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朋好友们无所谓,毕竟给他们看了热闹了,路过的路人怎么办,人家好心来祝贺,总不能一块喜糖都不给吧?
祝镕拍拍符伊年的后背,安抚她不用紧张,然后让她看向一旁的华秋实。符伊年看过去,华秋实正提着装了喜糖的袋子给围观的人群发糖呢。
“你什么时候买的喜糖啊?里面的工作人员有没有啊?”
祝镕点头,“有的。刚刚我们签字办手续的时候,让秋实去买的。”
“想的怪周到的。”符伊年嘀咕了一句,嘴角却不自觉地翘了起来,心里愉悦。
因为华秋实喊了几个祝镕的朋友过来,他和符伊年觉得既是喜事,又难得人凑得齐,干脆请大家吃个饭。
“我把管方和刘洋也喊上吧,人多热闹点儿。”符伊年提议到,而且祝镕的朋友条件都很好,万一有看对眼的呢。
祝镕当然没意见,找了个路边的公用电话停车,让符伊年下去打电话,将吃饭的地址告诉她们,然后过去汇合。
席间,众人起哄让祝镕给符伊年一个盛大婚礼,“不然都对不起人家符同志拉着你去民政局!”
祝镕自然是满口答应,“你们只管准备份子钱就行了。”然后问符伊年,想要什么样的婚礼。
如果是十年前,当时的条件没得选,青年男女结婚办的是革命婚礼,对着伟人像鞠躬,请亲朋好友吃个喜糖、喝瓶汽水,然后把两床被褥搬到一张床上,就算婚礼了。
如果是三四十年后,符伊年喜欢中式婚礼,最好是宋式的,因为她喜欢宋制汉服。而且,“着我汉家衣裳,嫁我汉家儿郎”,听着就大气。
只是如今么,“简单点吧,不要铺张浪费,在军区食堂请几桌就行了。”
“不穿婚纱吗?”管方诧异,她刚刚就看见了符伊年手上的钻戒,还以为她们一切都要搞西式的呢。
符伊年摇头,“不穿,大冷天的穿婚纱,多冷啊。”其实是因为这个时候的婚纱符伊年不喜欢。
管方看了她一眼,笑着点头看,“也是。”她本来想说冬天冷可以夏天办啊,但是想到她爱人是军人,夏天的时候恐怕未必在京城了。
因着祝镕很快就要开学,结业以后还不知道分去哪个部队,两人商量了一下,决定就在正月初八办婚礼,在刚好那天周末,大家都有时间。
婚宴也没在军区食堂办,而是在首都饭店,这是祝军长和柳贺燕商议后的结果,一共席开十五桌。
婚宴过后第二天,祝镕就启程回学校了,实在是不能再耽搁了,最后三四个月,很关键。
而一周之后,元宵节后的第二天,符伊年带着自己的毕业证、学位证和报到证,到工作单位报道。
所以,今天才是她工作的第二天,她对新工作的最大印象就是:食堂好吃,她可以天天吃。
祝镕却有另外的看法。食堂的饭菜再好吃,也是大锅饭,总是不如家中饭菜精致。而且都是提前做好端出来的,等她们下班进入食堂,早没了锅气。天气冷凉的快,天气热又怕坏,天天吃肯定就不好吃了。
所以祝镕提出让她去军区住。
“或者,让姑婆去四合院?而且妈也经常在四合院住着,你们老中青三个女人一起作伴,下班还有热乎饭菜,多好。”祝镕越想越觉得这个主意不错。
“那爸爸怎么办?回家岂不是没饭吃了?”符伊年说到。
领了结婚证办了婚宴,符伊年终于肯改口了,还在祝镕的帮助下,拿到两个大红包。
“爸爸下基层去了,就算回军区也可以去吃食堂,反正他有小灶吃。”祝镕很无所谓的样子,“你和妈妈比较重要。”
符伊年:……“你说这话,就不怕爸爸知道了揍你吗?”
说来说去,符伊年最终也没有决定下来到底是请姑婆住到四合院,还是自己去军区住,“反正才上班第二天等我吃厌了食堂再说。”语气中是她自己都没感觉到的撒娇和无赖。
眼看着时间差不多了,两人又说了几句后,互相道别,符伊年又出门去上班了。到了单位,看到哪个早上放回去后就没被碰过的暖壶,符伊年想了想,打算去打壶热水。
提起来才发现水壶里已经满了。
符伊年:哪位仙女做的好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