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山河无溯 > 第334章 清樽共 臣主一心,襟怀坦荡

第334章 清樽共 臣主一心,襟怀坦荡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历代贤士所求“君臣两相宜”,大抵不过今日局面。

为上者光明磊落,为臣者鞠躬尽瘁。

中州有君臣若此,早已占尽天命人心,何愁天下不定?

只是这全盘的倚重与信任,皆因秦家父子、三代忠良。

自己一无根基背景,二无官职庇荫。

仅仅以府邸先生之身远赴云溪,恐在朝中难以服众。

到时只怕有人,拿此大做文章。

说秦淮这个大将军擅专太过,秦川这个功军侯隆宠太盛。

实非社稷之福、朝野之幸。

然庙堂之上的明争暗斗,总会以各种形式,波及到下面真正做事之人。

那时候,自己的确生死难料。

这恐怕才是其不惜压下奏疏,也要亲自走这一趟的原因。

萧路转头,看向身侧秦淮。

他多希望对方不要退缩、不要畏惧。

自己本就是一介飘零之身。

无根无芽、无傍无依。

若不是天缘凑巧、造化弄人,也不会离了茅檐草舍,踏入这片盛世繁华。

如今既已弥足深陷,何不舍了性命,为黎庶苍生拼上一把?

哪怕到头来,只换得个身名俱灭。

也算不辜负这场,高山流水、知己情遇。

长久而压抑的沉寂,自大桌中央扩散开来。

压得窗外树梢,亦似低了几分。

原该立在枝头啁啾的家雀,齐齐住了声、闭了口。

乖乖巧巧缩在一起,竟不知在怕些什么。

秦淮紧盯着奏章浅黄色书衣,却仍能感觉到众人灼热沉重的目光。

直到多年后,率领军队兵临南夏都城门外。

他遍身铁甲、仗剑而立。

再回忆起今日,仍是后怕多于侥幸。

是啊,他如何能不怕啊?

无数安危皆系一身,稍有行差踏错,便是四海凋敝、万骨枯朽。

换了谁,谁又能说自己真的不怕呢?不过好在,秦淮坚持住了!

凭着多年对萧路了解,凭着对萧氏一门崇敬。

更凭着秦家一脉三代忠孝、大义无双。

在最艰难关头,他将奏疏推回韩凛身侧。

坚定开口道:“陛下前番所言,确是难题!”

“但局面再难,只要是人做的,总能寻到破解之法。目前最为紧要,是认准破局之人。”

“用人不疑、用人不悔!”

韩凛心中感动与钦佩,如排山倒海般席卷过全身。

直至凝结在鼻端,将呼吸冲撞得七零八碎。

雄才大略的年轻帝王,低垂下眉眼。

再抬起时,恍若泪光涤荡双眸。

竟是久久无法言语的敬畏。

书房内,又掀起阵无可如何的沉默。

只是此次源头,从秦淮换成了韩凛。

他定定望向被推回的奏疏,拼命压抑着喉头泛起的酸涩。

却没有急于接过。

因为房间里每一个人都清楚,当这份奏章重新经手之时,便是成命已定、覆水难收。

所以他想再给,对面之人一次机会——

一次转危为安、不涉险地的机会。

韩凛承认,自己这次的的确确动了私心。

可隐瞒下凶险实情,佯装不知地送人入危局,不是这位帝王作风。

他要得,从来都是坦荡磊落、正大光明。

尤其是面对萧路这样的人。

说句不中听的话,朝中官员无论品级大小,食君之禄便该忠君之事。

但萧先生以一介布衣之身,主动请缨为国出访。

无论初衷为何,都担得起一声“国士无双”。

面对这样的人,他不想隐瞒,也不能隐瞒。

彼以明君待之,己必以国士还之。

方可称得上,天公地道、童叟无欺。

思量至此,韩凛不由自主看向萧路。

只见对方眸光如水、笑容浅淡,一句询问说得百转千回。

仿佛眼前并不是一个人,而是千千万万英魄忠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