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大队的人平时去镇上,都是走路,或者骑自行车。
不过祝三婶太胖,不仅自己不会骑自行车,就连自行车后座也跳不上去。
陈红衣塞给祝三婶五毛钱,用来坐车的,祝三婶笑着接过,带着姜秋云去村口。
姜秋云跟着祝三婶到镇上国营饭店的时候,还没到吃午饭时间,服务员坐门口织着一件小孩毛衣。
姜秋云一看,里面只有一个男子,一脸麻子,耳朵还缺了角。姜秋云立即明白对方为什么会给高额彩礼了。
眼前这位在书里面也是有名字的配角,作者叫他麻脸张。麻脸张已经结过两次婚,还喜欢打老婆,他的耳朵就是被前妻咬下来的。
姜秋云不肯进去,祝三婶拉她。
“秋云,你别看小张对方长得不怎么样,跟着他日子好过。再说小张姐姐迟早要出嫁,那临时工的工作还不是得给你。你嫁给小张吃好喝好,到时可别忘了婶。”
姜秋云皮笑肉不笑,“婶子,那他前面那两个被他打跑的老婆,也是婶子介绍的吗?”
祝婶子一看,知道是瞒不过了。
“秋云,男人嘛,难免有点爆燥,不过小张前头两个,都没你长得好看,说不定你嫁了他,小张就不打人了呢。而且婶子也是为了你好,小张家的条件,确实是不错。而且你家要的彩礼又高,过了这一村,可没这个店了。”
姜秋云可不想为了高彩礼把自己卖给家暴男!
反正彩礼也落不到她手上。
姜秋云不想废话,扭头就跑,“婶子,我妈让我买红糖,我先走了。”
离开国营饭店,姜秋云没急着去供销社,而是拐进麻纺厂的家属区。
她转了一圈,看到提着菜篮子买菜回来的大妈。
“大妈,要干木耳吗?自家的。”
大妈姓李,李大妈眼睛放亮,这年头,买点吃的不容易,农村里的还能自己种,他们住在家属区的,就只能去凭票买,或者拿东西跟附近的老乡换。
但是李大妈并没有表现得很积极,她矜持地翻了翻木耳,“小姑娘,你想换什么?”
姜秋云:“有线手套吗?还有粮票。我想换一些。”
线手套倒是有不少,厂里每年发两三次,这年头可不兴浪费,都是用破了再换,根本用不完,李大妈:“线手套有,你还要其它的吗?粮票我自己也不够。”
姜秋云又拿出用网兜装着的火焙鱼。火培鱼是她装病期间做的,一半是她自己捞的毛毛鱼,也有一部分是顾鹤北送的,说是自己打扰了她抓鱼,赔给她的,“火焙鱼要吗?换粮票还有卫生纸票。”
要说姜秋云到了这里有什么不适应,肚子饿属第一个,第二个当然是上厕所。
农村没人用卫生纸,家中有不要的书本,就用书本纸,没有的就是树叶,还有用那种厚重的,可以用来做鞋底的黄草纸,特别是每个月那几天,简直痛苦万分。
姜秋云做的火焙鱼火候掌握得很好,颜色金黄,闻着也很香,李大妈很满意,“卫生纸票有,粮票我只能给你凑点。”
火焙鱼李大妈自个就要了,姜秋云带的木耳比较多,晒干都有两斤多,李大妈自己要不了这么多,又叫来两个大妈跟她分。
于是,姜秋云拿到八副手套,六张卫生纸票,一张工业票,还有两毛钱。
换完东西,姜秋云去供销社买了陈红衣要的红糖。红糖是用油纸包着,又用麻绳系上。
姜秋云买完红糖,又去看了卫生纸,是那种红色的,比黄草纸软一点,但是远不及后世的卷纸、抽纸柔软。
“到底买不买,不买就别问。”售货员很不耐烦的催。
姜秋云虽然有两张卫生纸票,但手上仅有两毛钱,自然是买不了的,她哼了一声,“钱没带够,下次买。”
从供销社出来,姜秋云脑海里突然出现了一个“叮咚”的声音:恭喜宿主,完成供销社购物初体验,成功激活系统,您现在可以选择新手大礼包。
姜秋云一看,所谓的新手大礼包,是让她选择要肉包子,还是一块钱。
肉包子姜秋云想要,钱她也想要。
但是没办法,只能二选一,姜秋云吞了吞口水,艰难地选择了一块钱。
有了这一块钱,她把钱票往供销社的柜台上一拍,“我要一刀卫生纸。”
那气势,比她后世买房,随随便便付了两百万的气势还要足。
姜秋云正愁怎么把手套和卫生纸拿回去又不让陈红衣注意到。就听到系统提醒,“宿主可以把东西暂时存放在空间。”
系统给的空间并不大,就一个立方左右,但也足够姜秋云放东西,她把手套、卫生纸的票、工业票和五毛钱也放进去,只留了一毛钱坐车。
姜秋云还发现,系统还能升级的,累积在供销社消费十次,可获得虚拟供销社系统,可以在系统买任何全县供销社拥有的商品。
姜秋云问系统:“那可以买东西不要票吗?”
系统:“NO,NO,NO!不要票,那就不叫供销社了。不过你可以买到一些紧俏商品。比如说麦乳精,整个镇都没有,但是县里有,你现在就能买到。”
姜秋云嫌弃地撇撇嘴,“又要钱,又要票,你这破系统也没什么用。”
系统:“至少可以帮你省车费。”
委秋云觉得,系统就是给她画了一张大饼,不过能省车费也是好的。她现在穷,就算是一毛钱的车费,对她来说,也是一种负担。
回到家,正遇到祝三婶跟陈红衣告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