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穿成病弱后,我只想考科举 > 第1章 穿越

第1章 穿越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六月的蝉鸣伴着灼热的阳光散落下来,号房里的考生混合着汗液的墨汁已经奋笔疾书整三日了,终于挺到了最后一科,再一炷香的时间,这场考试便彻底结束。

巡考官在院中顺着号房一一看过去,时而不住点头发出赞叹之意,时而蹙着眉头欲语又休的摇头走开;却是走到一间号房前,他忽然停住脚步。

皱着眉头曲起手指扣了案台两声,趴在案台上的青年猛然惊醒,直接弹坐而起,紧握毛笔的手往前一推,白净的纸上拖出一条又黑又粗的墨迹。

他惊魂未定,微微抬头张着嘴看着面前的巡考,对方却是发出一声叹息,从眼底散发出可见的无奈,他摇摇头抬步走远。

竹里猛然擦了一把脸上的汗水,神识回拢,却还是被面前的景象吓了一大跳。

他正在教研室写课题报告,只是迷迷糊糊打了个盹,怎……一睁眼整个世界都翻了天。这里的人都穿着古装,看这布置像是科考场上,那刚才从他面前经过的那位应该就是巡考官之一了。

竹里看了自己跟前的卷子只字未动,姓名一栏,写着:竹里二字。看样子,他是穿越到一个和自己同名同姓的举子身上。

他细看卷面,卷题叫做《定风波》,而答题区白净的纸面上只有一道长长的墨迹划痕。便是他刚才惊醒时分,手滑留下的。

卷子右下角的朱红批示:天赤七年,夏闱,词论,六月初四,启。

词论……

竹里主修历史,虽然毕业后改去研究各朝各代的瓷碗、瓷碟、瓷瓶子去了,但对于“词论”这个词,他却不陌生。

这是唐宋科举中专有的一科。

看这些读书人的打扮又结合卷面,猜想自己应当是穿越到了唐宋之间。

只有这两个朝代进士科考试题目主考诗词。

竹里思及此,他虽然主修历史系,但对文学也有一些了解,大学的时候为了追求隔壁中文系的系花,他可是专门跑去报了中文系的诗词社。

但后来系花追到手了,这诗词的事儿,只能算了解个皮毛。

如果他没记错,有人根据唐人用韵的情况把汉字划分成106个韵部,编汇成了一本书,名为《平水韵》。

有人可以凭一词飞升,官拜宰相;有人因为一词得罪权贵,断送了自己的仕途。

他脑海里面过了一遍并没有搜寻到关于天赤的记忆。

中国历经二十四朝,唯独没有一朝叫天赤!

竹里握笔犹豫了片刻又缓缓放下。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这话不是说说而已。他贸然动笔写了什么忌讳,恐怕下场就要与历史上某几位被车裂、五马分尸、抄家灭门的朋友一样了。

竹里心想好不容易赶一次穿越时髦,还是一日游!早上人在科举现场,下午就到了菜市场满地找头。

竹里打了个寒战,这卷子宁愿空教白卷,也绝不能乱写!

他打定主意,放下笔,闭上眼睛开始入定,脑海中自然浮现出关于原主的一些记忆。

这具身体的原主人今年不过十八岁。

是江淮一带一个富商大贾的儿子,这富商大约就是这个时代的沈万三,家财够得上半座扬州城。这位竹里少爷从小就是含着金汤匙出身的豪门公子哥儿。

可这位大少爷放着百亿家产不去继承,中了科举的毒,一心迷恋考科举,六考六败,锲而不舍;坚信只要自己坚持就能上岸。

果然,工作的尽头就是考公,这一点在古代也不例外。

一直到几天前,有人告诉他考公上岸靠的不仅是学识,还有家世,还有人脉;原主学识是过关的,但家中从商贾,家世略逊色了。

那人又和他说,可是今年的主考官是泽毅,这官家与他是同乡,又是同门;在他少年成名的时候,泽毅也以一篇《京华赋》名动长安,得了当朝宰相李世英的赏识,次年便在进士科中状元及第,而今官拜四品侍郎。

如今,既然他是本科的主考官,原主若能带上自己的文章去找一找他,让他做个保荐,那本次科考有望及第。

原主当即便将自己写的一首《鹤冲天》又润色一遍,在苏河畔的杏花楼摆了一桌酒席宴请。

可那日,泽毅姗姗来迟。不等原主拿出自己的文章,便掀了掀眼皮,淡淡问:

“听说你是写词的?”

原主十分恭敬的回答:“某与大人一样,都是写词的。”

泽毅哼笑着,替自己斟上一盏茶:“我与你是不一样的,我可写不出‘浅曲低吟唱,凝眉盼夫归。’这样的词。”

最后的结果不欢而散,原主带着自己的词回到家,一连几日没再出过门。

泽毅打从心底就是看不起他的,他出身商贾之家就算勉强进入士大夫阶层也会被冠上下里巴人附庸风雅这样的评价。

他看不上他,又何止是他这一句有关风月的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