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木笙被一阵叽叽喳喳的鸟叫声吵醒了。这山里别的都好,就是鸟兽太多,大清早雀儿们跟赶集似的,睡懒觉是别想。
木笙在床上躺了片刻,偏头看见从窗户透进来的晨光肆意洒在花束上,原本有些耷拉的鲜花仿佛又迎着光直挺起来。没错,只要有光,花在哪里都可以活得很好。木笙伸伸懒腰,利索的翻身下床。
打开房门,惠风和畅,神清气爽。木笙狠狠吸了一口新鲜的空气,草木香混着淡淡的炊烟味灌了满肚子。
取了猪鬃毛竹柄牙刷,沾了点盐仔细刷了牙,又用手抄水洗了脸。
木笙发现她现在所处的这个时代并没有她想象中的落后,最起码一些生活必需品都是有的。比如牙刷,不用她咬柳枝,那玩意戳破嘴巴怎么办?再说家里的灶房,大铁锅也是有的。毕竟陶釜做饭实在限制太多。
木笙想到铁在冷兵器时代是属于官府管控的,像她家这种普通农户也能够随便使用铁,说明这个国家还是很强盛。最起码军事很强盛,并且官方很可能已经拥有了大量火器。如此才不怕别有用心的人囤积铁器,练兵搞事。
不过这些都是她的猜测,有机会还要找人打听一下才好。
早饭是赵氏在做。平日里做饭大多是婆媳三个轮流来,前几日赵氏与钱氏不在家,做饭就落在木阿奶身上。
现在两个媳妇回来了,木阿奶也可以松快两日。至于为什么云氏不做饭,问问家里的狗就知道了。
早饭还没好,木笙见没什么需要她帮忙的,就遛出了院门。院子外面摆了好几根毛竹,木老爹爷几个正忙着处理。
做竹编前的准备工作也十分重要,首先要选合适的竹子,比如竹节太短的不能要,竹节又虫蛀有瘢痕的也不要。
木老大昨晚砍竹子时已经提前选好了合适的竹子,此时正在给竹子刮青。顾名思义,刮青就是用刀刮去竹子表面的一层。
刮去竹青,可以去除竹子在生长过程中表面出现的一些污渍和斑点。在这个过程可以轻松判断竹子的好坏,如果有暗伤或者虫蛀就可以提前挑出来,免得后期编织过程中出现断裂的情况。
爷几个不一会儿就将几根竹子处理好了,刮青过后,就是破竹。
只见木老爹将竹子一端劈开一截,用手分开后,一手抓住一边。双脚分开,呈蹲马步之势,两手各抓住一半用力一震一甩,两三米长的竹子就“唰~”的分成两半。
木笙看的惊呆了,脑中顿现势如破竹这个成语,九年义务教育此刻完美闭环。
木老大兄弟几个也模仿木老爹的样子破竹,木老大还好,木老二和木老三也不知是太年轻,还是手上功夫不到家,竹子没能一口作气破开不说,分成的两半也不均匀,瞧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爷四个将整根竹子一破二,二破四,直到分成合适的宽度方止。
分好的竹子就放在院外晾晒。听木阿奶喊吃饭了,几人去河边洗洗手准备吃饭。
“阿爷,竹子为啥要晒太阳,还要晒几天?”木笙趁着吃饭时问道。
“日头好的话,晒个十来天也就是了。”
“咱这里靠南边,雨水多,不晒的竹子容易长霉,开裂。不光要晒,晒好还要火烤哩~”木老爹又扒了两口饭解释道。
木笙以往自己研究竹编的时候,更侧重成品的样式,编织的花样与工艺。材料都是在网上买的。再说她也不可能自己爬山去砍竹子,没那必要。
所以她还真不清楚竹子的前期处理工作。看来,她的紫竹也得请她阿爷帮忙一起处理了。
木老爹几人老家原先不在此地,这手竹编的技艺还是跟着村里的陈老爹学的。陈老爹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山里,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编些小玩意,所以教出去也不是什么大事。饶是如此,木老爹也是好一番感谢,平日里与陈家老两口走的也近。
饭后木老爹带着儿子儿媳上山接着忙昨天没忙完的,木阿奶将家里昨晚剥出来的笋切片放入大锅里加点盐煮。木阿奶煮笋,木笙就帮忙烧火。
大火煮约小半个时辰就可以捞起来放在竹匾里摊开晾晒,如果天气好,晒上一两天就可以收起来了。
这样晒好的笋干,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可以保存五六个月甚至更久。
平时想吃了就抓一把放在水里泡一泡,炖汤或者炒肉吃都可香了。没荤菜作配,调点醋汁,切几根小米辣放进去,凉拌笋干丝也是爽口的开胃小菜。
想到腊肉炒笋干,木笙刚吃饱的肚子就开始馋了。现在没干笋,腊肉炒鲜笋也很清甜多汁。
“奶,中午做腊肉炒笋吃行不?”木笙想起她大伯娘昨天说给她做腊肉吃来着。
“行,你大伯娘昨天带了两截腊肉回来,今天做一截。”今天家里人都在,做点好的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