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名字,一听就是个读书文人,仙气飘飘的。”
“哟,还真有两下子!”贾复回忆起,与那位萧先生初见的样子。
可不是谪仙临世、文曲下凡?
“军里负责的叫邓禹。”定了定神,他接着往下说。
虎子外头想了一下,道:“嗯,听着就靠谱!有股子能文能武的劲儿!”
贾复这回,真是被这小子的“神机妙算”给惊着了。
自问认识邓都尉这么些年,最长从别人口中听到的评价,就是“文武双全”、“有勇有谋”。
便是那位萧先生,亦对邓都尉欣赏不已。
更别说当日见面时,俩人身上那股说不出的相似感了。
惹得在场众人,一面直道有缘,一面感慨不已。
“其余两个,叫吴汉和寇恂。”贾复一股脑,把最后俩名字都说完了。
他是真等不及,要看看这傻小子怎么解了。
“好名字,都是好名字!”
只见少年摇着头、晃着脑,学台上老先生,捋那根本不存在的胡须。
却半个字再不往下说了。
“哎,这两个名字怎么样?是不是不好算啊?”
贾复还没急,一旁小雨倒先问上了。
“唉,不是不好算……而是各有各的妙处,我正措辞呢!”
虎子见状,自然要拿一把。
“吴汉此名,听在耳中刚直勇猛,其人必是武艺高强。而寇恂嘛,就更厉害了!”
“哦?怎么个厉害法?”年轻人亦憋不住问。
“哎呀,你们想嘛!”虎子竖着筷子,身子往前一倾。
“寇恂寇恂——贼寇逃窜,寻而得之,杀他个落花流水、片甲不存,还不厉害嘛?”
“哈哈哈哈,解得妙!解得妙!”
贾复听过这番见解,笑得眼耳口鼻都快分不出来了,只一味击节赞叹。
声声叫好中,含着对云溪之行的憧憬,以及对生的热烈期盼。
而那位在虎子口中,能“追敌于千里之外”的军中骑都尉寇恂,此刻正在忙什么呢?
这啊就不得不从,一片仁孝之心说起了。
时值岁尾,自是将士归家,跟家里人团圆守岁的好日子。
自打进了家门啊,寇恂竟比在军中操练还忙。
一连几天,不是走街串巷置办年货,就是带父母妻儿下馆子。
美其名曰,在父母跟前尽孝,犒劳妻子终年持家,奖励儿子读书刻苦。
总之就是一句话——
现在他寇恂回来了,家里活计全归这个平日不着家的人管。
可父母疼孩子、妻子敬丈夫,自古一理。
家里人怎得忍心,将活全丢给他?
好说歹说下,才揽了这大年三十儿下厨之差事。
不得不说,寇恂的确有几分手艺。
一品葱烧豆腐、一道红烩肘子、一尾清炖鲜鱼。
足够其走遍天下饿不着。
是以除夕这天卯时刚过,寇恂就悄默声起了床。
多年习武之人嘛,想不出动静摸出门,还是绰绰有余。
伙房里,各色鸡鸭鱼肉均已准备齐全。
寒冬腊月难见的鲜菜,这回也堆得满满当当。
是啊,这个年不过好点儿,怎么行呢?
云溪之行阻难重重,稍不留神就有去无回。
下一年守岁,还不知是个什么光景……
不同于邓禹之遮遮掩掩,也有别于贾复的开诚布公。
寇恂这边,自始至终没向家里人透露过半句。
众人只当他过完年,继续回军中护卫。
倒也落得个清闲自在、无忧无虑。
而这,正是其想要的结果。
至于走后之事,寇恂也早已找好了托付人家。
这人天一亮,就会带着满目春风登门,来给自己父母问好拜年了。
或许是忙中时日,过得格外快些吧?
寇恂只觉自己这边儿,刚把要材料切好备齐。
吴家兄弟那边儿,喜庆爽脆的笑声,就迈过了门槛儿。
跟着胡同里第一声炮响。
令整间小院,顿时充满了欢乐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