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可怕?因为大家在这个时代,有危难的可能性之时,完全没有任何反抗的机会,只能焦急等待命运的审判。
此时,鸳鸯正服侍贾母洗漱,琥珀见宝玉的丫头都不在身边,便伺候宝玉梳洗完毕。此时,外面忽听得远远传来叫喊通报声,从远处一直到近处,越来越近,这架势没得让人心慌,宝玉听得背上都起了汗,手也不自觉地发抖起来。
贾母扶着鸳鸯的脸站起身来向外走去,宝玉见贾母神色不变,不由得佩服这位老祖宗的见识和气度。
只见外面的婆子低头,气息尤未平复,道:“请家眷们到府门前接旨。”
宝玉虽然听逸潇讲过贾雨村说的话,今日的圣旨不大可能是坏事,但她还是有隐隐的不放心,贾雨村这个人在红楼原著里可不是什么好角色,他说的话就一定能信吗?
宝玉随着贾府所有人跪在地上,直到听清楚那句“吾皇新登基,感念贾府忠勇,特赐贾瑛以首席军机大臣一职,钦此。”
宝玉听到这话,微微抬头,但见所有人仍岿然不动,便又将头底了下去,一如压住内心的喜悦之情。
虽然没机会体验到原著中真正的贾府,但“元春封妃”的喜悦之情她已经体会到了。
贾政跪谢后,俯首接了圣旨。早有小厮上前,呈上一袋沉重的银子,贾政双手奉上,那宣旨太监掂了掂,脸上的笑容更甚,他拱手说道:“恭喜。”
自此刻开始,一直到夜晚,贾府便忙前忙后,一直在收取各家送来的礼物,更要应酬许多登门而来的。在宝玉亲眼看到贾政和逸潇等人忙得焦头烂额,这才想起贾雨村提前一日来拜访的妙处来。
雨村这样做,第一,让贾府知晓他消息灵通,在宫内自有自己的耳目。第二,他在贾府生死未卜之时毅然上门,这份恩情让贾府感恩。后来送礼的人都是锦上添花,只有雨村,不费一分一毫便完成了对贾府的雪中送炭,也完成了对这个大家族的拉拢,这何尝不是一种站队呢。
李纨和宝玉在贾母房中,将各家所送之礼一一登记入册,又收至库房内,见有好的便拿出来放在贾母房中,或放在一旁说道:“这个给了宝玉罢。”贾母只是笑着说道:“好。”
宝玉拍手笑道:“这下好了,元宵佳节没过成,倒来了个意外之喜!只是不知前几日备下的元宵还能不能吃,我可馋那个好久了。”
李纨笑道:“傻子,有这名贵的礼品不要,却要吃元宵。”宝玉留神看是什么名贵礼物,只见一个是通体透亮乳白色细腻的玉扇,那扇子背面用金线雕刻了整套苏州的山水风景,更可贵的是,扇子前面竟还是一个类似铜镜的样式,可以让女子拿来梳妆。
李纨笑道:“这是北静王差人送来的玉扇。”
宝玉又看另一个,却是一整套的镶金流苏发簪,有梅花、桃花、海棠花等12种样式,或鲜艳妩媚,或清幽雅静,各有千秋。宝玉喜地搓手道:“这个好看!也不知是谁这样有品位。”
李纨答道:“这个么,是右副都御史送来的‘十二钗’。”
王熙凤送来的?宝玉恍然大悟道:“有机缘!他怎么想起送这个!”
李纨听闻,却是神情一滞,她低声说道:“这原是名动金陵城的首饰坊中的才人打造出来的首饰,原在太子少师李凌锐家,后来他们犯了事,这首饰便落到了右副都御史手中。”
“金陵城许多达官贵人都想着要这首饰,如今他竟然直接给了我咱们。”李纨说道这里,看向贾母道:“老太太,不如还是进上吧?”
贾母亲自上前来,戴了眼镜好生看了一番这“十二钗”,点头叹息道:“说得是。”便命鸳鸯将十二钗收起来,命宝玉将那玉扇拿了去。
宝玉此时却犯了痴病,心中只觉得若是这十二钗进了皇宫,仿佛有什么不堪的预言即将应验。她登时撅起嘴来,抱着十二钗不撒手,只管说道:“老祖宗,宝玉不要那个玉扇。”
贾母见她这样,也无法,只说道:“若是因这个惹了祸,当心你父亲生气。”
宝玉表面只是嬉皮笑脸,内心想道:“若是真惹了祸,怕也不会因为这简单的几支簪子。”当下便亲手将簪子带回绛芸轩内安置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