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前,新地球计划终于取得了进展。
B星天文局发现一百万光年外的一颗行星,不仅表面有液态水的存在,而且温度、大气成分均与地球相似,人们将它命名为蓝星。
往后,研究者便对传回来的蓝星影像逐帧研究。今天,他们终于证实了计划的可行性,蓝星的各方面条件均与人类理想的生存环境完美对应。
“此事一直被军方和天文局联合控制着,知道蓝星存在的人也寥寥无几,在找到合适的移民方案前,我们没有对外公开的打算。”
欧阳凌川说罢,丢给阮文宇一个眼神,便自顾自地翻阅起面前的文件。
“阿川你也真是个不省心的。”阮文宇扶额道。
这些年都是这样,他几乎习惯了。表面上是阿川找人研究方案,而实则研究什么靠别人意会。
欧阳凌川头也不抬道:“我也觉得移民蓝星的方案不切实际,天文局已经着手寻找距离更近的星球了,具体方案还得慢慢研究。”
“我不是这个意思,”阮文宇叹了口气,“我这正好有份疑似时空隧道研究成果的文件,但在打开文件前,我得去C星一趟。”
先前从地球迁来B星,靠的都是飞船。但蓝星的距离太过遥远,老方法明显是行不通。
时空隧道,可用于连接时间与空间,实现时空的转移,用于移民再合适不过了。
“嗯?时空隧道?”欧阳凌川来了兴趣,“B星不是一直致力于研究空间折叠吗?”
B星的空间折叠技术遥遥领先,目前虽主要用于扩大建筑内部面积的领域,但它也具备让物品发生空间位移的潜能。
如果把宇宙看作一张纸,把B星与蓝星看作纸上的两个点,只需要从中对折一次,两点便可重合,即实现空间位移。
理论成立,研究却进展缓慢。
“那东西没个十年八年怕是难有消息,另辟蹊径也未尝不可。”阮文宇苦笑道,“时空隧道这事说来复杂,文件的密码只有C星那边知道。”
这就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滋味吧,前脚刚被加密文件整破了防,后脚就被喊去研究方案。这下,他得尽快启程了。
“原来如此,”欧阳凌川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你一个人去?”
阮文宇抬眸:“那你陪我?”
“拉倒。”
“……不陪滚!”阮文宇没好气地终止通话。
在心情不好的时候,看谁谁不顺眼。
冬风呼啸,寒冷蔓延,太阳藏于云后三日,时间在这般萧索中缓缓度过。
这也是阿珍尝试潜入监狱的第三天。
第一天,它大摇大摆地走了进去,却不慎被门口的扫地机器人拦住了去路,再醒来时已经被送到垃圾销毁区,险些丧命于此。
第二天,它小心翼翼地潜入监狱,谨慎地躲过了机器人,却见一道通电的内门赫立前方,它只得遗憾离场。
第三天,也就是今天,它守在监狱门口,等待机会。
据蓝鹊所言,她已在附近观察多日,对监狱的大致情况有了初步了解,准备今日行动。阿珍便盯紧了这个机会,在这儿伺机而动。
它等来的第一个机会,是一披着斗篷的男人。
他黑色斗篷压得很低,还带着口罩,看不到面部特征,几乎是把“我很可疑”几个字写在脸上了。
但奇怪的是,他身上穿着B星的军装却怎么看也不像是赝品,干净利落,步伐节奏均匀,看着倒挺像是那么回事的。
“长官有令,我奉命带囚犯卡瑞娜去上将办公室接受审讯。”
阿珍总觉得这声音似曾相识。但情况紧急,它没有仔细回忆的机会。
它谨慎地进入大门,在一个视野开阔的地方继续观察。
男人向前台机器人出示了身份令牌,其上明晃晃的军徽印证了它的猜想。
“已为您查询到囚犯卡瑞娜在997号牢房。”机器人微笑着做出了“请进”的手势,一旁通了电的小门随之打开。
“感谢。”男人拉了拉帽檐道。
正准备往里走,他便感到有东西顶住了后脑勺。
身后的人冷冷道:“想带人走?恐怕没那么容易吧?”
虽然她有在刻意压低嗓音,但阿珍还是立刻听出此人正是蓝鹊姐姐。
“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男人叹了口气,闪身、拔枪,动作一气呵成,快速进入了作战状态。
一时间,一道道激光穿梭交织,激光在墙面闪烁出危险的火花。二人一边灵活地变换着位置,利用周围的物件作为掩体,一边不间断地射击。
混乱中,不知是谁丢下了一个量子干扰器,霎时监狱内的通讯、监控等系统全面瘫痪,连灯光都暗了半截。
阿珍在角落瑟瑟发抖。
谁懂啊?他们一见面一言不合就开打,只有我弱小可怜又无助地观战,还要随时躲着射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