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辞带着卫王和卫王后成功地从宫里逃了出来,密道的另一端连接的是郊外的一个村庄。
从密道出来后,沈辞将密道封堵好任谁也看不出这里的端倪。
因为战火纷飞,也没什么居民住在这里,偌大的一个村子,其实只有零星的那么几户人家。
他们三人身上穿的是事先已经准备好的衣服,村庄里的一户人家,开门发现了他们,是一个十六七岁大的女孩,看样子和尹昭昭的年纪差不多,卫王问道:“小姑娘,这里怎么这么荒败,村庄里的其他人都去了哪里?”
那个小姑娘穿着一身麻布衣裳,说道:“村子里得了疫病,好多人都死了,也有好多人都跑出去了,留下的这些都是命大的,也是没有什么其他出路的人”
沈辞道:“我和父亲母亲逃难路过此地,不知可否借宿一晚?”
小姑娘道:“可以倒是可以,不过若是这村里的什么物件上还沾染着什么不干净的东西,把疫病传给你们,可别怪我没提醒过你”
沈辞道:“没关系,我们只留宿一晚”
那个小姑娘看着他们三个的样子,灰头土脸的又有些于心不忍,便指了指旁边的屋子道:“这是邻居刘大娘一家,她们是在疫病前便出门去探亲戚了,所以他们家应该是干净的,你们先在他们家住一晚吧,屋内虽没什么值钱的东西,但是也别乱翻乱动”
沈辞嗯嗯的点着头,那姑娘转身便准备回屋了,沈辞又问道:“还未请教姑娘叫什么名字?”
那姑娘道:“我姓黄,名字就不与你知了,反正你们就只是住一晚,之后也没机会再见了”
沈辞点点头,回了屋先与卫王夫妇道:“刚刚情急之下,以亲人相称僭越了陛下和王后,还请陛下和王后莫要见怪”
卫王感伤的道:“国之将亡,哪儿还有什么君臣之分啊”
沈辞道:“陛下不可这么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一定还会有办法的”
卫王摇了摇头,又看了一眼王后道:“这一日来也没有吃东西,沈护卫可否先寻一些东西来果腹?”
沈辞忙道:“是臣疏忽了这便前去寻找,还请陛下和王后稍等片刻”,说罢他便转身出去寻找食物。
这里本就靠近树林,村庄里的人家估计也自顾不暇了,他便没有去管村庄里的人家要食物,而是去的林子里,打算摘些野果打些野味,但又担心陛下和王后等太久,是以只是先摘了些野果回来。
他先去到黄姑娘的家中,将一部分野果拿给她,说这是为了感谢姑娘的收留之恩,还请姑娘不要嫌弃。
那黄姑娘笑道:“幸亏你先摘了这些野果拿给我,若是直接拿去吃了,反倒要出人命,这里面有一些果子是有毒的,不能直接吃,我帮你挑出去”
听及此,沈辞突觉背后一股冷汗上来,庆幸自己是先把果子拿给黄姑娘的,不然的话他便是害了陛下和王后。
果子挑好后,沈辞将剩下的果子拿回去,可是他刚走没多久,便匆匆忙忙的又赶了回来,手中还拿着一块布,上面似乎有血字,他脸色刷白的问道:“黄姑娘可有看到刚刚那两个人去哪儿了吗?”
黄姑娘有些奇怪,问道:“你说的可是你父母?”
沈辞微愣道:“对,你可有看到他们去哪了?”
黄姑娘摇了摇头道:“我一直在屋子里,没有看见他们,是发生了什么事吗?”
沈辞紧握着手中的那块布,心中已是十分惶惧,他道:“两位老人家可能是想不开了,我离开的时间不久,他们应该还未走远,可否帮我一同寻找?”
黄姑娘连忙点点头,“好,我这就随你一同去”
二人分头寻找,沈辞这时只是悔恨自己的粗心大意,没有看出陛下和王后的情绪有何不妥?刚刚他们特地支开他,怕的就是去寻短见了,若真是如此他便有负君相所托,乃是卫国的罪人了。
他手中紧握的那块布上的字不多,周围没有纸笔,卫王只好书以血书,上道:“火烧王宫,宫人惨死,百姓丧国毁家,王非但不能与民共进退,反暗中出逃,昭与阳为国殒命,王与后当为社稷死,勿寻,卿勿伤己,但遵王命”
陛下与王后的态度决绝,每多晚一分便多少一分可能,当务之急他必须快些找到陛下和王后。
但天不遂人愿,再一次见到陛下和王后的时候,他们二人已经驾鹤西去了。之所以没有在刘大娘的家中自尽,而是选择在林子中上吊自杀,怕是不想将晦气留给人家,于是堂堂一国国王和王后竟就死在这荒凉的山林间,沈辞和那黄姑娘后来在当地的坟茔间埋葬了他们,着实也是怕万一魏国军队寻到这里,发现了他们的尸首会羞辱尸体,所以才与这个村子里的其他人葬在了一起。
后来沈辞虽然没有追随陛下而去,但因王命不可违,王令其不可伤己,是以他不以身殉国,而是毕生都在寻找光复卫国的机会,后来也与黄姑娘在相处中,心生爱意后结为夫妻,但是其至死光复卫国的这个梦想都没有实现。
而在他的后半生中就连覆灭了卫国的大魏国也同样灭亡了,仇人没了,又不知该向谁去寻仇。
九州大地的局势早已随着秋风变了又变,小小覆灭在几十年前的卫国早已消灭在众人的记忆里,当最后一个想要光复卫国的人离去后,曾经的卫国便只是书上的一页纸,新的篇章又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