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莉哄着他,让他出来。沉迷游戏的人,叫不动啊。莉莉二话不说,拔掉了充电线头,离开了。
又是一轮等待,不过这次莉莉知道,他不会坚持太久。
半个小时后,孩子出现在值班室,想继续玩电脑。被Y阿姨训斥。
自尊心受挫,躲进了男厕所。
待了一会儿出来后,又玩前门门禁,被L叔叔教育。
这一切,莉莉都冷眼旁观。
背负自己的课题就够辛苦的了,如果还要因为孩子的调皮捣蛋而内耗,简直没有时间去享受生活了。
在孩子刚拿到手机的那一刻,莉莉很生气,恨不得打得他皮开肉绽。如果有人在一旁怂恿,孩子又在跟前的话,她肯定就这么做了。
想了想,打了以后呢?他还是抵抗不了游戏对他的诱惑啊,反而觉得,既然妈妈都打过我了,我也就不用太愧疚了。
是吧,一顿打,反而会让孩子释然解脱持续上瘾。
思绪在脑海中盘旋过后,冷静下来,莉莉对自己说,做父母的,哪儿有不丢脸的,慢慢就习惯了。
不能冲着孩子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达不到教育的目的,除了在孩子的心上扎出小孔,让他怕,让他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处于矛盾中,不知该怎么处理。
她走近孩子,问,
“知道妈妈现在是什么感受吗?”
“你想打死我。”
果然,跟猜想的一样,孩子也是处在矛盾中的。
“我不打你,你玩多久是你的事。但以后,你拿我手机没那么容易了。”
“那我们去玩吧!”
“不去,没心情。”
“要去!”
孩子无论如何都要莉莉陪她玩,莉莉拗不过,一起和他去五楼玩了桌球、台球、做器械运动。出了汗,莉莉心情也好多了。
差不多到了晚饭时候,莉莉说,
“饭卡给妈妈吧。吃饭去。”
“不在啊!”
“在哪儿呀?”
“掉电梯里了。”
(怎么不早说。)
莉莉一阵眩晕,气得话也说不出来。
(你小子也知道把妈妈哄开心,才交代过失啊!)
“是这个电梯吗?”
“嗯。”
正是下班高峰期,电梯满负荷运载,好几趟没有停直接就下去了。终于等到了,进去后,孩子说环境不对,是掉在木夹板里的。
莉莉心想,有木夹板的,那是货梯啊。
母子俩进到货梯,孩子确定了,是掉在这里。
行,吃饭的心情是没有了。打人的心倒是蠢蠢欲动。
“妈妈去吃饭吧!”
“你去吧。”
“不,你陪我。”
“没心情。”
孩子看出,妈妈是真没心情,自己去食堂去吃饭了。负责刷卡的看他大大方方的,不知是哪位领导的娃,不敢过问。
莉莉找了物业帮忙,对方非常热心,说,
“这个简单,明天帮你取。”
莉莉不是一个喜欢麻烦别人的人,也是这样教导孩子的。可孩子如果不犯迷糊,就不是孩子。在脑海中设想丢失饭卡的麻烦被折磨得几近崩溃后,得到物业的暖心答复,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以为这就完了,还没有。
不过莉莉已经决定,笑着坦然面对。
世人大多匮乏,总想别人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可我们人与人之间互相影响着,先管好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