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她似黯淡星 > 第4章 第 4 章

第4章 第 4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余笙一打开家门,闻见很浓的芝士味,她换好拖鞋进屋。

厨房的台面上有一个纸袋,花体英文写着Le Festin,但另外一个红色的长方形烤盘不可能是外卖,那是余笙搬进来的时候亲自买的厨具。

烤盘里的芝士意大利面已经不再冒热气。

余笙的手指僵住,她转过头,看见还在门口站着的男人:你用厨房了吗?”

周衍抖下雨伞上的水珠:“嗯,出门前在做饭。”

他在伦敦也没别的事干,照顾余笙等于打工,他也需要尝试点新东西来忘掉以前,让生活回到轨道上。

余笙懂了他迟到的原因,目光里他把雨伞放在架子上,玄关侧暖光拉长那双漂亮的桃花眼。

在不知不觉中,她的小世界已经被人撕开一个口子,尽管两个人是雇佣关系。

周衍抬头,两个人的视线撞在一起,面色平静。

“等烤箱好等了一会儿。不过应该已经凉了,别吃了。”

她早上出门的时候说今天打车,周衍以为她会自己回家,接到电话的时候手机里的倒计时还剩十分钟。他尽量开了快车,但伦敦的交通拥堵和纽约不相上下,他到的时候只看见余笙怏怏不乐的脸。

“有什么不能吃,你打包回来的菜不一样是凉的。”余笙打开微波炉,加热桌上的晚餐。

“我以为你挑食。”等到叮地一声,周衍用隔热手套把盘子端出来。

余笙拉开椅子,反驳:“我不挑食。”

周衍不以为然,在她面前摆好碗筷:“你永远只吃那几家餐厅。”

连点菜每次都是那几样。

余笙的半张脸被白金色的头发遮住,周衍看不清楚她的表情。

餐桌上静谧很久,她用很轻的口吻地说:“偶尔会和朋友尝试下新餐厅。如果我一个人的话,还是呆在熟悉的环境比较好。”

新事物永远充满不稳定性,像在森林里采蘑菇。

如同顾城的诗写的一样,为了避免结束,她避免了一切开始。

余笙用叉子卷起挂上酱的意大利面:“周三,你是第一次做饭吗?”

周衍:“忘了,有可能以前煮过面。”

他在纽约也是从来一样不下厨的主儿,一日三餐全靠外卖。

余笙点点头,评价道:“那你很没有做饭天赋。”

说完,她咧起嘴角,似乎给自己讲了个好玩的笑话,被逗笑。

周衍很少见她笑,大部分时间余笙都处在一个神情恹恹的状态。她笑起来像从被注入色彩的黑白电影里走出来的人物,刹那间变得鲜活生动。

“很难吃吗?”周衍伸出筷子想要尝一尝。

他严格按照网上的菜谱进行每一步,连加多少盐都精确到克数,不应该出错才对。

舌尖上芝士的浓郁和番茄的酸甜交杂在一起。

他看向余笙,目光在询问,这叫难吃吗。

余笙又卷起一叉子:“和楼下餐厅的水平差很远。”

周衍知道她刚刚为什么笑了,也不气馁,淡淡地说:“如果我有那个水平,我现在应该自己开了家餐厅当厨子。”

余笙偏过头:“你为什么来伦敦?”

她想起她从来没问过关于他的事,哪怕是他的名字。

余笙是个跟着感觉走的人,她见到周衍的第一面,直觉告诉她,他是一个可以信任的人,所以留下了他。

周衍轻描淡写地带过去:“没钱了,有个朋友在伦敦,本来打算来投靠他,然后看到你在群里发的消息。”

余笙拆穿他:“你在撒谎,你不差钱。”

如果说第一次见面只是预感,那周衍搬进来的那天,余笙看见那个金属黑rimowa行李箱的时候,她就清楚他不缺钱。

周衍盯着她看了两秒,放下手里的筷子:“那是以前,现在不一样了。”

这两年经济下行,留学生断供不是什么稀奇事。

余笙沉默下来,她听到远远地响起大本钟的报时声,低沉得跟他声音一样。

“你能做饭的话,我每个月再给你加五百镑。”余笙起身,准备去书房练琴,“月底直接付你现金。”

周衍想问她,不知道他的真名,却知道他在撒谎,那当初为什么还要留他下来。

如果换一个人,结果会也一样吗。

书房里这次传出来的音乐依旧曲调激情昂扬,但不是传统古典音乐,而是流行歌曲。

Coldplay乐队的《Viva La Vida》。

生命万岁。

周衍跟着调子,听见耶路撒冷传来的钟声。

*

夜晚,余笙翻来覆去地睡不着,她有种很奇怪的感觉。

心脏被剖成两半,一半提醒她赶紧入睡,另外一半跃跃欲试寻求刺激。这种情况以前没出现过。

她整个人很疲倦,但又想出门去吹夜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