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门清净,山下的酒楼可不清净,像朱槿荣一般受不了佛门清苦的信众并非一人,所以那赵记酒楼依靠着这旅游景点一般的大慈恩寺,收获颇丰。
两人一路且行且谈,裴红玉跟在身后,然而等到朱槿荣和常捷下了山,此刻已经是夜晚。
风吹得灯笼摇曳,风吹得花儿闭合,此刻已经是夜晚。赵记酒楼今天临近关门,却来了几只待宰的羔羊,领头的是一半大的小姑娘,后面跟着一个少年,再后面跟着一丫鬟打扮的女子。
酒楼的灯光依旧光明,照射在朱槿荣的黄玉花簪上,顾盼生辉。
那酒楼掌柜的手指打着算盘,计算这一天的收入和支出,十分的专心,另有小二正在收拾桌椅,拖着地板,一切都是乱中有序。
“掌柜的,这时候快要打烊了?”朱槿荣付手在背,笑呵呵的踏进了这酒楼。
“这是哪里的话,贵客前来,我们这里不打烊。”那酒楼老板立马放下了手中的活计,笑着迎了上来。
虽说这酒楼不是黑夜白昼都在接客,但是这夜晚来投宿的人也是不绝,所以朱槿荣的行径也不是特殊的。
“我们想吃酒,有什么好酒尽管上了来,再就是请厨房的大师傅做几样下酒菜吧,有什么吃什么,我们也不挑。”朱槿荣抛出去一锭银子,对老板吩咐道。
老板乐不可支的接了抛过来的银子,迎着几人落座。
“那是自然,自当命大师傅挑了擅长的做了出来给小姐下酒。店里还有十年的柳林酒,是我们的珍藏,今日就请小姐饮用。”客栈老板弯着腰应承,又请朱槿荣几人坐在了窗下的位置,那里已经被店小二收拾干净了。
裴红玉依旧站着,做丫鬟模样,这让朱槿荣心中无奈,还是指了一个位置给她,命她坐下,不要拘泥于什么主仆身份。
“这大承恩寺的确是好地方,依山傍水,风景秀丽,还有高僧讲学,真是令人流连忘返。”朱槿荣等着酒肉上桌,百般无聊的和常捷闲聊着。
“我记得在前朝,这里就是知名的皇家寺庙了,平民百姓等闲难得一见寺中景色,现如今却对平民开放了,自然人流如潮,都来看稀罕景儿。”常捷笑着说道,又补充道,“我看文人墨客写了什么,京都赏樱十去处!这大慈恩寺就是排在前头的,说起来咱们也有幸,能赏此处的早樱。”
不过片刻,那掌柜的下属小二,已经端了几碟小菜和壶酒来了,可能是时间到了,他困乏的紧,一路无精打采的打着哈欠。
就是如此,那小二还不忘给三人介绍景色,他听常捷官话带着外地口音,便认定了几人都是来游览的外地人。
店小二放下餐盘,裴红玉帮着布菜斟酒,店小二遂说道,“这大慈恩寺不仅是春天赏樱的好地方,秋天的银杏更是一绝,虽然不比小雁塔的长安八景之一的‘雁塔晨钟’,也是值得去的地方,那棵大银杏树,传闻是唐太宗李世民亲手所植,秋天一到一片金黄,那才是震撼的景色。”
“小哥倒是对长安的美景如数家珍啊。”朱槿荣赞了一句,并没有解开这个美丽的误会。
“长安人,谁不是骨子里的傲气?关中福地,天府之国。咱们这里建都都多少代了?谁又比得过?”那小二很有些自信,那是来自于长安悠久的历史,还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几道小菜都是下酒菜,尖椒变蛋,凉拌猪头肉,酱牛肉,炝九孔莲藕,还有卤水煮过的花生和毛豆,特别是那道油炸小银鱼,还带着鱼籽儿,一嘴下去酥脆又鲜美,让人又能多饮几杯。
“就这几样?没有热菜吗?”朱槿荣看着这几样,吃了几筷子,方发觉其中的古怪。
裴红玉自然明白这暗示,站了起来,说道,“八成是还没做好,先让主子打个尖儿。奴去后厨看看?”
她走了几步,在常捷看不见的背后,调皮的冲着朱槿荣眨巴眼睛,向朱槿荣表示大可以放心。
这常捷虽然酒量浅薄,但要是他不喝酒,那岂不是没办法下手了?于是裴红玉心有灵犀的想了一个法子,那就是给吃食里面下点蒙汗药,想法子让常捷晕过去,晕过去再把人那么一绑,等他醒来,一切都是悔之晚矣,朱槿荣也早就失踪,跟着商队出了玉门关了。
那大师傅还在后厨忙活,这几道热菜就是陕南的蒸碗菜,什么红薯蒸碗和咸肉蒸碗,都是事先做好的,笼屉一蒸,便可以上菜,那叫一个快。
“大师傅可做好了热菜,我家主子等不及了,就遣奴来看。”裴红玉福了福身子,客气的说道。
“你来得巧,这蒸碗就好了,等我给你取出来,你端了去。”那大师傅乐得如此,就从笼屉里取了那蒸碗菜出来,放在食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