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北漂路 > 第25章 第 25 章

第25章 第 25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 第二十五章:文化交流

北京的周末,总是来得特别慢,就像李明一期待已久的决定时刻一样。当闹钟在周六早上响起时,李明一罕见地一骨碌爬了起来,仿佛身后有只老虎在追赶。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进来,为这个特别的日子镀上了一层金色。

李明一站在镜子前,仔细打量着自己。镜中的青年眼神坚定,却难掩疲惫。这几天为了做决定,他几乎夜不能寐,反复权衡着每一个选择可能带来的后果。

"今天可是个大日子,"李明一对着镜子里的自己说,声音里带着一丝紧张和期待,"是时候做出选择了!"

他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内心的忐忑。这个周末,李明一约了林晓强和张至鑫一起讨论未来的方向。是接受大公司的实习offer,还是继续他们的创业梦想,今天必须有个答案。这个决定不仅关乎他自己的未来,也将影响到他的两个好友和搭档。

李明一打开衣柜,目光落在那件被他称为"宝贝"的衬衫上。这件衬衫陪伴他度过了许多重要时刻,从他还是个送外卖的大学生,到现在收到大公司offer的准毕业生。虽然衬衫已经被他熨烫得发亮,但在他看来,重要场合就该穿得正式点。

"希望这件衬衫能给我带来好运,"李明一一边系领带一边自嘲道,"毕竟它可是见证了我从送外卖到接offer的全过程。"

他最后整理了一下仪容,深吸一口气,拿起手机和钱包,走出了租住的小屋。北京的街道已经热闹起来,周末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李明一加快脚步,向约定的咖啡馆走去。

约好的地点是一家他们常去的小咖啡馆。这家咖啡馆位于一条安静的小巷里,远离喧嚣的大街,是他们讨论创业计划的最爱。当李明一推开咖啡馆的门,熟悉的咖啡香扑面而来,让他紧张的心情稍稍放松了一些。

他环顾四周,很快就看到了林晓强和张至鑫。他们已经坐在角落的一张桌子旁,桌上还摆着三杯冒着热气的咖啡。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桌面上,为整个场景增添了几分温馨。

"哟,老乡们,"李明一笑着走过去,打招呼道,"看来我是最后一个到的啊。"

林晓强抬头看了看墙上的时钟,笑着说:"没办法,谁让你现在是'香饽饽'呢?我们这些普通人当然要提前到场恭候大驾了。"

张至鑫也跟着打趣道:"就是,就是。李大忙人,我们可是早到半小时,就为了给你准备好'龙椅'啊。"

三人哈哈大笑,气氛顿时轻松了不少。李明一在朋友们对面坐下,感激地看着桌上那杯为他准备的美式咖啡。

"谢谢你们,"李明一由衷地说,"不仅来得早,还记得我喜欢喝什么。"

林晓强摆摆手:"别这么客气,我们是哥们儿。再说了,你这么多年的口味,我们还能不知道?"

张至鑫却收起了笑容,神色变得认真起来:"说真的,"他开门见山地说,"李明一,你考虑得怎么样了?要接受那个实习offer吗?"

李明一端起咖啡抿了一口,苦涩的味道在舌尖蔓延。他叹了口气:"说实话,我还在纠结。那家公司确实不错,薪资待遇也很诱人,但只是个实习岗位,没有长期保障。而且..."他停顿了一下,目光在两个朋友脸上扫过,"而且意味着我们的创业计划可能要搁置..."

林晓强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我能理解你的顾虑。不过,你有没有想过,这未必是个坏事?"看到李明一疑惑的表情,他继续解释道:"你可以去大公司积累经验,学习他们的管理模式和技术,我和张至鑫继续完善我们的APP。等你实习结束,说不定我们的项目已经有了起色,那时候你带着在大公司学到的东西回来,我们不就如虎添翼了吗?"

李明一眼前一亮:"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我确实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而且大公司的人脉资源也很宝贵..."他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眉头又皱了起来,"不过..."他犹豫了一下,"我总觉得这样有点对不起你们。毕竟当初我们三个一起立下誓言,要做出改变世界的产品。现在我却要先走一步..."

张至鑫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别这么想,老乡。我们是一个团队,每个人都应该为团队做出最有利的选择。如果你能在大公司学到更多,对我们未来的发展也是有好处的。再说了,我们的梦想又不会因为你去实习就消失。相反,等你回来,我们会比现在更有实力去实现它。"

李明一感动地看着两个朋友:"谢谢你们的理解。我真的很幸运能有你们这样的朋友和搭档。"

正当三人讨论得热火朝天时,咖啡馆的门突然被推开,一阵喧闹声传了进来。李明一转头一看,发现是一群外国游客走了进来。

"Oh my, it's so hard to find a good coffee place in Beijing!" (“天哪,在北京找个好的咖啡馆太难了!”)其中一个金发女士大声说道,语气里带着些许抱怨和疲惫。

"I know, right? I've been craving a decent latte all morning,"(“我知道,对吧?我整个早上都想喝一杯好喝的拿铁。”) 她旁边的一个戴眼镜的男士附和道。

李明一三人面面相觑,突然意识到这可能是个练习英语的好机会。毕竟,如果他们的APP要走向国际化,与外国人交流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要不...我们去帮帮他们?"李明一提议道,眼中闪烁着跃跃欲试的光芒。

林晓强和张至鑫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兴奋。他们点点头,一起站了起来。

"好啊,就当是为我们的国际化战略做准备,"张至鑫半开玩笑地说。

三人壮着胆子走了过去。李明一深吸一口气,用他最标准的"北京英语"说道:"Excuse me, can we help you?"(“打扰一下,我们可以帮您什么吗?”)

那群外国游客惊喜地看着他们。金发女士立刻热情地回应:"Oh, thank you so much! Do you work here? We're having trouble understanding the menu."(“哦,非常感谢!你在这里工作吗?我们看不懂菜单。”)

李明一有些紧张地舔了舔嘴唇:"No, we don't work here. But we're locals and we'd love to help you order."(“不,我们不在这里工作。但我们是当地人,我们很乐意帮助您订餐。”)

外国游客们露出了感激的笑容,开始叽里呱啦地说起来。李明一三人努力听着,时不时点点头,虽然只能听懂一半,但还是竭尽全力地帮助他们点单。

"So, if I understand correctly," 李明一慢慢地说,努力组织着语言,"You want one latte, two Americanos, and...呃..."(“你想要一杯拿铁、两杯美式咖啡,还有......)他突然卡壳了,转头用中文问林晓强,"'tiramisu'(提拉米苏)用中文怎么说?"

林晓强一脸茫然:"提拉米苏?那不是意大利甜点吗?我还以为你会知道呢。"

张至鑫赶紧打圆场:"没事没事,我来。"他转向外国游客,用蹩脚的英语说道:"Tiramisu...very good. You want?"(“提拉米苏……很好吃。你要吗?”)

外国游客们笑着点头,看起来被这三个年轻人的热情打动了。

就这样,在一番鸡同鸭讲的交流后,外国游客们终于成功点到了自己想要的咖啡和甜点。

"Thank you so much!" 那个金发女士感激地说,"You guys are so nice! We've been traveling in China for a week now, and this is the warmest welcome we've received."(“你们人真好!我们在中国旅行了一个星期,这是我们受到的最热烈的欢迎。”)

李明一三人笑着回应,虽然脸上还带着些许尴尬和羞涩,但内心却充满了成就感。

"It's our pleasure," 李明一说,然后鼓起勇气加了一句,"Welcome to Beijing. If you need any help during your stay, feel free to ask locals. Most of us are happy to help."(“欢迎来到北京。如果您在逗留期间需要任何帮助,请随时向当地人询问。我们大多数人都很乐意提供帮助。”)

外国游客们连连点头,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他们道谢后,拿着点好的咖啡和甜点,找了个座位坐下。

李明一三人回到自己的座位,都有些兴奋地喘着气。

"没想到啊,"回到座位后,张至鑫感叹道,"我们这临时组建的'跨国客服团队'还挺成功的。虽然磕磕绊绊的,但至少帮他们解决了问题。"

林晓强笑着说:"是啊,虽然我们的英语还有待提高,但至少态度到位了。你们看到那些外国游客脸上感激的表情了吗?我觉得这才是最重要的。"

李明一若有所思地说:"你们有没有想过,我们的APP其实也可以加入多语言支持?毕竟北京这么多外国游客,说不定会有需求呢。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功能,帮助外国游客更好地了解当地文化,甚至可以连接他们和愿意帮忙的本地人。"

林晓强眼前一亮:"这主意不错!我们可以先从英语版本开始,然后慢慢扩展到其他语言。不仅可以帮助外国游客,还能给本地人提供练习外语的机会。"

张至鑫也兴奋地说:"对啊,我们可以设计一些互动功能,比如语言交换,文化分享之类的。这样不仅能吸引用户,还能促进文化交流。"

三人越聊越兴奋,仿佛看到了他们的APP在国际市场上大放异彩的景象。他们开始讨论具体的功能设计,用户界面如何做到跨文化友好,甚至考虑到了如何处理不同语言版本的用户评论。

正当他们讨论得热火朝天时,李明一的手机突然响了。铃声打断了他们的谈话,李明一看了一眼屏幕,发现是一个陌生号码。

"不好意思,我接个电话。"李明一对两个朋友说,然后站起来走到一旁。

"喂,您好?"李明一接起电话。

"请问是李明一先生吗?"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温和的女声,"我是北京市朝阳区文化交流中心的王秘书。我们这周末有个跨文化交流活动,听说你在上个月的青年创新编程比赛中表现出色,想邀请你来做个分享,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

李明一愣了一下,没想到会收到这样的邀请。他回头看了看正在热烈讨论的林晓强和张至鑫,突然有了一个想法。

"王秘书,您好,我很感兴趣。不过...我可以带上我的两个伙伴吗?他们在技术和创意方面都有很强的实力,而且我们正在开发一个促进文化交流的APP。"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