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专门雇了盖房班子给各村各处房屋坏了的人家修补。
之前给春雨盖房的高福,现在就带着自己的盖房班子给本村人修缮房屋。
那些房子塌的人家,本来都以为要冻死村头了,没想到县衙竟派了人来帮他们,不要钱白给修房子,就是那些房子都塌了的人家也给重新盖两间房,乐得百姓们一个个嘴里直呼青天大老爷。
梁思源将听来的这些告诉春雨,也开心道:“当官的是个好人,咱们老百姓日子也好过,生意也会更好。”
春雨:“生意为什么会更好?”
“之前有一届县令,是个贪的,不仅向那些富户要钱,就连小摊贩也得被收什么占地费,做生意的人都苦不堪言,百姓更是每年交的税粮也多了不少,人们手里没有余钱哪还会买吃食?两厢下来,生意肯定不会好。”
春雨听了,庆幸道:“幸好咱们没遇上,不然辛苦赚的钱岂不是都送进了县官的口袋?”
梁思源点着头,“确实,也是咱们运道好。”
春雨将手里最后一个点心包好,站起身道:“好了,点心都包好了,现在去烤吧。”
有梁思源在旁边陪着春雨说话打下手,这活还做的挺快的。
梁思源赶忙起身同春雨一起拿着点心,往后院走去。
两三天后就要去县里,春雨想着现在天气冷,吃食不会像夏秋般容易变坏,所以她就提前慢慢做。
省的到时忙乱,反正也不会放太长时间。
岂料,刚烤好几炉,姚瑜和春芽就跑来后院跟春雨说,有人找他们。
“他们还赶着大马车呢。”姚瑜提醒道。
春雨和梁思源闻言,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里看出疑惑。
谁会找他们呢?
梁思源放下柴:“春雨,你在这儿烤点心,我先出去看看。”
说完,出去将后院的门关好,领了姚瑜和春芽出去看。
快到大门口就看到一辆马车正停在大门外。
外面还站着许多村里人,一个个嘀咕,路这么难走,竟然还有人赶了马车来找梁思源和春雨。
马多金贵啊,看来是个有钱人啊。
来人听到动静,立刻从马车里钻了出来,梁思源抬头一看,嗨,这不春和茶楼的伙计吗?
“你们怎么来了?”
其中一个茶楼伙计看见梁思源出来,笑道:“掌柜的让我们来拉一批点心。”
又补了一句:“急用!”
茶楼的生意总共没歇几天,点心更是缺了好些时候,掌柜的忍痛花大价钱买了些县里点心铺子里的点心应付了一段时间,但又贵吃着又有些腻,茶客们都说还是喜欢之前的。
所以,等路稍微好走些,茶楼掌柜就急着派人来买点心。
没办法,生意耽搁不得啊。
梁思源将两个伙计请了进来,关了门,隔绝了外面的窥探。
又让姚瑜春芽去将春雨叫出来。
心里直感叹今日这点心做得正正好。
等春雨出来知道是茶楼掌柜派伙计来买点心的,一时也是心花怒放,暗暗感叹运道好。
已是烤了半数点心了,等全部烤完还得需要些时候,春雨就让梁思源陪着两个伙计在堂屋里坐着等会儿。
两伙计知道点心重要,忙道:“姑娘不必管我们,做点心要紧,掌柜的都要愁死了。”
春雨笑道:“你们可算是来对了,我正做着呢,要是早一天来都没有。”
春雨又将之前做的新点心拿了几块给两个伙计尝,“这是新做的,你们尝尝味道可好,我们也正打算过两天去茶楼里送点心,没料到你们却是来了。”
春雨一直悬着的心在见到两个伙计算是彻底放下了,之前她还担心这好长时间不去送点心,茶楼那边的生意又耽搁不得,茶楼会不会另找别人。
而且茶楼也不必担心违约的问题,因为是春雨他们先“违反”的,虽然不是她的本意。
但既然周福派人来取点心,可见还是中意春雨的点心。
俩伙计平日里经常跟梁思源打交道,就是春雨也见过一两回,也不拘谨,笑着接下,又转而向春雨笑道:“春雨姑娘做的点心,自然是顶顶好的,我们掌柜的知道雪大,路不好走,梁小哥肯定来不了,就让我们驾车先来了。”
春雨给两人端了茶水来道:“那你们先歇会儿,我去看着点心。”
两伙计忙站起来点头示意春雨自去忙,现在做点心可是大事,他们不能耽误。
梁思源陪着两人,姚瑜见状就领着妹妹去后院帮姐姐干活。
两人帮着春雨添柴,煽火,省了春雨不少事。
到晌午时,终于将点心都烤好了,不过只有三百块,春雨原本打算下午再慢慢烤的。
两伙计忙道:“也行,总比没有的强,我们先将这些送回去,等明日下午再来找春雨姑娘拉点心。”
春雨点头应下,又问:“路好走吗?我也想去茶楼一趟。”
伙计知道这是要跟掌柜的谈新点心的生意,笑着回道:“不太好走,不过春雨姑娘不用费事自己去县里,等我们来拉点心时你随我们去,岂不方便?”
春雨想想确实这样更好,他们马车到底比小牛车方便一些,于是道:“行,那你们下午早些过来,我烤好点心等着你们。”
得赶早啊,不然现在天黑的早,等谈完事,春雨他们不好回村里了。
两伙计答应一声,自赶车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