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走时将木老爹背篓里带来准备卖的干笋和鲜笋都留给了顾思源,算感谢帮忙出的那份备案费。
顾思源高兴的拿了店里两张白麻纸并两根毛笔送给木笙,免得他们还要买,木家也要准备请人帮忙写清明悼词。
木笙这会才觉得,不谈生意的顾思源看起来还真是个可亲的邻家伯伯~
木笙跟木老爹出了书铺就一路往机米的铺子赶去,到的时候木老三早就机好了米在墙根荫凉处等他们了。
木老三等的着急,知道老爹他们去卖笛子,心里又担心是不是遇上了什么麻烦。要不是怕他们回来找不到自己,他就背着米去找两人了。
见到木笙跟他爹往这边走,木老三站起来高兴的朝他们招手。
待爷孙二人走到近前,木老三打量了两眼,发现两人俱都喜气洋洋。方好奇问道:
“爹,笙笙,你们怎么去了这么久。米都机好嘞~”
又问:
“你们去了这么久,还这么高兴,可是那笛子卖出去了?”
木老爹看周围还有些人,示意木老三背上背篓,又将机出的米糠放在自己的背篓里,边走边说。
“老三,咱家笙丫头这回能干了!!”
木老爹高兴道。
他老汉一辈子没本事,叫他说话都说不出一句完整的。没想到生的孙女这样聪明,会做笛子不说,还会跟人家掌柜的谈生意。瞧他孙女那淡定从容的样子,叫一旁坐着的他也觉得与有荣焉。
木笙跟在他阿爷跟她爹身后往回走,快到出口时看见一个干货铺。她想到她准备做腌菜还缺点调料,于是跟木老爹说道:
“阿爷,你可以给我点钱吗?我想去买点东西~”木笙指指干货铺子。
木阿爷看那干货铺子门前摆了好些腊肉腊鸡之类,以为木笙嘴馋了。又想到今儿卖簪子也挣了钱,且以后还有笛子赚钱。
遂大手一挥,爷几个都进去看看,买点好的回去一家老小都补一补。
木笙进去直奔调料区,问了价格,称了些生姜、小米椒之类,看到有泡椒也称了点。又买了些盐糖醋之类,最后一算账竟花了四五十文,把木笙心疼的直叹气。要不是有簪子卖了钱,她可舍不得这么造。
倒是木老爹进去问问价格,跟木老三两人都嫌贵,什么也没买。
看到木笙买的都是家里吃用的,一时心里都觉得孩子长大了。
爷几个路过猪肉铺,帮陈老爹称了十文钱的猪肉。想想自家也称了十文钱的,木笙看到一旁有剃干净肉的大筒骨,问摊主三文钱买了两根回去炖汤喝。
镇上人不爱买骨头,没肉不说还费柴禾。而他们在山里,啥都缺,就是不缺柴。
出沙溪镇往回走时,正巧有一老汉背着一草把,上面插了三支糖葫芦,应是没卖完剩下的。
那老汉看木笙看着糖葫芦,就笑着招呼道:
“丫头可是要吃糖葫芦,让你阿爷买,老汉做的糖葫芦又糖又多。就这几个了,要的话两文钱都给你~”集上他卖一文钱一个的。
“阿爷,要不买两个吧。我答应木籍他们给带好吃的~”
木笙望着木老爹笑嘻嘻道。
木老爹今天花钱已经花麻了,虽然眼看着笛子能赚钱,可钱还没到手不是。
况且家里已经买了肉,原本想拒绝的,看到本事孙女对他讨好的样子,他不知怎么的,莫名其妙就伸手掏钱递出去了。
木笙将钱递给卖糖葫芦的老汉,接过糖葫芦也不吃,都放进了背篓里。
惹得老汉夸木笙懂事,自己不吃,要带回去给弟弟妹妹吃。
木笙被夸的郝然,非她不爱吃,她怕酸。而且这糖葫芦的山楂小小的,一看就更酸了。
木笙咽了口被想象刺激出来口水,摆摆手,往前去了。
木老爹客气了两句,又掂了掂背篓。也跟着儿子往家走~
路上木老三得知家里以后要多个笛子的营生,当即表示明儿一早他就跟他大哥他们一起去砍竹子。
又得知这生意竟是木笙谈成的,心里不由得意,这可是他闺女~
三人一路谈着做笛子的事,又想象挣钱了以后要盖房子。一路上心情飞扬,竟不用歇,一气走到家。
因为在镇子里耽误了不少时间,到家时天都快黑了。
过了桥往村子里去,老远就看见陈阿奶带着两个小家伙在路边往这头看。木老爹让儿子先去把给陈家的带的肉送去,自己则跟孙女一起往家去。
木阿奶看到爷三个的身影,又往前走了几步。待人走近了才担心道:
“今儿咋这样晚?平时半下午也该到家了~”
看木笙在一旁给两个小的分糖葫芦,小家伙看到少见的糖葫芦都高兴的直蹦。木老爹脸带笑意,摆摆手神秘道:
“喜事,大喜事。到家说~”
木阿奶见老头子装腔作势,心里猜测是笛子的事有眉头了,也放下心来。赶着两个小孙儿往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