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名挑战者,年纪很轻。
看穿着打扮,是个一心只知读书的文生公子。
大概也是被那玉雕吸引,才想着试试手气。
他人高高瘦瘦,肩膀窄窄的。
长衫套在身上,总有种不太合体的感觉。
拿腰带从当中一勒,更显出手无缚鸡之力的柔弱。
秦川真担心高台上头风大,一个闪失再给那年轻人刮倒。
敲鼓的小生又换过一人。
比前头那个高些,也结实些。
比得书生愈加弱不胜衣、行如蒲柳。
许是看对方的确过于文弱,小生手上亦没加什么劲儿。
倒是把更多心思,用在了闪转腾挪各种把式上。
令台下众人过足了眼瘾不说,还给台上公子留足了记忆时间。
丝竹暂停,鼓锤交接。
戏楼掌柜仍是从旁鼓励,把气氛维持在一种恰到好处的欢快里。
但这回,喝彩明显少了。
都怕打扰到台上,凝眉思索的读书人。
众人只见,那公子嘴里不停念念叨叨。
一会儿点头一会儿摇头。
呆立了约有半刻钟,才终于捏着木锤走向鼓墙。
那毅然决然的姿态,仿佛前面是什么龙潭虎穴一样。
适才为其演示的小生,带头鼓起掌来,很有节律韵味。
台下大家伙跟着参与其中,都盼着书生能闯过这关。
第一声鼓响很小。
若不是见他抬手,所有人都以为还没开始。
往后,鼓声慢慢大了起来。
可那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样子,实在称不上美观。
两支不大的鼓棒,被年轻书生握住手中,就像两柄巨大沉重的铁锤。
肩膀都快压弯了。
尤其是位置稍高点儿的鼓,以他身量明明伸直手臂就能碰到。
偏要弯着胳膊往上蹦。
看上去又忙又累,还时时有摔倒风险。
戏楼掌柜倒气定神闲,站在旁边一下下为其记着数。
还不错,除了动作不大好看外,算是都敲对了。
如果自己记得没错,还有七下,这年轻人就可顺利通过第一关。
可第二关的难度,以他这副模样,怕是难了……
事实证明,掌柜还是多虑了。
就在他想着这最后七下时,书生就因激动紧张记错了位置。
把本该第三排的第四面鼓,敲成了第五面。
挑战宣告失败。
但他勇于尝试、敢于努力的精神,还是打动了台下每一个人。
收获到了比预想中,还要热烈和持久的欢呼。
在接连不断的呼喊声中,韩凛看见那年轻人笑了。
笑得很是有朝气,亦更加灵动。
“让我试试!快让我试试!”
书生这边还没走下楼梯,一抹低矮身影就着急忙慌蹿上了高台。
秦川定睛一瞧,竟是个七八岁左右的小男孩儿。
圆圆脸蛋儿上嵌着双大眼睛,滴溜溜转个不停。
头上顶着两团发髻,跟随脑袋晃来晃去,别提多可爱了。
“哟,这是上来位小英雄啊!”
戏楼掌柜瞅着这么活泼有趣的孩子,也是稀罕。
一边弯着腰跟对方打招呼,一边喜得合不拢嘴。
但见那“小英雄”似模似样行过礼。
马上接道:“快让敲鼓的哥哥上来吧,我都等不及啦!”
一张嘴,漏风的门牙把大家全逗乐了。
第三位敲鼓小生连笑声都没止住,就揣着鼓锤上了场。
在目测了男孩儿身高后,当即决定把敲鼓最高限度,定在第三排。
免得其一个够不着,倒成戏楼有意欺负小孩子了。
他心中如此想着,接下来亦是如此做得。
丝竹班子的老先生们,更是默契使然齐齐放缓了节拍。
一下下配合着小生的鼓点。
直敲得人心中舒坦闲适,全然不似前番刺激胶着。
因着旋律间的空白被拉长,那小生动作随之愈加缠绵缱绻起来。
再搭上他刚柔并济的身段,和举手投足时的风韵。
不知看醉了底下,多少大姑娘小媳妇。
直到一曲终了,也没回过神。
“小英雄,请!”结束后,那小生笑着蹲下身。
双手奉上鼓锤,满眼期待等着对方表演。
却不想那孩子抓了木锤就跑,顺着鼓墙一溜烟从左敲到右。
到了一排尽头,又换成第二行顺着从右敲了回来。
一声比一声急,一声比一声响。
夹杂其间的孩童欢笑,比任何器乐都好听。
等过足了瘾,给大家带来无限欢乐的“小英雄”才谢幕下台。
场子又一次被空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