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年年有新生[八零] > 第18章 报名

第18章 报名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最后,所有资料表和志愿表被装进一只印有“北江省高考招生委员会(1977)”字样的牛皮纸档案袋后火漆封口,并盖上招生委员会的印章。

之后符伊年拿到一张和档案袋编号相同编号的纸张,这就是准考证了。

准考证大概半张A4纸那么大,题头上写着“北江省高考招生委员会(1977)”,底下分了上下两部分。上面部分,左侧贴了符伊年的一寸照片,被盖了红色公章,右侧是准考证号码,准考证号码和准考证编号、档案袋标号是一样的;准考证号码下面是,考生姓名、考试类别和考试地点。除了考生姓名是手写的,其他都是印章。

下面部分是考试时间表,第一天12月16日上午考语文,时间是上午九点到十一点半,下午一点半到三点钟文科考史地,理科考理化,第二天上午考数学,下午考政治,时间是一样的。

不过符伊年填报的志愿里有商务英语一项,所以她要在12月18日上午加考一科英语。

而且,十分巧合的,符伊年考试的地点是安县第一中学,这里正是唐致清生前工作的地方。却并不是符伊年的母校。

安县一中是安县最好的也是最早的中学,位于安县城南,那里是解放前安县老城区。解放后安县要发展,城南是居民区,城东是商业区,最后就将各个工厂建在了城北,之后配套的家属院、供销社、国营饭店、医院都建设起来了,学校自然不能少。

等到符伊年可以上中学的时候,她为了贪图早上多睡一会儿,不肯去离家骑车二十分钟分钟路程的母亲的工作单位安县一中,而是选择了离家只需步行十分钟的红星中学。

如今,符伊年高考的考场地点被分配到了安县一中,却令她发了愁。这考点实在是有些远啊。上午考试结束时间是十一点半,她估摸着得耽误十多分钟才能出考场;下午一点半就要开考,一点钟就要进考场,中间满打满算一个半小时,中间还要吃午饭,按十五分钟算的话,只剩一个小时的空闲了。

一个小时也太紧张了,从家属院到安县一中光骑单车来回就要四十分钟了,若是路上出点什么事……

不过当下没功夫多想,符伊年只请了一上午的假,下午还是要上班的。到了单位,发现韩梅梅是报名结束才来上班。

两人互相交流了几句,说起来考试地点的事,得知韩梅梅的考点就在家附近的小学,走路过去就行了,中午也可以回家吃饭,符伊年别提多羡慕了。

“你就好了,我这实在是有些远,一个城南一个城北,骑车来回都要四十分钟,时间太紧张了。”符伊年叹气。

韩梅梅也替她发愁,过了一会儿想到一个主意,“要不你去附近的国营饭店?既能吃午饭,还能顺便看会儿书。”

“这也是个办法,”符伊年点头,这是她想起了后世考生在宾馆休息的事,“也不知道附近有没有招待所,实在不行,我去开一间房,好歹能休息一会儿。”

韩梅梅觉得这个办法好是好,“就是太贵了,还要开介绍信。”

是哦,这个时候不是后世,住宾馆招待所是要开介绍信的。

符伊年:“我想想办法吧,下班过去看一下,先确定附近有招待所再说。”

下了班,符伊年没有回家,而是直接坐上公交去了县一中。附近果然有一间招待所,叫“教育招待所”,离一中步行五六分钟,而且旁边就是国营饭店,简直再好不过了!

符伊年推开招待所大门,柜台里坐着一个穿中山装的中年男性,听说她来问定房间,上下打量了她几眼,“高考生吧,看那里。”说着抬手指向她身后。

符伊年转头看去,只见墙上贴着一张告示,应该是才贴上去的,纸张颜色要比旁边的《招待所管理办法》《招待所职工守则》浅多了。

告示上说,本招待所在高考期间空出大厅供高考考生免费中午休息,但需要提供准考证、介绍信等证件,并要求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遵纪守法。同时,若有需要,可以申请单独房间,所需证件同前,收费1元/小时,3元/天,押金10元。如需预定,可去柜台办理。

人才啊人才。符伊年在心里为想出这个主意的人竖个大拇指。这是个创收好手段啊。就是这收费,对于普通人来说,略贵了。

符伊年转回身来,果断掏出一张大团结出来,“预定一间高考房,两天,要安静点的。”

“放心,我们房间都很安静。”中年人边说边照着她给出的证件在登记簿上记录了符伊年的名字,并写了收据给她,“10元。”

符伊年收好收据和证件,一身轻松地出门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