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年年有新生[八零] > 第104章 温泉

第104章 温泉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听了他的想法,符伊年很无语,干脆不理他,自己去收拾东西,“毛巾、内衣、裙子、浴袍,对了,泳衣,我还没有泳衣呢,要去买泳衣。”

祝镕能说什么呢,当然只有一个字:“买!”

到了出发得那天,祝镕先来接符伊年,接到人后去学校门口和众人集合。

祝镕的班级一共二十六人,其中有三个是女性军官,其余二十三人中,不算祝镕,还有五个也带了一个家属来的,有的是爱人,有的是孩子,也有一家子都来的。

不知道是不是特意计算过,一辆三十五人的大巴车,刚好坐满。作为班长的祝镕清点好人数、确认行李都装了车,同司机点头后,发车前往目的地。

祝镕一丝不苟地将所有工作做完,又给每个人发了用班费采购的小零食和水果后,才在符伊年身边坐下。

符伊年将拆开后发现不喜欢吃的那个零食塞给祝镕,低声和他悄悄话,“我都不知道,你居然还是班长呢,怎么从来不说啊?”

祝镕手里被塞了吃了一口的零食,丝毫不嫌弃,“一个二十六人的班长,有什么好说的。”

“二十六人怎么啦,”符伊年不同意他这个说法,“我看了,你们班军衔最低都是个上尉,起码是个连长,一个连,嗯,一百二十人吧?”

符伊年看向祝镕,向他征询自己应该没说错,见他点头才继续低声,“一个一百二,二十五个,那就六千,六千人,应该有一个旅了吧?”

祝镕一边嚼嚼嚼,一边听她计算,一边在心里腹诽:头一次听说还能这么算的,这逻辑是跟谁学的,堪称逻辑大师啊。

从学校去到骊山温泉,路上要一个多小时。大巴司机技术不错,虽然道路状况一般,甚至有点破,但是车子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颠簸,所以符伊年睡得也算是安稳。

祝镕:难道不是我抱得比较紧的原因吗?

骊山温泉自古就很出名,最出名的自然就是那个号称“御汤”的华清宫里的华清池,那当初可是杨贵妃用过的。不过,几千年前的汤池,如今当然早就损毁,祝镕他们要去的温泉,也只是这几年在附近新开发的。

这次来骊山,泡温泉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也是一次思想实践和学习。华清宫嘛,大唐时期非常出名的皇家行宫,不仅见证了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也见证了大唐由盛转衰的过程。

而且,华清宫内有一五间厅,乃是西安事变发生的旧址。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为促光头抗日救国,放弃“攘外必先安内”政策,联合红军抗日,于12月12日发动兵谏,史称“西安事变”。

事变旧址保存的可以说非常不错,□□的卧室、□□办公室、秘书室部署进攻红军的会议室、侍从室主任钱大钧的办公室,都依然按当初设置,各房间办公室用的桌子、椅子、床、沙发、茶具、火炉、地毯、电话等,均按原貌复制摆放。

□□住在华清宫的时候,带了很多随行人员和下属同来,兵谏发生时,蒋正在休息,听见木仓声仓皇逃走,随行人员和下属曾凭借庭院建筑物和室内摆设进行抵抗,所以即便几十年过去了,玻璃窗、墙壁上,迄今还保留着兵谏发生激战时的弹痕。可见当时情况如何惊险,战况如何激烈。

不过,这次事件最终和平解决了,而且对当时的华国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结束了内战,建立了抗日统一战线,而且给了我党喘息时间,使我党发展壮大,从而确立了我党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核心领导地位。

以上这些,来自祝镕的搭档、任职过团政委的班级支部书记周书记的讲解。

“据说,老蒋当时是穿着睡袍跑的,”一位姓黄的中校调侃,“12月的晚上呀,估计冻够呛。”

大家听了不禁笑起来,都心领神会。

另一个戴眼镜的同学摇头,“我看过关于这段的记载,光头见枪声后从后窗仓皇出走,翻墙结果掉进深沟,‘碰伤脊背,由侍卫搀扶上山’,我更倾向于是被人背着走的。”

“嗐,总归是一党总统,要留些脸面。”另外一个女同学十分善解人意,“就算真的背着跑也没事,我们又不是洋人,他不算太丢脸。”

女同学话音刚落,除了几个懵懂、不知这段历史的孩子,在场众人哄堂大笑。

符伊年一边笑一边摇头,这些人嘴够损的,这不是变着法儿地骂光头是“慈禧第二”嘛——当初八国联军进京城的时候,慈禧就是被太监背着逃跑的。

而最巧合的就是,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京城,慈禧太后西逃曾驻跸于此。

先有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中间有盛唐遭安置之乱后转衰,再有清末太后西逃于此,啧,这地方,有点玄学在身上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