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看清[击剑] > 第2章 第 2 章

第2章 第 2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挨不住好友软磨硬泡,蒋楠笙把几天前的事原原本本讲了一遍。

“哈哈哈哈哈——”快餐店角落响起一声爆笑:“所以你真把教练气尿裤子了?”

“是我不小心把水洒教练裤子上了,你少造我的谣。”蒋楠笙终于舍得放下笔,抬头看眼前的一男一女。

两个人都是她发小。男生叫苏文新,女生是唐雨,没拆迁那会儿跟她从一个院长大,现在连带市队里的许屹,几个人都是七中的学生。

估计是许屹跟他们偶然提到,晚上唐雨打了电话,把奋笔疾书补作业的她叫了出来。

这人平常沉迷训练,压根不看手机,不直接打电话根本联系不上。

许久没见,以蒋楠笙对这俩人的了解,八成得开启问东问西模式。半年里她落下不少内容,很多功课没做,索性拿了作业,带过来解闷。

“看你这写法,我都有点慌了。”苏文新熟练操作九键,不知道在给谁发着消息。

蒋楠笙睨他:“你在干嘛?”

“提前找老段预定份作业,”离开学没剩几天,“借鉴。”

老?段?

这个陌生名字在蒋楠笙耳边一晃带过,没被她放在心上。

“头一次听见把抄说的这么清新脱俗的,你也不害臊,”唐雨看向摆了大半桌的习题,“礼礼,你真不去训练啊?”

“是啊,”说到训练,蒋楠笙就想到了自己那5:16的“光荣”成绩和被老陈劝休的场景,有点心梗,摆烂式胡言乱语,“拼搏百天,我要上江大。”

江大是江原大学的简称,国内排名数一数二的高等学府。

“你确定?”苏文新看向她桌角的套卷,“靠你的寒假作业?”

上面四个大字,寒假冲刺。

……可再几天暑假作业都要交了。

蒋楠笙赶紧捂住,有点冷场:“你今天来是专门呛我的?”

“哪有,我是庆祝你解除封闭训练,重获新生,”苏文新手一挥桌,“特地给你点的。”

蒋楠笙看着桌上的东西,汉堡,薯条,炸鸡,可乐。

全都是她不敢随便吃的。

蒋楠笙闻着香喷喷的味道,最后选择了自己手里的农夫山泉,小声问唐雨:“是他自己想吃吧?”

唐雨窘迫笑笑,随后重重点头。

苏文新:“……”

“哎,咱能别互相伤害吗,”苏文悄悄指了指唐雨,“要不是某人为了拿到代言人今天才发售的最新海报,谁选这儿,怎么说不得来个米其林三星以上。”

蒋楠笙后背直冒汗:……倒也不至于。

“少吹,咱俩还不是半斤八两,”唐雨白了苏文新一眼,拿起限量版海报给蒋楠笙看,“不好意思啊礼礼,我知道你要忌口,但这张海报拍的真的很好看,把他的帅原原本本拍了出来,不信你看。”

“咳……”蒋楠笙喝了口水掩饰,只看了一眼就错开视线,象征性用绝不会踩雷的词汇夸了夸,“是、是挺好看的。”

但再好看有什么用,她又看不出来。

“省省,”苏文新无意识的“泼冷水”倒是给她找了台阶,“你又不是不知道,就是给小烦看港风最盛时期的吴彦祖,她都不会多眨一下眼睛。”

毕竟蒋楠笙虽然不是能让人一眼就眼前一亮的明艳美女长相,但皮肤白和标志的五官也给她加了不少分,再加上人爱笑常年运动性格阳光,所以回溯她的前17年,也有过那么几个长得不错的追求者。

可偏偏蒋礼礼选手不受任何美色\诱惑,一律扫视,视线绝不停留超过三秒。

蒋楠笙被这俩人的斗嘴逗笑。其实地点选在哪都一样,比赛前以防万一忌口,最好不吃外面的东西,不过吃什么不重要,她更想和好友聚在一起说说话。

又在店里坐了一阵,过了九点半,三个人结了账出来。

苏文新指了指蒋楠笙的黑色运动包:“你还背这个,不是不用训练?”

蒋楠笙把自己常背的黑色运动包挂上左肩:“习惯。”

包是她第一次拿奖主办方赠送的,对她而言意义很大,所以不管装什么都会用这个。

市中心的热闹夜晚会持续很久,人来人往之中,偶尔闪过一两个身着白底红条衣服的人。

蒋楠笙看不清人脸,便对其他外观更有记忆点,衣服是市击剑队的队服,这个点已经下训。

唐雨顺着蒋楠笙看向的方向看,大致猜到了她的想法。

蒋楠笙从六岁开始练击剑,现在突然让她休假,一定很失落。

“礼礼,我们和你一起回去吧。”唐雨索性说,尽管她们并不顺路。

“你们先走吧。”蒋楠笙却抢先一步。

唐雨:“?”

蒋楠笙瞳色有种异于常人的黑,仔细盯着某一处时,会显得眼神朦胧,看不透也摸不到底:“我还有点事。”

说是“有事”,但具体是什么事,蒋楠笙回答的模棱两可,只有她本人清楚。

和唐雨他们说了再见,蒋楠笙按反方向走,目的地很明确,训练基地。

她到的时候队员们已经散场,沿场馆内的灯全部熄灭,室内黑黢黢一片,只有门口的保安在值班。

虽然被迫休假,但临近比赛,谁敢真中断训练,确认人都离开,蒋楠笙没走正门,而是绕了个远,从偏门的矮墙翻了进去。

队里没有夜训,所以门口早就装了的投光灯很少使用,但最近几天却开了,灯光照亮了整栋大楼,也方便了她找准平稳落地的点,她掸掉身上的土,不由感慨这灯开的真是时候。

蒋楠笙从裤兜里摸出把钥匙,她训练总是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来的比教练还早,没人开门,陈国瑞给过她训练场的钥匙,没想到最近还能派上用场。

这几天蒋楠笙都是这样进来的,已经轻车熟路,她偷偷走到正门绕进馆内,打开最角落的一排灯,连看都不用看,从一墙角训练器材中准确拿下自己的佩剑。

只有一人的场内,静到只剩剑身刺向空气的声音。

蒋楠笙从六岁开始跟陈国瑞学击剑,最初入门学的是花剑,但练习过程中,陈国瑞发现她的速度和爆发性超常,各项实训后,建议她学习佩剑。

十二岁那年,蒋楠笙在比赛中崭露头角,陈国瑞亦受邀在宜禾市队做教练,蒋楠笙因此加入市队,正式开启了自己的比赛生涯。

从一开始的学习为了锻炼,到拿下全国青年杯少年组金奖,蒋楠笙做梦都没想过。

可是,半年多前的锦标赛后,一切都变了,她放下了全部训练,把自己跟世界隔离。鲜少有人知道原因,连她的好友,也只当她想一个人静一静。

不知道持续多久的剑声停下。

蒋楠笙直接席地坐下休息,她轻放下剑,摘掉自己的面罩,尽管只有自己,她还是穿上护具,现在身上已经全部湿透,她皮肤白,剧烈运动后刘海黏在两鬓,光打在汗湿的脸上透着亮。

蒋楠笙躺下,头顶聚光灯灯光刺眼,她却直视着,任凭视线中出现重影,一如她看向人脸时的模糊,又像对未来一样,探不清前方的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