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山河无溯 > 第3章 暗潮生 秦川领职,秦淮求师

第3章 暗潮生 秦川领职,秦淮求师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堪堪经过一个无眠长夜,第二天太阳依旧照常升起。

它公正地悬在那里,不以任何人的祈求为转移。

它将光芒平均分给大地上的一切,无论清贫还是权贵,低劣还是高尚,都沐浴在这无私里。

不可阻挡、无处遁形。

这边秦家父子俩才刚用过早膳,那边宫中就急急传来旨意。

特命秦川暂代御前戍卫总领一职,负责三日后南夏使团,游历京城时的保卫工作。

除此之外,还另有一道即刻进宫面圣的口谕。

秦川不敢延误,匆忙打理一番后,就跟着传旨内监一路赶往宫中。

路上,心里或多或少有些疑惑。

照理说,三日后使团参观都城,沿途保卫工作早已做好部署。

况且巫马太师也有自己的亲信随从,根本用不着自己这个,尚未正式认领官职的将军之子。

当然了,这些疑惑,在见到韩凛后全都不攻自破、迎刃而解。

只是这理由,听起来有些哭笑不得。

秦川入殿时先是照着规矩,行礼参拜。

可还没等稳住身形,他就被这位挚友一把拉起按到了椅子上。

韩凛自己,则就近坐到了秦川身旁。

两人如今身份悬殊,秦川心知如此行事大为不妥。

待要开口说些什么,却被对方一句——

“这次有你陪我,我就放心了!”

堵住了所有去路。

他看着眼前的昔日同窗。

黄袍加身、玉冠束发,清俊面容已隐隐可见帝王威严。

笑容依旧那么好看,如同天上太阳一般耀眼。

对着自己,亦全无疏离之感。

就在秦川望着韩凛失神的刹那,面前之人朝后摆了摆手。

随即朗声道:“来人呐,将朕备好的东西拿来!”

随着一声应和,旁边侍立的小内监立马呈上套新衣。

冠带鞋履一应俱全。

以红色为主,银色夹杂其间作为点缀,更有金色束冠为其点睛。

一眼看过去,是说不出得威风凛凛、青春洋溢。

“快,试试看!”韩凛笑着拉起秦川,随手就往他身上比划。

而秦川却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搞得有些不好意思。

心下想着,对方果然还是没变。

皇帝样儿仅维持了短短一刻,不大会儿就露馅儿了。

韩凛瞧着对面微微红起的面颊,忽然狡黠一笑。

上半身趋近道:“秦将军今日怎得这般扭捏?跟个大姑娘似的!”

说完,眯起眼睛牢牢盯住对方。

眸子里的笑意,愈发意味不明。

显然韩凛的目光,比话语更有杀伤力。

秦川飞快接过衣服,逃避似的四下张望着,想找个能够换衣的去处。

一旁的内监总管孙著立马会意,抬手便引着秦川往偏殿走。

边走,边听到少年悦耳的声音传来。

“我现在还不是将军呐!当然,将来一定会是!”

更加浓稠的笑,化开在韩凛脸上。

他在殿中不停踱着步子,感觉脚下简直要开出一朵花来。

不一会儿,少年爽朗动听的音色,由远及近。

混杂其中的惊喜感叹,像极了只嗡嗡叫的小蜜蜂。

“嘿,这身衣服可真合身!”

韩凛忙回头去看。

但见这套红色衣裳,衬得少年身姿,愈加挺拔高大。

金冠将黑发整整齐齐束在脑后,只余鬓角旁几缕。

随着步伐微微颤动,更显面如冠玉、丰神俊朗。

一时的恍惚,秦川已走到韩凛身侧,语气疑惑。

“发什么呆啊?我身上有奇怪的东西吗?”

韩凛这才赶忙收敛心神,以笑容躲闪着秦川的问题。

“嗯,果然合身!”

“对了,我正想问你呢,这衣服怎么会这么合适?并没见你派人,上门给我量尺寸啊?”

秦川打量着自己身上的锦绣红云,用手紧了紧腰间的银色束带。

“何必这么麻烦,让他们按着我的尺寸做就行啦!”

韩凛含笑坐回椅子上,端起杯茶就喝了起来。

“你是不是想让我穿着这身行头,陪你接待南夏使团?”

秦川岔开了话头。

觉得韩凛那异乎寻常的热情,有些难以招架。

虽说这份热情,以往一直都在。

可不知为何,秦川还是感觉,自从韩凛成了天子,这份热情就变得更加炽烈了。

不知是自己碍于身份显得拘谨,还是因为对方处于孤寒高位,过于寂寞,想找人说说话。

“还是小川最了解我!由你做我的贴身护卫,任谁看了不得赞叹一句英雄出少年!”

韩凛目光灼灼,毫无闪避之色。

“何况我初登大宝,也该有些新面貌才是。”

“哎,先说好啊,圣旨是暂代总领!以后我可是要上战场、当将军的!”

秦川被他看得有些不自在,只能勉强接话。

韩凛倒也痛快。

“好,好,我知道啦!那就请秦将军先回去好生休息,以便日后相随护驾吧!”

秦川笑着答允了句什么,潇洒行礼后转身出了殿门。

却冷不丁,被正当午太阳晃了眼睛。

他徒劳地用手去遮,心里总想起韩凛的笑容。

闪耀夺目,一如日光……

将军府中,待秦川离家后,秦淮也叫人备了马车。

一路出城而去,及至山脚下一处僻静院落。

那院子虽不大,好在收拾得很整洁,给人一种古朴清贫之感。

一圈儿篱笆漫不经心地围着角上小屋,屋檐低矮。

门前几把竹椅,扫把边上搭着条白色手巾。

院子中央的石磨上放着套书写用具,一把竹笛压着写好字的纸张。

看得出,屋主并不是勤于农活的人。

秦淮下了车,整了整自己衣冠。

从袖中掏出名帖交给管家钟礼,命其前去扣门。

钟礼慎重接过,依然面有难色地看向秦淮。

后者却并无异样。

只是像以前很多次那样看着院子,身姿笔直,目光坚定。

在心里深深叹了口气后,钟礼上前扣响门环。

恭敬道:“萧先生,我家老爷求见。”

门内寂寂无声,几片落叶被风吹动,从篱笆间隙钻出来,又往远处去了。

秦淮还是那样立着,没有一句言语。

钟礼待要再敲门,却被他挥手制止,只得作罢。

眼看日头逐渐升高随即开始西斜,门内门外始终寂静一片。

钟礼等得累了,身上也爬满了秋日的寒意。

他看向秦淮,又是不解又是担心。

他知道,院中之人是老爷要为少爷请的新师父。

一连三月,老爷只要得空便会前来拜访。

可没一次能顺利见到这位“萧先生”。

况且每次都是这样,老爷取出名帖让自己前去扣门,还只准通报一次。

之后就这么站着,直到黄昏才离去。

下一次呢,仍是如此操作。

钟礼不知道这位萧先生到底有什么来头?

为何要摆这么大的架子?

更不知道自家老爷,为何如此执着?

在他看来,古时的三顾茅庐,也不过如此。

那位萧先生,何必把事儿做得这么绝呢?

就在钟礼望望天色,盘算着差不多要回去时。

秦淮忽然移动步伐,走向紧闭的门扉。

对着合拢的大门行过一礼。

“秦淮心知先生不愿踏足仕途,更不愿与官家来往。然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是亘古难变的道理,大争之势已初现端倪,实非人力能够左右。先生既不愿见生灵涂炭,何不为天下百姓尽一份心力呢?”

院内依旧没有动静,秦淮长叹一声,准备上车离去。

可就在迈步的当口儿,那扇从没开启过的门扉,竟从里面打开了。

只听一个十分稚嫩的声音说:“我家先生请秦将军入内一叙。”

钟礼欣喜地叫了声“老爷”,再看秦淮照旧神情自若。

他稍稍理了理衣服上的褶皱,吩咐道:“都不用跟着,我一人进去便是。”

随着底下人一声应和,秦淮踏进院门。

为他引路的小童在前面跑着 ,路过石磨处拿起上面的竹笛,一下子就钻进了屋里。

接着,便是一阵笑声。

秦淮停在檐下,很是客气地询问:“萧先生,在下入内,可否方便?”

又是那个稚嫩的声音:“秦将军快请吧,我家先生正等着呢!”

秦淮这才撩开帘子,走进去。

而被称作“萧先生”的萧路,此刻就立在窗前。

一袭青衫整洁素静,脸上线条也是冷的。

秦淮走近几步,只觉依然无法将此人看清。

这位萧先生,就像个极浅极淡的影子,从月光里走来。

蒙着月影清辉,出尘绝世,未染纤尘。

哪怕有丝缕气息透过来,也总给人一种萧疏之感。

他觉得眼前之人,好似一盏亮在佛前的长明灯。

从点燃的那一刻,就在等待寂灭。

有一种,寂寞枝头花开正好的寥落美感。

“好了,这个给你,去玩儿吧。”

萧路转过身,并未看屋内来人,只摸着刚刚那小童的脑袋,拿出几枚铜板递给他。

小童开心地蹦起来,伴着阵笑声飞也似地跑出屋外。

待小童动静消失后,他才看向秦淮方向缓缓开口,声音也是冷的。

“方才秦将军一番话,好像已经确定,将来一统天下的必是中州?或者说必是秦家?”

不等来人作答,萧路转了话锋,语气渡上了一层寒。

“可据在下所知,南夏新皇也在谋求统一之法,这鹿死谁手,尚未可知吧?”

秦淮没有作答,往前走了两步再施一礼。

“在下此番前来,只想请得先生出山,入府为师,教导犬子民生之计、安邦之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