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温年站在翰墨书斋门前,人却微微侧着身体看向不远处的一栋建筑。
江月眠走在沈温年前面,人已经进了书斋,却发现跟自己来的人不见了??
她回身才发现沈温年就在书斋门口,但人却盯着别处看。
江月眠抬眸朝他看着的方向看去,发现前面也没什么值得关注的东西啊,还是如往常般热闹的市井街市,但如果非要说有什么值得顿足多看上一眼的东西的话···
江月眠把目光停留在前面一栋奢华无比的高楼之上,那栋高楼前挂着一块巨大的牌匾,牌匾上写着非常华丽庄严的三个大字——天一阁。
“咦?难道阿年是在看天一阁吗?”江月眠疑惑的小声咕哝着。
她收回目光看向前面还在盯着大楼的沈温年:“阿年。”
沈温年听见女主在叫自己,这才缓缓的收回视线:“唉,来了。”
沈温年抬步走进翰墨斋。这翰墨书斋他也是第一次来,往日他经常去的书斋叫青竹居,那家书斋离辅相府很近进,主要是人也挺少,很适合在那看看书的,缺点就是没有提供看书的座位。
不过沈温年也在意这个,他主要还是图地方离家里进,买书很方便,所以他也是哪里的常客了。
而这翰墨书斋离他家就比较远了,沈温年本来就比较宅,平时最是喜欢宅家里咸鱼躺平看话本。
以往去一趟青竹居也就步行不过十分钟的路程而已,但沈温年有时还是会懒得出门亲自去买话本。
后来和书斋的一个小厮混熟了,那小厮也愿意偶尔帮他送送书到辅相府去。
但沈温年也没有让那小厮白给自己跑腿送书,每次那个小厮给他送书到府上时,他都会给人家付五分钱的跑腿费。
那个小厮也是个厚道的老实人,一开始他都不愿意收他付的银钱,还是沈温年坚持要给他,不然如果他不收的话,他也不让他给自己送书了。最后那小厮才答应的。
而这次沈温年他们之所以会选择来比较远的翰墨斋的原因,其实也是因为这个书斋刚好离天一阁不远。
翰墨斋坐马车从辅相府过来需要二十几分钟左右,但是如果是步行的话就要走大概四五十分钟,将近一小时了。
沈温年和江月眠也不是直接冲着目的地一路走来的。这一路上他们走走停停闲逛着过来的,好在现在已是十一月天,天气不热倒是挺冷的。
沈温年今天穿着一见厚实的杏黄底团花锦炮,外面还披着一件米白镶边翻毛斗篷。一路走来反到身体微微发热,一点也不觉得冷了。
翰墨斋不愧是位于繁华的中心街区。此时沈温年他们刚进入书斋,便见里面居然有好多学子打扮的人。
看这些学子身上穿着的青色校服,便知道他们是华东街那边的的青矜书院的学子了。
“咦?他们书院今日不休沐的吗?”沈温年有些疑惑的问身边的江月眠。
“我听说他们书院和麓明堂以及咱们国子学好像在竞争上京城第一书院的称号。”
“这不是他们学院的事吗,跟他们又有什么关系?”
江月眠迟疑的看向沈温年:“阿年难道你忘了吗,第一书院竞选,也要比各书院学子的总成绩的。”
“到时候可能会有一场大考等着咱们,或许也有可能会三个学院混考也说不定······”
沈温年才穿来不到半年,人一直在国子学,也没了解过其他书院的事情。当然不知道了······
“我给忘了。”沈温年挠挠头有些心虚的说道。
沈温年跟着江月眠往二层阁楼的方向去。一楼的人太多了,而且刚好他们要买的书都在阁楼的书架上。
一楼放的书大多都是供给读书人学习的书类。像沈温年他们要买的话本一类的娱乐书籍一般都不会跟读书人看的书放在一起,免得引起读书人的不满。以避免引来不必要的争执。
沈温年上了阁楼才发现这个翰墨书斋还挺大的。本来以为二层阁楼应该挺小的。没想到上来了才发现这里不仅宽敞还很明亮。
阁楼内四面一共有八扇打开的窗户,每扇窗户的采光都特别好。
没有窗户的地方就都用来放书架了,而有窗户的地方放了两张两米长的实木桌,桌子两面各摆了四把长凳。而这边采光极好的地方就提供给书客们看书的地方。
沈温年微微震惊,这倒是挺像现代的书吧啊。
沈温年和江月眠上了阁楼便分开各自逛自己爱看的书去了。
沈温年看着每个书架上面都挂着一块小木牌,木牌上边标注了每层书架的书籍类别书签,这样的话找起书来就方便多了。
沈温年按照木牌上的书签一排一排的看过去,在第四排的书架最上面发现了自己想看的书。
那上面居然整整一排都是话本!之前在青竹居放话本的区域也就一小格层。那些话本都一摞一摞的堆在那个格架上。
全部话本加起来少于两百本。而且都没有分类开来,各种类型的话本都堆叠在一块。找书的时候非常的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