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无云的湛蓝天空,仿佛无暇的水晶。然,衣身却只能看到龙的一半身子。
这是因为,龙的位置太低了,太近了,以至于后半截龙身为庙宇上方那尊巨大的蟒蛇头雕塑所遮挡。
通体苍翠的龙在巨蟒上方的天空中来回游移,嘴巴开阖间,悠长而深沉的龙吟回荡在天际。
衣身呆呆地仰着头,望着那条只在传说中才会出现的龙。
她不晓得自己站了多久,直至后肩被经过的人狠狠撞了一下。
她收回望向天空的视线。不知从何时起,这条通往庙宇的青石板上,游客往来如织。
熙熙攘攘的声音,嘈杂而热闹。衣身恍若身处热门景点,周遭都是慕名而来的人群。
——啊不!衣身突然发现一丝丝异样。
那些游客——估计称之为游客,而非“游人”,是因为他们无不面目模糊。的确,他们穿着漂亮的裙子或衬衫,有的还顶着一头精心打理的卷发,小孩子的手里牵着形态各异的气球——然而,无一例外的,他们的面孔上,都是一团辨不清五官的模糊雾气。
不,不仅仅的面孔——还有脖颈,还有裸露的手臂和小腿。但凡未曾被衣服遮挡的部位,都是影影绰绰的雾气。只不过,相较失去五官的面孔所带来的惊悚刺激,其它的,都不算什么了。
他们从衣身身后走来,经过她的身边时,咯咯笑着,似乎对出游充满了欢喜。然而,衣身看不见流露欢喜的眼睛,也看不到发出笑声的嘴巴,只有一团自虚无中孳生出来的雾气。
一滴冷汗,悄悄挂在衣身的额头。
这些穿着衣衫顶着头发的雾气,比先前在游乐场上挤在海盗船、过山车上的团团雾气,更令人觉得毛骨悚然——因为,他们更像人!
与此同时,衣身还发现,这些游客,并非“往来如织”——她只看到他们走进了庙宇,却不见有谁出来。
她站了很久,身旁,一波又一波的游客说着笑着,从她的面前迈入那条巨蟒口中的正殿大门。随后,他们的身影消失在那一团漆黑中,仿佛被暗夜吞噬。
苍翠的巨龙依然在前方的天空中游移吟唱,清澈湛蓝的天空美丽无比,暖融融的阳光照在衣身身上,可她额头的冷汗更多了。
她提起脚,一步,一步,慢慢地——后退。
身边的游客在向前。
而她,在后退。
她后退的速度并不快,却始终没有停止。直至,退回到先前的岔路口。
衣身身形微微一动,便踏上了左边的灰石板路。
相较庙宇前的人影攒动熙熙攘攘,这里可谓冷清至极。便是两侧篱笆里的竹林,都安静极了,不见片点竹叶晃动,不闻丝毫细碎声响。
衣身走在灰石板路上,连自己的脚步都听不到。
走了没多远,左侧的篱笆间便多了一个缺口。
缺口处,是细细的灰黄色竹竿搭起的拱形门,颜色土气,样式土气,就好像是谁不情不愿地随手搭了个架子,歪歪扭扭不说,还偷工减料,一副随时都有可能轰然坍塌的垮样儿。
衣身探头张望了几眼,有些犹豫要不要走进去。
破败的竹架拱形门里,影影绰绰。
光线从两侧等人高的竹篱笆里透射进来,在窄窄的一人宽的土路上投下斑斑驳驳的光影。篱笆的影子在地面上交织扭曲,将衣身向深处窥探的视线切割得稀碎。
犹豫了好一会儿,衣身慢吞吞地抬起脚跟。
顺着土路往里走,不一会儿,便到了尽头。两侧的竹篱笆消失了,变作弯弯曲曲的长廊。
在曾经看过的画册里,曲廊是中式园林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将园林中的风景串接起来,或倚墙,或越湖,优雅而精美。然而,眼前的长廊却惟余破败。
褪去了颜色的柱子露出暗沉的本色,藻井中的彩绘已脱落地难以分辨,檐角下挂着的大红灯笼布满灰尘,陈旧不堪。
眼前的一切,处处显露出荒芜冷寂的气息。这令衣身不由想起——就在不远之外的那座鲜丽光亮的庙宇。
一脚踩下去,地面上便激起一股灰尘。衣身无心再探究下去,打算原路折返。
可一转身,却好悬与不知何时出现在她身后的人撞个正着。
那人是个弯腰弓背的老头儿,一身灰蓝色的旧外套,头顶稀稀拉拉地没几根头发,脸上堆着习惯性的带着些许讨好意味的微笑——乍一看,这老头儿与市井中的草根小民并无不同,只除了他走路时没有丁点儿脚步声。
衣身警惕地倒退几步,手中亮出了魔法杖。
“让开!”她低声喝道。
“哦哦哦!”老头儿恭谦地垂下头,显得他的腰背更弯了,眼中闪着狡黠的微光,“您怎么不再进去看看呢?里面很好看的!”
“里面有什么?”衣身并没有顺着老头儿手指的方向扭过头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