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一年倒也不是符伊年一个人过年。春节前两天,容院长亲自给柳贺燕和柳旻父子打电话,邀请他们到家里来过春节,符伊年又亲自到酒店去邀请,一方面是“人多热闹”,另外一方面,人就在京城,又是亲戚,不邀请就很不近人情了。
柳贺燕和柳旻考虑了一番,同意了,他们的想法和符伊年差不多,既然在京城,大家又都是亲戚,尤其四合院本来就是符伊年的财产,和祝家没有关系,他们父子去过年,很名正言顺。
除夕当天,符伊年早早起床洗漱整理,先去小祠堂上香。自从将那座神祖楼和锡五供带回来后,符伊年考虑了一段时间后,将三进院正房的后罩房重新布置了一番,改成了一间祠堂,将神祖楼、符志宏和唐致清的牌位、锡五供按顺序安置在长条桌案上。
以后符伊年大概很少有机会回安县,也无法经常回去扫墓,这里改成祠堂后,逢年过节她就来上一柱香、磕一个头,聊表心意。
从祠堂出来后,符伊年才去开了大门,大门两侧已经贴了红彤彤的对联,是祝军长亲自写的,“改革开放吹新风,创新发展铸辉煌”,横批是“大展宏图”,十分的应时应景。
大门楼下还挂了两个大红灯笼,现在是白天光线足效果不好,等到晚上的时候把开关打开,灯泡亮起,红红的灯笼下面红红的大门,红红的大门边贴着红红的对联,会把路都照得红红的,非常喜庆红火。
院子里各个房门也都贴了对联,窗户上还贴了窗花,正房的屋檐下还挂了拳头大小灯笼形状的彩灯,也是预备晚上打开后增添几分意趣的。
午饭时容院长还在家,陪着陪着符伊年和姑婆一起吃了午饭,饭后很快就出门了。
姑婆看着她出门上车身影,叹一口气,“都忙,都忙啊。”
符伊年正握着一根鸡腿在啃,闻言眨眨眼,这场景、这话语,有点熟悉呢,后面是不是应该还有一句“忙点好啊”。
符伊年想了想,放下已经没什么肉的鸡腿骨头,擦擦手拉着姑婆重新坐下,“姑婆,咱们晚上要准备几个菜啊?妈妈晚上肯定还要回来的嘛,我想着,八个菜够不够啊?”
“八个菜哪里够,”姑婆想都没想直接摇头,“这是你进门第一个春节,你表舅和表哥还要来,最少要十二个菜才行。”
说着,姑婆给她介绍十二个菜都有些什么:鸡鸭肉、鱼虾蟹、炸活干果、火锅蔬菜,最后竟然列出了十四个。
“太多了吧,”符伊年瞠目,“减掉两个好了。”
姑婆果断拒绝,“不行,只有加的没有减的,不吉利,何况那么多人呢,你表舅不是还有保镖?”
符伊年挠挠下巴,她不清楚柳家的习惯,也不知道保镖是不是同大家一起吃,不过既然姑婆说减菜不吉利,那就再加两个好了。
这个时候京城的市场上已经有了大棚蔬菜,所以食材不愁,更何况符伊年早就采购了不少。
晚饭前,柳家父子来过年了,他们没有带很多随行人员,就一个司机和两个保镖,从后备箱里提出一大堆的年货:进口烟酒、海鲜干货、新鲜水果,甚至还有几本国外的军事和医学杂志,说是之前祝军长和容院长请他们帮忙捎带的。
符伊年囧了一下。
容院长是春晚开始前回来的,当时符伊年他们正在包饺子,姑婆一共准备了四种馅料的:羊肉大葱馅、白菜猪肉馅、猪肉酸菜馅和三鲜馅的。
每一样馅料的饺子都多包了不少,放到院子里冻上,到时候想吃就吃,非常方便。
北方隆冬的室外,就是一座天然冰箱,饺子、豆腐、冰棍,想冻什么就冻什么。
而且,多包出来的饺子,其实有一部分是要带去给祝镕的。符伊年答应他了嘛,春节去探亲,总不能空手去。
虽然过年部队也会吃饺子,可能也是肉馅的,但是哪里会有家里的饺子馅用料足滋味好,更何况馅料种类还多。
除此之外,符伊年还决定把柳表舅带来的军事杂志带去给祝镕,反正祝军长没那么快回家,给祝镕看看也无妨嘛。
一九八三年农历正月初一,在家家团圆的日子,符伊年乘上火车,去西安和祝镕团聚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