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青山回望 > 第35章 第 35 章

第35章 第 35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我不知道。”周明夷垂下头,“战场之上,形势瞬息万变,我尚能坦然自若,因我从小便是这么过来的。可是若要我坐上那高位,恐怕并不相宜。”与其在权位绝高处不胜寒意,倒不如与黄育芩一处,反能觉得余下岁月可爱。

黄育芩仍旧出言相劝:“若是心中所想,即便是千难万险,亦可以前往。”

周明夷的眸光闪动了一下,想起黄育芩的初衷是寻仙问道,而他的挚友明玉已经上路,自己恐怕并不能留下他,“你以后也会像明家的小公子那样,走遍青山绿水吗?”

黄育芩心不在焉地点点头。

“这是我们年少时,便约定好的事情。”

周明夷说道:“世家大族子弟皆是以维持家族兴盛为要务,放任子女纵情山水却是极为少见。”

“我与明玉都是家中幼子,我的父亲是权倾朝野的丞相,而明家则是根深枝茂的勋贵之家。无人在意我们承袭家族荣耀,偷得浮生一世闲,恣意潇洒余生。”黄育芩目光晦涩。

“看来是我耽误了你。”

黄育芩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了,他转身仔细打量着这间厢房,显然已经废弃很久,散发着陈年的霉味,里面堆放着古旧的家具物什。窗户早已用木板钉牢,透过罅隙,依稀可见屋外人影晃动。

“不必挂心,事实上我是自愿追随你到永州的。”

黄育芩眯了眯眼睛:“眼下你的那位世叔恐怕对我的身份起疑了,说不定会单独审我。”

“这……”周明夷回想起刚才自己在袁森面前对黄育芩百般回护,再以袁森的谨慎,恐怕黄育芩难逃他的严审。

周明夷暗自懊恼将黄育芩牵扯进来,黄育芩道:“我虽是不理俗务,但并非不通俗务,我自会小心应答,不用忧心。”

事情发展果然如黄育芩预料,他正坐在角落闭目养神,厢房的两扇门被大力推开,两名护卫打扮的年轻人走了进来,将他带走了。周明夷手脚被缚坐在地上,威严气势不容忽视,他沉声道:“转告世叔,若是我带过来的人有任何损伤,便是伤我辱我。”

黄育芩转头向他微微点头,示意安心,周明夷这才闭了嘴。

“黄公子。”袁森拱手道。

黄育芩并无讶色,长身玉立,虽然五花大绑,但是不见丝毫困窘,袁森赔笑,亲自上前解开黄育芩身上的绳索。

黄育芩不急不忙地活动一下发麻的手脚,在袁森的指引下,在主座上落座了。

“当年在黄相的寿宴上匆匆一面,未曾想到今日再见。”袁森陪坐在黄育芩的身侧。

黄育芩上下打量了袁焕,心似牛皮灯笼,端起茶杯,轻抿一口:“当年短暂照面,不曾想过袁将军还记得。”

“自然是记得的,当年若不是小公子仗义直言,我真要被同席挤兑死。当年我虽然追随周人杰,但是不知道周人杰居然胆大包天,竟敢暗中筹谋忤逆之事,以至于祸及家人和部下,当年不知多少兄弟平白无辜丢了性命,而我侥幸得证清白。承蒙黄相不弃,不仅未追究我曾追随周人杰旧事,还邀我过府。那日寿宴热闹盛大,黄公子坐在黄相身侧,举手投足,风姿卓越,我至今历历在目。”

“谈不上仗义,只是既然袁将军未受波及,自然是清白无辜,我只是就事论事罢了,倘若任由物议四起,岂不是对大理寺处决结果不满。”

袁森听完深受触动,站起身来,深深作揖。黄育芩安坐如常,心安理得地受了礼。

“哒!”黄育芩放下茶碗,盯着指尖的茶渍:“人这一辈子,万不可行差踏错,尤其是像周老将军这样位高权重之人。若是教人抓了把柄,必然是万劫不复的大罪。也只有像袁将军这般谨慎小心之人,这才幸免遭罪。”

“虽是谨慎,若无人相助,恐怕我已经身死黑狱。我曾经暗自决心,若是有朝一日,黄相能用得上小的,我粉身碎骨在所不惜。”

黄育芩举起手,示意袁森停下:“十年前在家父寿宴上,我便觉得你是聪明人,袁将军韬光养晦这些年,必然对如今天下形势亦有见解。”

袁森见黄育芩二十岁上下的年纪,然而风度修养绝佳,口齿颇有条理,显然自幼便深受黄相及相府名师教导,也不敢轻慢,躬身请黄育芩赐教。

黄育芩笑道:“将军有所不知,现如今已不是静观其变,保存实力的时机了。皇室衰朽,朝廷党争,九州割据,群雄并起。若你不旗帜鲜明地立起来,在朝廷眼中便是心怀二心,在我的眼中看来,却是效仿吕不韦奇货可居,在其他军阀看来,便是敛羽蛰伏了!袁将军的处境危矣。比起占据河北的李奇山,无论是军民人口或是粮草,袁将军此处尽皆比不上。若我是李奇山,面对曾经产生龃龉的故人,也就是袁将军,何不率先发难?况且更有驻军江东的萧道先隔江观望,枕戈待旦。如今唯有周明夷将军才是天命所归,方才你在暗室,想必听得我和周明夷的对话。若是你同意襄助他,我背后的相府和你也有从龙之功,相较于困守宛州,岂不美哉。”

黄育芩所言皆是大逆不道之语,袁森心中反而有了底。初见相府公子与周明夷搅和在一起,袁森心中不知他俩葫芦里卖了什么药,更不知黄育芩的背后是否由相府指使潜伏在周明夷身侧。

于是袁森只好将这二人关起来,再暗中偷听他们对话。袁森思索一番,决定先将黄育芩提出来,探听虚实,黄育芩竟然并无保留,全盘托出,甚至隐晦地暗示,这也是京中相府的意思。

“家父如今位极人臣,然花开花落自有时,无论是中兴之臣,或是开国良臣,只要我黄门留名青史,便是不负于祖宗盛名,亦是不愧于后代子孙。”

袁森击掌道,既然如此,便将周将军请出来吧,说罢,连忙唤人:“来人啊,快将周将军请出来!”

黄育芩连忙制止:“袁将军莫要心急,我另有两事需要嘱咐于你,我此番前来,是瞒过京中耳目,袁将军与黄府的结盟切不可外泄,以免人多口杂。若是走漏风声,日后兵临京城城墙之下,我们里应外合便再无奇效。再者,家父已然将联络各地英雄之事全权托付于我,相府在各地的暗桩由我接掌,若需联系相府,直接找我即可。”

袁森连连点头,黄育芩这才示意:“将军现在便可请出周少将军,共商整编队伍之事了。你与我的谈话,也不必教他知晓,你只令他知晓,你愿意追随与他,这个人情,是我该卖你的。再者,周将军与家父原先诸多误会,想必多年芥蒂难消,也不必多提及我的父亲,我与他只当前尘一笔勾去,自我与他起,新结山海盟!”

周明夷在厢房之中心急如焚,暗自后悔同意让黄育芩孤身前往,忧心他泄露身份。就在周明夷焦灼不安之际,他终于听到了外面的脚步声。门被重新打开,两名护卫客气地替他松绑,谦恭有礼地引路。引入中堂后,只见袁森与黄育芩闲闲地坐着聊些本地的风土人情,袁森盛意拳拳,邀请黄育芩暂留些时日,自己也好尽地主之谊。

黄育芩见周明夷露面,便示意他落座。黄育芩一脸莫测高深,周明夷当然不知先前二人的对话,然而他肉眼可见,袁森对于黄育芩更为尊敬。

黄育芩背着人偷偷向周明夷使了一个眼色,示意他如有疑问稍后再议,却不足以打消周明夷心中的疑虑,周明夷只好打叠起精神应付周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