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易长风在怀远城中收到消息,说西夏骑兵在六盘山一带活动。易长风立刻召集部下认真研究舆图,看了当地的地形,觉察出李元昊应该是声东击西、山中设伏的诡计。西夏骑兵从怀远城独领要塞经过,却没有围攻,说明怀远城根本就不是他们的目的。而延州方面围而不攻,李元昊始终没有出动西夏的骑兵主力。十万骑兵听着声势浩荡,在攻城上却并不占优势,李元昊应该还是想要利用埋伏的机会歼灭宋军主力。
为了摸清楚李元昊的想法,易长风决定将计就计,他来不及传信柳明月,就带着八万兵马悄然出了城往六盘山方向而去。李元昊诱敌深入,安排了两路兵马佯败南逃,一路逃往郝水川,一路逃往龙洛川。正好乔峰及时送信赶到,易长风又确定了李元昊的埋伏圈设在郝水川。他当即决定分兵去追赶西夏骑兵,主力七万兵马进入龙洛川,集中兵力歼灭西夏骑兵三万;另一路一万兵马假装中计,慢慢进入郝水川,寻机逃出埋伏圈。但没想到,主力兵马中邓全才那一队的两万兵马追着追着误入了郝水川,另一路的一万兵马却不见踪影。好在易长风借助龙洛川地势之利,摆下了八卦阵,机缘巧合之下围杀了两批西夏骑兵。
柳明月高兴之余,不免担忧问道,“那另外的一万兵马去哪里了呢?”
易长风皱眉道,“这也是我担心的地方。西夏骑兵号称十万,延州方向至少三万,刚刚在龙洛川被我们围杀了五万,那至少还有两万不见踪影。会不会是与这一路兵马遇到了?”
不到两日,易长风收到消息,果然不出所料,另一路兵马在前往郝水川的途中遇到了西夏两万大军。这两万西夏骑兵原本也是要赶往郝水川埋伏,不料半途遇到了宋军一万人马,当即短兵相接。宋军寡不敌众,且战且退,被冲散成几股逃进六盘山中。
易长风正准备整兵列队,趁胜追击,又收到了延州方向李元昊大军全线撤退的消息。却原来韩琦带领的十万大军已出其不意攻入西夏,连取两城。李元昊大惊,气急败坏,再也顾不得大宋这边的交战失利,一边调集剩余兵马回师救援,一边急向大宋朝廷递交求和书。
这一次的西夏和大宋之战,大宋歼敌五万,连克两城。边境百姓人人兴奋,都称赞韩琦用兵如神,还送了易长风一个“玉面将军”的称号。边境百姓中甚至开始流传一句话,“军中有一易,西贼直哭不容易。军中有一韩,西夏闻之心骨寒。”
大宋朝廷对这场战争的结果也很满意,连官家都忍不住赞道,“朕点的探花,非但是容颜俊美,更是允文允武,少年英才啊!”
朝廷的旨意很快就来了,召韩琦和易长风回京参与西夏议和之事。韩琦升任枢密副使,易长风升任翰林院侍讲。韩琦一边修整军务,尽快安排交接;一边论功行赏,为众人请功。军中诸人论功行赏自不必说,乔峰、彭小虎等丐帮豪杰早在战斗结束之后悄然离开了庆州府衙。
柳明月也笑着推辞道,“我本是出身江湖,也不需这朝廷嘉奖。这场战役能打赢靠的是韩大哥和长风的运筹帷幄,靠的是将士们的出生入死、大家的齐心协力。就不用给我嘉奖了!真要嘉奖,就一并算在丐帮名下,特别是乔帮主,最好能单独给他一块侠肝义胆、为国为民的金牌嘉奖!”
韩琦笑道,“此战丐帮上下助力良多,特别是彭长老坚守西南山,乔帮主千里送信,朝廷确实应当予以嘉奖。只是为何要单独说起乔帮主呢?”
柳明月想到了乔峰后来的身世转折,不由得心头一涩。哎,上次也没来得及跟乔大哥说起身世,只能先争取个官方的嘉奖认可了!
易长风知道柳明月的心思,笑着和道,“乔帮主是一帮之主,以上率下,当然应该重点嘉奖。”说着又拱手向韩琦施了一礼,“稚圭兄,我这里有件要事,想请您帮个忙!”
韩琦忙道,“贤弟有事但说无妨,何须如此多礼!”
易长风笑道,“礼不可废,何况我想迎娶稚圭兄的义妹!”
韩琦愕然,“迎娶明月吗?”
“是啊!明月是孤儿出身,稚圭兄是明月义兄,不知能否让明月以稚圭兄义妹的身份嫁给我?”
柳明月措手不及,半是愕然半是娇羞地看向易长风,易长风握住她的手,对韩琦说道,“我自知待明月如珠似宝,但总还需要有场盛礼来见证,也好让世间少些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