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子哎!”
刘月看见走过来的三人,那是又惊又喜啊。等他们走近了,她对着叶振华的胳膊就使劲一拧,痛得他直叫唤。
“不是叫你带孩子回家休息吗?怎么带这来了!”
郑秋舒赶紧解释:“是我们想来看看的,您就别怪伯伯了。”
“是啊,在火车上一直睡,早睡够了。”
话都这么说,刘月也没什么好气的了,转而笑着挨个揉了揉孩子们的脸蛋。
“行行行,平安回来就好,晚上给你们做红烧肉吃!”
不等她多稀罕几下,客人就在喊:“老板,这衣服有没有大一点的?”
她赶紧应声:“有!我给你拿!”
来都来了,三人便也加入进去帮忙。
其实从郑秋舒的眼光来看,这批货无功无过,是这个年代常见的款式。不过倒也正常,毕竟她当初给的货源厂家就是销量比较大的,主打一个薄利多销。
九十年代的服装创新性非常强,但那都是上级和成人服装,童装大多是成人服装的缩小版,像刘月的供货商绝对没有几个自己的设计师,无非都是抄完这家抄那家。
但是只是这样就能满足刘月现在的销售需求,她现在只是摆摊,卖的又不是牌子。
其实郑秋舒现在多少也能料到明年自己会遇到的情况无非就是服装盗版横行,幸福里作坊能那么红火的经营下去靠的本来就不是多便宜的批发价,毕竟和人家大厂相比,单件投入的成本太高。
幸福里童装之所以起得来靠的是不同于市面上童装的风格,那场服装展帮作坊打起了名声。按照这几年的发展目标,她也在计划着少产出新品,只等有一天幸福里童装有了自己的品牌,她才会真正开始。
她深知这个目标不会远,因为这是一个天道酬勤的时代。
一伙人忙到晚霞红了半边天才停。
刘月的大嫂也要回家了,但是回家前悄悄地凑到小姑子身边,眼睛瞥着不远处那张红扑扑的脸蛋。
她小声打听:“这姑娘谁啊?明昭带回来的女朋友?”
刘月偷笑,她倒是想啊,但是怎么可能,她在京北可是见过小蒋的,那是个很好的孩子,轮不到自己儿子喽。
“不是,她是我朋友的女儿,我过年的时候要认她做干女儿的。”
大嫂消了那颗八卦的心,转而问:“你好好的认什么干女儿?”
都是一家人,刘月过完年也是要带她一起回娘家的,总不可能瞒着。
所以她就把两人的渊源说了,还有要不是她,自己这生意也做不起来。
大嫂感叹:“可怜见的,那么好个孩子。行了,过年一块带家里来!”
“我也是这个打算,总不能让她一个人过节。”
给大嫂送了几件孩子们的新衣,一番拉扯以后两家人这才各回各家。
三轮车的车斗里被塞得满满当当的,郑秋舒和叶明昭缩着身子挤在里面,有点弱小无助,两人互相对视一眼没忍住齐齐笑出了声。
两人从前常坐爸爸的大汽车,倒是第一次挤三轮车,却有种回归童年的感觉。
夫妻俩在外头听见孩子们的笑声,嘴角也跟着扬起。
“孩子们都饿了吧?老头子,还不骑快点,赶着回去做饭呢!”
“你个老婆子,把我当牛使唤呢!”
夫妻俩明明都还没有四十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越发爱打趣对方是老头老太,倒也是一种别样的温情。
叶振华嘴巴上这么说,却直接站起来将三轮蹬得飞快。
刘月惊呼一声:“别把我的车蹬坏了!”
要知道她每天早上都要把它擦得锃亮,可爱惜了。
叶明昭从后面冒出头起哄:“爸,再骑快点!”
“这可是你儿子说的!”
刘月没辙了,又好气又好笑:“你这孩子,咋读个大学人还变蔫坏了。”
她也没落下郑秋舒,“还是小舒好,咱俩才是一边的对不对?”
郑秋舒将自己缩在红围巾里,忍不住蹭了蹭柔软的毛线,感受着这打打闹闹的温情,浑身暖洋洋的。
“嗯!”
恍惚间,回到了一个黄昏。
一家三口都坐在车里,爸爸妈妈因为晚上到底做什么菜争了起来,一直把后排的她吵醒,然后拉着她站队。
为了争她这一票竞相抛出一个又一个甜头,饮料、贴纸……
但是当天晚上,她两个菜都吃到了。害,完全不知道在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