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姐俩累得坐在院门口阴凉处歇了好一会儿,木笙才起身准备做饭。
木笙简单回忆了下榆钱窝窝的做法,就找木阿奶准备材料了。
得亏前世有段时间网上流行过很多野菜,不然木笙可能连榆钱是什么都不知道。
木笙找了个大木盆,姐俩将半背篓榆钱都倒入盆里摘洗干净了。
榆钱的根部黑色部分最好摘干净,这个部位不好吃不说,还可能藏有小虫子。木笙忍着恶心给摘干净了,抬头看木筝,人家眼皮都没抖一下。一时莫名有点鄙弃自己~
大面盆里放入榆钱和适量的面粉和玉米粉,加点儿盐。
木笙想了想找了点儿调料,用小钵研磨成了粉末,一起撒了进去。这样做出来的榆钱窝窝比普通的更香~
又加了适量的水,木笙就开始揉了。
因为有榆钱,跟平常的揉面手感不一样,会发干。且要成团就必须比平时多加一点水,木笙感觉着手里的面团,用手在一旁的碗里捞了点儿水洒着面团上继续揉。
等榆钱和面粉彻底均匀混合后,木笙感觉手里的面团有点黏性,就将面团分成一个个拳头大小的面团。
小面团在手里搓成圆形,用手指戳个洞,沿着洞捏一捏就可以放在垫了蒸布的蒸笼里了。
家里的蒸笼都是木老爹带几个儿子自己箍的,木笙一气儿装满了三层大蒸笼,先开始上锅蒸。
“奶,中午不煮饭了,就吃榆钱窝窝吧!”
“哎!家里米也不多了,是要紧省着吃~”
木家的水田不多,收获的稻米除了自家吃,木老爹还会卖掉一些换银子用。所以一家子常年吃面食比较多,米饭一日顶多吃一顿,或者剩饭烫点泡饭当粥喝。
一锅榆钱窝窝熟了,木笙全部捡出来放在一旁准备好的匾子里,继续蒸下一锅。
“木籍,木笛,来吃榆钱窝窝咯~”
“来了来了~”
木籍放下手里的棍子,就往厨房飞奔而去。木笛也跟在后面蹬蹬跑~
“咦~洗手去!!”
木笙嫌弃的皱皱眉,一把拍掉伸向匾子的黑爪子。
“切~洗手就洗手,干什么打人!!”
木籍撅着嘴,带着木笛去水缸边洗手去了。
“姐,你看!手可白!!”
木籍举着洗好的手,顺手又在身上擦了两把,给他姐看。
木笙看着只比刚才好一点点的爪子,无奈点头。拿起一个榆钱窝窝,掰了一小半递给木笛,另外的给了木籍。
两个小的得了好吃的,都乖乖的坐在门槛上低头啃。
等榆钱窝窝都蒸好了,木笙将之前特意留下的榆钱混着鸡蛋,准备做个榆钱炒蛋。
三个鸡蛋打进碗里,洒了半勺盐。若有胡椒粉还可以撒点,可是这里就别想了,一两胡椒一两黄金的说法不是白叫的。
木笙用筷子搅拌均匀了,将蛋液倒进装着榆钱的大陶盆里,搅拌均匀。
“木筝,火不要太大了~”
木筝跟木阿奶学了两天后,现在已经可以独立烧火了。
做饭也被木笙接了过来,木阿奶和家里的女人们都感慨还是女孩儿贴心,知道心疼人。
男人们这段时间要全身心赶笛子的活计,她们现在早出晚归忙地里那点活,回家里就能吃到木笙变着法儿做的饭,感觉不要太幸福。
锅热以后,木笙沿着锅一圈倒了薄薄一层油,油六七成热时就可以倒入榆钱蛋液。
等底部蛋液凝固后,用锅铲小心翻动,待七八分熟后,木笙喊道:
“爹,娘她们回来了吗?咱可以吃饭了~”
又交代木筝停火,靠锅里的余温将榆钱炒蛋腾熟。
装盘!
锅里放上水。
木笙端着一大盆榆钱炒蛋,木筝也端着一匾子约莫四五十个榆钱窝窝出来了。
“哟!咱们赶得早不如赶得巧~”
赵氏扛着锄头一进门就看见两个丫头端饭的端饭,端菜的端菜,一前一后往堂屋走,当即对云氏和钱氏哈哈笑道。
“闻着好似榆钱的味儿,大嫂二嫂咱们快洗手尝尝。”
云氏也笑呵呵道。
闺女最近做饭越来越好吃,此时她都有点迫不及待了。原本累的走路都没劲的双腿,此刻快速放下篮子去洗手端碗。
“哇!这榆钱好嫩!!”
“好好吃~~”
此时正是榆钱最嫩最好吃的时候,一家人都感概嘴里清香脆嫩的榆钱炒蛋。
“我咋觉得这榆钱窝窝比咱娘做的好吃呢?”
“吃饭堵不住你嘴咋滴?有这么好吃的榆钱窝窝,你还有功夫说话呢?”
被媳妇怼了的木老二正想反驳,抬头刚好瞧见她娘的白眼儿,顿时怂怂的低下头继续吃。
“笙笙这榆钱窝窝咋做的?我瞧着是跟我们以前吃的不一样~”木老三没看见她娘的白眼,心里有跟他二哥一样的疑问。
“爹,没别的。我放了点研磨的香料粉~”
“怪得呢!我瞧着跟我以往做的没啥区别,这味道咋不一样呢?!”
木阿奶嘀咕道。
又看向木笙,笑骂了句。
“你这丫头会吃,那炖肉的料子,哪个想得到能放在窝窝头里呢~”
“那要不说咱家笙丫头聪明呢?!就说咱家这笛子,那不聪明的能想得出来的??”
赵氏跟着夸道。
“大嫂,就你疼她。小孩子喜欢瞎折腾罢了,平时没事哪个舍得乱浪费香料,不过她小孩子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云氏爬女儿太出头不是什么好事儿,跟着随口打哈哈道。
“笙丫头莫怕,你尽管折腾,有啥事奶给你兜着~”
木阿奶听着儿媳妇们的话,对木笙笑眯眯说道。
木笙听了一圈,也明白云氏的担心和木阿奶的维护。
“娘,阿奶,你们放心!我都晓得~”
木笙认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