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形石桥很是在张灯结彩上下了功夫,什么灯笼、彩绸、钱币、彩幡挂满了石桥。
远远看去就觉得一片红火中,透着古雅的色彩。
连着几天都没有下雪却非常冷,走在桥上被湖面的风吹着,有种切割面颊的错觉。
游弋扯着帽子往下拉了拉,他听着猎猎作响的彩幡,回想管家今日送餐时,讲的关于守灯岛的神话故事。
大概说的是古时候白鸽湖被鬼怪冰冻,四位鬼神因为渎职,分别被镇压在岛的东南西北方向。
后来一位老妪日日蹒跚游走在岛内,一手捧灯一手持经诵读。
直到白鸽湖的水重新流动后,老妪才捧着灯去看望这四位鬼神。
每见到一位鬼神时,鬼神都会掐下一捻灯火,打算给老妪人人求之不得的东西。
但每一捻灯火掐下后就立即被风扑灭,鬼神这才知道,老妪已经油尽灯枯。
最后为了感念老妪,四位鬼神便在每月农历二十一这晚,满足捧灯而来的人一个愿望。
神话最显著的艺术色彩便是幻象,口口相传中会将离奇夸大,而故事中的老妪为何会出现在守灯岛?
为什么鬼神都无法做到的事情,老妪只是诵经就能让湖水重新流动?
人们即便好奇也不会真去探知,因为故事中最重要的是结尾。
而人类文明在向前发展,难道不会鄙夷所谓的满足愿望?游弋不清楚。
“我要素花纹!”
“太素了吧?和捧了个家用灯泡有什么区别,鬼神能注意到才真是见鬼了。”
“行行行听你的,今年的财气和运气就指望这灯了!”
“鬼神有的忙喽。”
入口处有很多卖手捧灯的摊贩,游弋透过人群缝隙看了几眼。
每一个灯形状都很漂亮,但并不是亮着的。最后他在人少的摊子上也选了一个。
因为没带手机,游弋只能用现金支付。
老爷爷找了零钱提醒他:“娃娃,等看到蜡烛之后再开灯。”
游弋没明白地点了点头。
本以为岛内应该有点安静吊诡,没想到还真是现代化热闹极了。
偌大的一个环岛形山道上摆满了奶茶车,炸串车,画坊车等等。
环岛右边有一条大路,路两旁也整整齐齐摆满了各种车。
来往人群则是一手捧灯一手持串,与颇具神话色彩的故事结尾俨然违和。
顺着大路往里走,路渐渐变得窄而多了起来。
游弋又回想起羊肠小道的经历,果断选择了来往人群比较密集的柏油路。
等绕过许许多多弯路,走到一个很大的石洞前,游弋才明白,原来走过这盏灯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守灯岛。
石洞旁边的雪堆里.插.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几行字。
因为字型看不懂,游弋只扫了眼就错过站定的人群继续往里走。
两边完全两个世界,周围没有任何象征神话的装饰物。
似乎是为了贴合守灯岛名字,路过所见的每个亭子前只挂了一盏橘色烛灯。
不止亭子里,就连路边石凳上也两两坐满了人。明明是冰天雪地,里外坐着的人都像是不觉得冷,捧着灯就那么面带笑容的聊着天。
游弋没多想继续顺着路走,他在人聚集最多的地方才停下步子。
三十厘米高的坛上放着一个非常大的破损泥碗,里面放着火苗高扬的仿真蜡烛。
而它上面又有一截腾空的短小火苗,橘红色亮光散在周围,烘烤的白茫雪林似乎也暖和起来。
游弋不得不再次赞叹守灯岛贴合故事的设计。
围在蜡烛前的男男女女打开手中捧着的灯,游弋照猫画虎也打开。
他想再观摩观摩腾空那一截的材质时,抬眼就看见突出人群被光照亮的人。
大冷天的寸头很抢眼,但抵不过那双潋滟的眼睛。
不知道被盯着看了多久,所以游弋没有躲闪地回视过去。
“造物主挑了一双没有杂质的眼睛,可我用它泄露了怯懦。于是,会说话的嘴巴跑出了哭声,他们却听见了笑声。”
“最后我选择了顺从,可在转身时我嗅到了一缕花香,叛逃的灵魂莫名其妙再次回到我的体内。”
耳边熟悉的声音越来越小,紧接着喧闹声恢复充盈。
余光里的人被新一波人群遮挡,游弋淡淡收回目光,微仰着头看向半空那截短小的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