这种抢夺资源的方式,与魔修有何不同?
质疑一旦产生,心魔就有了可趁之机。
李褐秋察觉到的时候,灵海魔气运行,他已经要堕魔。
本想一走了之,离开天元门,不管什么试炼大会,到魔修世界历练闯荡。
但是养育他长大的师父苦劝,去参加吧,以天元门的名义,再战一次。
他问师父为什么时,师父不语,继而回答,天元门也是师父成长的地方。
不论今日如何,往日他受了天元门恩惠,就要有所回报,如此才能了结因果。
李褐秋心道,了结因果,是为了防止心魔,他已产生心魔,又何必管这因果。
但是师父的规劝,他不能不听。在看到虞隐与傅诗昭一战后,他也产生了兴趣。
两个都是光明磊落之人,这样的对手有趣。他要看看,他们能光明到什么程度。
战斗过程果然是令人愉快的享受,他的出招不论有多么压制,虞隐总能从中想到对抗之法。
甚至,虞隐一直在观察学习。
将对手的对战思路,化为己用,比如,那股强大的螺旋气劲。
李褐秋游历到海边时,从那可怖天象中感悟到这螺旋气劲,但他只是用来防守卸去力道。
而虞隐却又将它发挥成进攻,用来吞噬对方灵气。
好对手,仙道中不可多得的人物。
可惜,他要堕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