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菁眼中流露出羡慕,不自觉看向刘明月,鼓起勇气说道,“月姐姐,我也可以拜入逍遥派吗?”
刘明月难得有些沉默,“菁儿,姐姐教你一套剑法,却不是逍遥派的武功,菁儿你愿意吗?”
刘菁有点难过,“为什么?”
刘明月叹道,“也没什么,只是逍遥派收徒讲究些缘分。逍遥派弟子向来只收一个亲传弟子,我既然先答应收下了非非,便不能再收下菁儿了。菁儿若是信我,姐姐教你的剑法定会让你满意。”
刘明月心道,逍遥派的武功最讲究悟性和灵性,师徒之间更讲究缘分。曲非烟的悟性和灵性都令人欢喜,人又生得精灵可爱,刘明月便忍不住将曲非烟收作了逍遥派的弟子。刘菁虽然是堂妹,人品可靠,气质沉稳,性子和领悟能力却不大对逍遥派的路数,倒不如专门为她量身打造一套剑法。
刘菁听得刘明月言辞恳切,便笑呵呵地答应了下来。她虽然羡慕刘明月武功的高强,因着以前将刘明月当作妹妹照看,短期内怕也叫不出“师父”两个字来。
行至武夷山脉时,刘明月见此处山峦叠翠,云蒸霞蔚,清幽美丽。孤峰耸峭插天,峰下溪水萦回,奇峰倒映水中,如万丈垂练随风飘洒,极富神韵。
刘明月一时间心旷神怡,不觉问道,“叔父,这山水如此秀丽,却不知这是什么地界?这山又叫什么名字?”
刘正风回首看看来时的路,捋须长叹一声,“到底不如衡山。”
刘夫人武功底子最薄,跟着走了几天早已累得不行,此时听刘正风这么说,不由得哼声道,“哪里不如?我看这儿不输于五岳剑派任何一山!”
曲洋哈哈大笑,“此处是武夷山,碧水丹山,奇秀甲东南。前朝有诗道,‘三十六峰凝晓翠,一溪流水生秋绿’,说的便是武夷山。”
刘明月忽然福至心灵,“武夷,武夷,武林从此平静安宁,不如咱们就在此安身吧!此处地处东南,咱们再不理会五岳剑派的纷扰,也不管魔教的争端。咱们自成一派,就叫,武夷剑派,如何?”
刘正风摆手道,“不成不成,我虽然离开了衡山,但也决不能背叛师门,加入别的门派。”
刘明月不理会这个固执的老男人,转头看向刘夫人,“叔母,你愿意跟我学剑,加入咱们武夷剑派吗?”
刘夫人瞪大眼睛,“我?我这个年纪,可以吗?”
刘明月笑道,“当然可以,学剑什么时候都不嫌迟。叔母,以后你就是武夷剑派的掌门人,叔父就是掌门夫人!曲伯伯就是咱们的客卿长老!”
“咯咯咯……”曲非烟忍不住咯咯笑起来,刘菁、刘芹也忍不住偷偷笑起来。只刘苞一直强忍着,俊脸憋得通红,不敢惹父亲生气。
刘正风面子挂不住,气道,“你这个小妮子!”
刘明月笑道,“叔父,方才我可是先问的你,谁叫你没把握住机会呢!”
“哈哈哈……”
众人一通笑闹后,最后一致同意在武夷山脉安家。
武夷山主峰奇险无比,峰顶却有一处十分平坦的地界,山腰处藏着几个山洞十分适合储藏食物。峰顶有处山涧,涧水从峰头直泻而下,如白练千寻,飞珠溅玉,十分可爱。
刘明月越看越喜欢,众人陆陆续续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终于将寨子建了起来。刘明月亲自为刘夫人和刘菁把脉,又借着武夷山水给予的启发,为两人量身打造出一套绝妙的剑法,成为“武夷十八剑”。这十八剑环环相扣,剑势连绵不绝,一发而不可收拾。
因着刘正风既不肯加入武夷剑派,又不肯再传衡山派的武艺,不久之后,刘苞、刘芹以及刘门的八九个弟子便一并加入了武夷剑派,开始练习“武夷十八剑”。刘明月又传给众子弟一套基础的内功心法。众人日日练习,武功精进得十分快速。半年之后,学得最快的刘菁竟然能与衡山派第二把交椅的刘正风打成平手!虽然有刘正风不敢对爱女下重手的原因,却也能说明武夷剑法的精妙无双。至于曲非烟,作为刘明月的亲传弟子,习得是“天心诀”内功心法,“逍遥御风”轻功步法和独有的映雪剑法,她悟性既高,又肯下功夫,武功自然是遥遥领先,已经胜过了爷爷曲洋。
渐渐地,武夷剑派的日子终于开始稳定下来。刘明月心想着,也该下山去找找林长风了。
却听得蜂腰处一阵刀剑之声,门外有人喊道,“不好啦,有人要闯山啦!非烟妹妹和别人打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