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穿到古代靠山吃山 > 第44章 是骡不是驴

第44章 是骡不是驴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陈黎翻看着手里的攒盒,左看右看也没瞧出跟自己编的有啥不同,可整体的感觉就是变了。

“阿爷,你怎么弄的?”

陈黎赶紧追问。不搞明白不成,他明日还得教木笙。

臭小子!

陈老爹嘀咕了一声,往日里教他编东西也没见他这般好学。可看着孙子那急切样儿,陈老爹还是兢兢业业教导起来。

陈黎没注意到自家阿爷吐槽的眼神,只管聚精会神听着,不时指着某处问其原理。教陈阿奶瞧着,这爷孙俩活似在做什么大研究。

——

“陈阿爷好!陈阿奶好!云姐好!”

“哎!笙丫头起这么早,可吃过?”

“陈阿奶,我吃过啦!你们忙,不用招呼我。”

木笙今儿特意提早过来,心里装着事儿,她不早点解决了,感觉觉都睡的不香。

跟陈家人打过招呼后,木笙找到陈黎,看着一边的攒盒,用眼神示意陈黎。

“呃!木笙,这盒子我昨晚问过我阿爷了。你看,其实是这样做的~”

陈黎看木笙过来了,一口扒完碗里的饭,噎的他直打嗝。

两人就坐在一边研究手里的攒盒,在陈黎的讲解下,木笙干脆起头又做了一个,才完全弄懂里面的弯绕。

“原来是这样!”

木笙点点头,转过身对陈老爹谢道:

“陈阿爷,多亏有您,要不我和陈黎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您可是帮了我们大忙了!!”

“笙丫头莫客气。这无非是经验的问题,你们学艺日子且短呢,遇见不会的很正常。往后若有不懂得,只管来问阿爷,要是我不在家,你让陈黎跟我说,到时候再让他教你。”

陈老爹笑呵呵的开口道,自这丫头为了学点手艺,天天往自家跑后,家里多了不少笑音。为了这份开心,他老头子教点东西算什么~

一通百通,木笙和陈黎得了陈老爹的指导,做起攒盒来速度飞快。像这样的难度比较大的竹器,木笙没让小伙伴们做,只她和陈黎一起编织。

攒盒这种集精致与实用一体的竹器,木笙不准备贱卖了。因此她只准备了三十个,就这也花了她和陈黎大半旬的日子。

“陈黎,那攒盒咱们不做了,后面把手拎包准备起来。”

木笙将整整三十个攒盒整整齐齐叠放好,暂时寄放在陈家的空屋子里,转过身跟陈黎说道。

“好!木笙,咱们做这些真的能卖出去吗?”

陈黎有些担心。他已经从木笙的嘴里知道木家在镇上买了铺子,预备端午节开张,也知道木笙打算在铺子门前摆个竹器的摊子。他们这段时间为了筹备产品,经常一编就是一整天。他倒不是心疼自己费的功夫,只是万一这些东西卖不出去,陈黎想,木笙不知道得多难受。

再看看攒盒一边框子里放的一堆香囊,陈黎叹了口气。

因为村里孩子见天儿凑在这里,孩子们的家人有些意见,木笙没法,只能先结了一部分银子给他们,剩余的则约定好等这些都卖了再结。

现在货还没卖出去,银钱已经支出去一笔。等端午无论卖不卖的完,木笙都还得再支出一笔银子。

陈黎实在替木笙担心!

“陈黎,你放心好了!”

木笙看着眼前的货物,满足的笑了笑。随后想起什么似的,转头对陈黎说道:

“对了!你放心,这批货卖出去了,我也给你分银子,到时候咱两一人一半!”

“我要你的钱干什么!你先卖出去再说吧~”

陈黎莫名觉得有些羞耻,面色不虞、耳根子通红的转身出去。

“咋生气了?亲兄弟明算账,咱们这样做友谊的小船才能越飘越远呢!”

木笙不解的叨咕,心里暗想,这小孩什么都好,就是有时候脾气莫名其妙。

接下来的几天,木笙则和陈黎接着编手拎包。小伙伴那边的香囊早就够数了,现在正在编木笙教的扇子。

这些扇子有圆形、方形、还有些是带着动物属性的可爱形状,比如猫耳朵。这样样式不同的扇子让一群半大孩子喜爱的不行,都纷纷约着等这边活干完了,他们也要给自己编一个。

大妞的技术没得说的,女孩子里面还有个叫二喜的也编的又快又好,木笙干脆让这两个跟自己一起编手拎包。这包虽然费时间,但是工费撑过编好几个小玩意。

两个女孩不想跟大家争有限的扇子额度,也想挑战自己,都乐意跟木笙一起编手拎包。

——

小院里的日子过的飞快,转眼就要到端午节了。

夕阳如画,远处田野里是金黄的麦浪翻滚。端午前后的天气一般都不错,像是为这丰收在庆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