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年年有新生[八零] > 第15章 包裹(捉虫)

第15章 包裹(捉虫)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祝镕说此人是他曾经的战友,也是最近才知道他转业到了安县的公安局,祝镕说已经同他联系上并跟他说了她的姓名,若是她遇到麻烦或者自己解决不了的事,可以暂时找他帮忙。

“当然,最好一直用不上他。”祝镕在信里说到,“这样才代表你平安无事。”

在信的末尾,祝镕轻描淡写地提到他这次回京城听说了一个消息,“我听说这个消息时还没有正式文件出台,但此事确实已经在高级层面落槌定音。于是搜罗了些京城这边的课本练习册试卷等,有十年前我曾经用过的,也有这几年新出的,还有些是同教育战线的朋友那里借来的,匆忙搜集,东西不多略有杂乱,可以重新整理后选用。希望于你有益。祝你一切顺利。”

最后落款日期和姓名。

符伊年将这张信纸从头到尾读了两遍,心中说不出是个什么滋味。既熨帖于祝镕的关心照顾,又在心里质疑自己何德何能。

将信纸叠好装回信封,符伊年仔细查看这些书本试卷。的确如信中所说,有新有旧有薄有厚,有的密密麻麻做了笔记,有的毫无痕迹崭新的像是从未翻阅过。因为祝镕觉得她才高中毕业一年,课本应该还在,所以更多的是各科的练习册和试卷。

最让符伊年惊喜的,这里竟然有一套《数理化自学丛书》!这本书可是大大有名,首次出版发行在六十年代,是一套凝聚了很多学者智慧和心血的学习性丛书,一共十七册,《代数》四册、《物理》四册、《化学》四册、《平面几何》两册、《立体几何》一册、《平面解析几何》一册、《三角》一册。

这套丛书涵盖了初高中阶段数理化的绝大多数知识点,既适合自学,也是中学教师教学和中学生课外阅读自修的重要参考书。可惜第一次出版就遭到了批判,因为被认为与当时的领导路线相违背了,所以最后的结局不是被销毁就是被当作废品卖掉。

直到“恢复高考”被提出后,因为当时书本缺乏,而本套丛书恰好内容丰富、通俗易懂、深入浅出、便于自学,于是深受广大青年欢迎,且供不应求,直到很多年后,仍然多次再版重印。

没想到祝镕竟然能搜集到这套丛书,而且看起来保存很好但也不是没有翻阅的痕迹,符伊年甚至闻到了淡淡的樟脑球的味道。她猜测,这本书的主人是个爱书之人,而且懂得这本书的价值,但是动荡年代又不能堂而皇之地将其示人,于是藏于书箱之中,偶尔会拿出来翻阅。

如今这套书到了自己手里,符伊年决定仍然要好好珍爱,轻易不在上面留下笔迹。若不是考试时间迫近,要留出更多的时间复习,符伊年甚至想将这套书手抄下来。这可是第一版呢,多珍贵啊。

符伊年将这些书本、试卷整理一番,留下几本放在写字台上,其他的放进书柜里收好。

吃过了晚饭,太阳早已下山,符伊年将一切都整理好后坐在了写字台前,拉下台灯的灯绳,房间瞬间明亮起来。

符伊年在抽屉中找出了信纸,坐下来开始给祝镕回信。

“祝镕同志,您好!包裹已经收到,非常感谢您的帮助和支持,这份包裹来得如同及时雨……”

符伊年是真的觉得这个包裹和久旱得甘霖的及时雨一样,解救了手中只有教材没有练习册的她。

她还在信里表达了自己的悔意,“早知道就不吃早饭早早去书店排队,说不定还能抢到一二本和高考相关的书籍,也不至于下班后只能和空空的书架面面相觑。”

符伊年是真的挺后悔的,她知道“恢复高考”这四个字的份量,也知道这是中国里程碑式的改革,但是她真的没有想到这个时代书籍如此缺乏、群众热情如此高昂。

可能这就是上帝视角下的硬币两面,一面得利助益,另一面自然有弊端缺陷。

除了表达对祝镕寄来包裹的谢意之外,符伊年还感谢了他的关心,回答了自己的近况,“我的身体已经痊愈,心情每日愉悦向上,工作也如常顺利,请您不要担忧。”

“只是有一件事,你每次都叮嘱我诸如注意安全等事项,如同我是个三五岁的孩子,本人在此提出强烈的抗议!”

这句写完之后,符伊年读了一遍又觉得语气似乎有些随意,只好划掉,打算待会儿再重新抄写一遍。

对比着祝镕的来信,符伊年将他信中提到的事情一一回复,最后落款年月日和姓名,并找出一只信封,然后发现……

祝镕没有留他的通信地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