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度儿嫁了陈家,对咱们稚儿也有好处不是,你娘家舅妈那边不是有意想和陈家合作商谈吗?”
雅儿是李夫人的大女儿,前年都嫁到了外地,夫家是原来李家的姻亲,除了离家远没有其他问题。而稚儿是李夫人的小女儿,已经嫁给李夫人精选的舅家子侄。
而所称的度儿是李澜安三女儿,乃柳姨娘所生,原名李香度,柳姨娘生她的时候没留住走了,这小东西就抱给了李夫人,李夫人想着有奶母有丫鬟的,养个小东西也不费事,就养在了身边。
这么些年,也有些个微薄情分在,让她什么都不知道地嫁给糊涂老爹选的人家,怕是自己心里都不安分。
只是情分不多,只要别涉及自己两个亲生女儿,那就都好说。
提起女儿,李夫人面色和缓了些,但嘴上却仍是不饶人。
她直盯着他,说,“我作践坏了身子,我就活该死,与你何干!”
她对三姑娘的婚事没什么想作弄的?只要她嫁的人家不对自己两个女儿有妨碍就行。
李澜安偏头看着李夫人,笑笑说:“这话头可是冤枉我人了,我心头最是忧心夫人不过,旁的都是一边去”
李澜安好一番安慰,给足了李夫人台阶。
罢了,不妨给爷们一个面子哄哄,听听便是。
家中多年吃的是卯粮,李家店铺虽多,家中善经商的却没有,养着这么一堆仆从,也没个挡事的大官,吸引不来多大的人家愿意娶一个庶出小姐。
陈家万一是个好人家,既能给三姐儿一个好出处,留个面子情,也不会说拖累自己两个女儿,说不得度儿那丫头借这点儿姻缘走了大路,得了一场富贵呢?
不说别的,就是那丫头她不好过,但是成了姻亲,两家搭上了路,娘家舅妈在陈家搭了个面子做上了想要的生意,稚儿在婆家也能好过一些不是。
不惜得什么东风助飞李家,有一个好结果就不亏。
在另一院子的厢房里,李三姑娘李香度却是不知自己有门婚事在议。
李香度今年13,她发育较旁人晚了些,没有抽条,坐在床沿边,一小团还是一副小孩样,脸上还有婴儿肥满是稚气。
照着先帝时期惯例,女人14,15便正是论嫁娶的好时候,便是再小也可以先嫁过去,有个着落,在夫家养养。
男人可以拖一拖,女人便是不好再拖,不然错了时机只能挑一些名声不好的丈夫了。
新帝上位后,一股新的社会风气倒是说女人男人成亲可以晚些,到17,18有利于修养身体,日后子嗣方面便不会太艰难。
两种风俗是正不容邪,邪复妒正,两不相下,亦如风□□电,地中既遇,既不能消,又不能让,相互搏击。
难为那些个为家中儿女安排姻缘的太太们了。
可太太们毕竟是深熟这些后宅事宜,几相打听又嫁娶了几家,便清楚其中门道,那些个老派的贵族爵府多是喜欢旧俗,张口闭口不离规矩二字,行走坐下得来个高门风范,而新帝上来提拔任用的人家里,对新风气倒是接受良好。
现下是新帝主位,皇帝喜欢什么什么便是新的风向标,既然皇帝重任的臣子家接受后者,多的是有人愿意效仿,没过几年,京中早嫁娶的人便少了很多,但这种先进风气对于地方上的影响还是不多。
而李家处在偏远之地,风气自然没有京城开放,又自持家里还是大户人家,虽是没个正经官绅,但是底子还是有的,最是讲究不过了,他们那些人想着留着姑娘不出阁,成老姑娘怎么行,这是害了孩子,想必不是真心疼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