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和碧荷又花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将翠环劝服了,看着她们两个一块坐在桌子前吃烤肉,宝玉觉得自己完成了一件大工程。
翠环吃着,忽然抬起头问道:“方才娘娘说要给谁赎身呢?”
宝玉便将方才她和碧荷说的话又说了一遍。
翠环叹道:“娘娘确实是难得的好人了。”她说到这里,忽然想起了什么,忙把嘴里的烤肉咽下,问道:“娘娘可曾听说,锦衣卫的裴大人前阵子娶妻,听说娶的是贾府里出来的丫鬟,娘娘你可认得?”
宝玉有些诧异,没想到她们也知道这件事。
翠环偷看了一眼宝玉的神色,以为是自己说错了话,便低下头去,对着碧荷使眼色。碧荷会意,忙岔开话题道:“这烤肉太香了,皇上当真对娘娘极好。”
说着说着,话题不知道为何又扯到裴宣化身上来:“难怪裴大人深得皇上信任,他对自己新娶的妻子也是很好呢。外头都笑他娶了个丫鬟,可他却开心得很,丝毫不在意自己说什么。”
碧荷才说完,便看到翠环警告的眼神,意识到自己也说错话了,忙找补道:“外头的人都目光短浅,贾府之前可是名门望族,那里面出来的丫鬟都比一般的小姐家里强得多。且看咱们娘娘的身段气度就知道了。”
翠环拽着碧荷的手,示意她不要再说了,碧荷惊觉自己昏了头了——怎么把娘娘和丫鬟一起比较呢?
碧荷惶惶不安地站起身来,宝玉早就背对着她们,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好久没见了。宝玉心想,下次再见还不知道什么时候。一想到之前在贾府里无忧无虑的时光,她就觉得恍若隔世。
“裴大人把这位妻子一并带了来,也不知道皇上怎么会同意的,明明是奉旨伴驾,居然还由得他带家眷,这倒是上上荣宠了。”翠环叹道。
宝玉猛地回过头来,把两人吓了一大跳。
“你们说的是真是假?”宝玉问道,翠环忙赌咒发誓,说自己说的绝对真实。
“方才那边烧柴火的人还在那里嚼舌根子呢,说裴大人当真是爱极了这位娘子,竟然连出行都带着她。”
宝玉此时不知是喜是忧,她低声嘱咐翠环道:“你悄悄帮我问问她住在哪个帐篷,我同她相识一场,有空去瞧瞧她。”
翠环答应了。
此时,不远处的帐篷里,裴宣化正指着附近的地图给殷景诚看。
“这里地势险峻,若是咱们明日从这里走,一定会是一条险路。”裴宣化笃定地说道:“两边都是崇山峻岭,想要埋伏很简单。”
“你带了多少人来?”殷景诚捏着自己的下巴,一边思索一边问道。
“明处的锦衣卫和御林军只有三百人,实际随军的共有两千人不止。还有许多人扮演成了太监和苦工的样子,躲在附近,一旦有危险,随时可以过来救应。”殷景诚答道。
殷景诚看着地图,目光移到另外一条路上,用手指着问道:“这条路呢?”
裴宣化沉吟片刻,还是如实答道:“这条路更平坦,也更快。可四周都是平原,并没有什么可以埋伏的地方。”
殷景诚点点头,说道:“就走这条路。”
裴宣化不怎么会质疑殷景诚做的决定,只是轻声抱怨道:“大老远的跑出来钓鱼,也不怕失了脚摔进水里。”
殷景诚知道他是关心自己,便微微笑道:“你懂什么,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万一人家不来呢?岂不是白跑一趟。”裴宣化无奈道。
“会来的。如果不来也好,说明他们胆识尽失,成不了气候了。”殷景诚道。
“那皇上你为什么不走那条险峻的路?那里可是绝佳的埋伏地点。”
“有些事情演得太过了,反而适得其反。”
“皇上你冒这么大的险,就不怕后宫的娘娘们有什么闪失?”殷景诚嘟囔道。
“怕又如何,民间不是有一句谚语?叫什么来着——舍不得孩子套不得狼,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