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瓶邪九尾环 > 第92章 第 92 章

第92章 第 92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92.

王盟交给我的资料并不多,但是足够让我跌破眼镜。

他交给我的并不是一般的打印文件,而是手写的,确切地说是用毛笔写的,字体端正工整,行文与格式都是旧制的,一看就是解放前的文件。这种东西竟然也被王盟弄到手了,但是我翻到最后一页以后挑了挑眉,心里总算平复了一点,果然这种东西不是王盟能弄到的。

在这份文件的最后有着南洋档案馆的字样,誊写人是张海峡。关于张海峡这个人我不是很清楚,但是与张海峡的朋友我倒是比较熟悉,这份文件也许是通过那个人到我的面前也说不定。我按捺下想要去找王盟问清楚的冲动,开始认认真真的看这份文件。

这是说在南洋档案馆刚建馆的时候,一个来自河北的老大爷口述的这件事情。他们那时候接济了一下这位大爷,在闲谈中,大爷说起来在内地很有名的那么一个组织,那个组织叫清茶门。

说清茶门,我是没有什么印象,但是后面一句却让我的注意力整个集中起来,清茶门的前身是闻香教。在这份文件中,关于闻香教的内容也只有这一句“以香立教,从者众。”我只知道在明末的时候,闻香教与白莲教被明朝一锅端了,没想到闻香教居然还有后续。

那位大爷不但是清茶门的门人,竟然还是王姓门人,从闻香教开始,王氏族人一直掌握着教中大权,其先祖王森创立闻香教后,随同白莲教教主在明末组织起义,其子孙召集余下教徒改为清茶门,代代传习直至嘉庆年间被定邪教,逮捕王氏族人为首的传教者,其中七人被凌迟,其他众人斩监及流为奴充军者无数。自此之后他们辗转发展到福建广东一带,现在仍存于世,某几个支派至今依旧十分活跃。

大爷还说了一些关于闻香教的秘闻,比如教内徒弟称师父为爷,称师父之子为少爷,教徒不仅见了师父要磕头,就连见了王姓小孩也要磕头给钱的,给钱称“朝上”。在每年的正月、十二月还要送钱。大爷这一脉是王氏的旁支,虽然地位不及本家王氏尊贵,但是光凭自己的姓氏,在教徒中也是受到尊崇的。

在文件中,关于闻香教的真正起源竟然也记叙了下来。原来创教人并不真正姓王,此人原本姓石,因为托庇于一位王姓贵人,遂冒姓王。教主王森对本教的师承讳莫如深,意在神话此教,但据大爷所说,原来在闻香教之前,却是真的有拜狐的传统。

在江苏一带的一个小村子里,就有这样一个传说,传说村中一富户有一独子姓王,此子偶然外出被一女子所救,此女后嫁入此户,诞下一女后亡故。王员外对此独女爱若珍宝,不但在妻子过世以后不复再娶,而且悉心培养女儿,在女儿十三岁之时竟然托人送女入宫。

王氏入宫之后独得宋皇喜爱,只因出身低微故止步妃嫔,后宫内遭逢变故,宋皇特赦其回乡,回乡后仅一年此女郁郁而终。宋皇闻爱妃病故,特赐厚葬,自此后在当地将此女供奉,女信徒众,祈其貌美嫁的如意郎君。此后百年,此女在当地竟有了大批信徒,这个机会被石姓商户发现,冒认王姓,假托妖狐赠香、以香立教的传说,融合罗祖教教义,闻香教就这样横空出世了。

我被这位石姓商人的这一手操作吓呆了,就这!从一小地方的小商贾发展成到最后几乎推翻整个大明帝国的人,他所建立的闻香教如同皇室传承一般绵延了两个朝代,甚至至今仍然存在。

果然古代有神人!

看完这位大爷口述的先祖发家史,我开始有点想要自我反省的意思,怎么我不能做出什么成就来呢,一天到晚的因为一些花言巧语就沾沾自喜。转念又一想,怎么一份文件一看,我就开始检讨人生起来了。

这份大爷口述的发家史其中疑点众多,当然了一些传说中的轶事,尤其是年代如此长远,并且在一个靠骗立教的邪教里,这种发家史确实不能当真。接下来的一些记叙有些混乱,看的出来,张海峡应该已经经过修改,所以最后出现在我手上的这份是誊抄手稿。

王森创教以后收了一名弟子,弟子就是大名鼎鼎的徐鸿儒。在许多传说中,徐鸿儒包括他的一众弟子,都被认定是确实有妖术的,甚至还说有一本妖书。在《聊斋》的第六卷中就有许多关于白莲教的故事。其中一篇开首便写到“白莲教盗首徐鸿儒,得左道之书,能役鬼神。”光是这一句就十分惊悚。后面又记叙道“小试之,观者尽骇,走门下者如骛。”

这里没有说徐鸿儒得书的原因,但是从这些故事中可以看出,他在传说中被妖化的厉害,而门徒众多,在我看来,这本“左道之书”不管来历有多少种说法,但是我对其中一种“师赠之”的说法比较信服。

因为这位大爷的口述中,他说徐鸿儒之书由王家先祖所赠,而先祖所得财物皆出自王氏妃嫔之墓。墓中少金银而多金石丹药,各种奇书,先祖得之,苦读十年知晓皮毛。

我看了这个说法就有点像穷小子得武功秘籍的桥段了,但是闻香教确实是从一开始就以贩药为生,以药为引,气功引导来修炼自身,这就是内丹术。这种一看就是邪术的东西,居然这么多信徒相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