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她死后第三年 > 第102章 任命

第102章 任命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韩阙唤他子晔,他却唤对方韩侍郎。

炉火映照在韩阙深邃分明的脸上,明暗交错,如鬼影幢幢。

只刹那,韩阙收回视线,转头朝端坐一旁的空桑拱拱手,又抬头朝两人道:“靡音族书中有载,靡音族人能窥天机,能得上苍庇佑,无甚稀奇,只因前人曾倾全族之力修筑参商台,灌以心头血,加之日祷夜问一百零八日,而后才成。”

韩阙颤动着炉火的眸间飞掠过一丝寒意,盯着姬珣,慢条斯理道:“大祈只需效而仿之,必能得得天庇佑,保我大祈永世长安!”

姬珣陡然抬起头,眼里的不可置信呼之欲出。

效而仿之?永世长安?

所以不修南北运河,却要修筑劳什子的参商台?

子虚谷内的参商台因何被毁,座下人莫非都忘了不成?

如此不顾百姓黎民,却敢让他和姬琅同坐?!

他二人一人守南疆,一人驻北域,出入沙场、死生不顾,而后才换来祈国多年边壤无忧,而后才换来在座之人高坐明堂……

可高高在上的他们,以永熹帝为首,分明也曾亲历烽火狼烟,分明比他们更清楚国之用度与国库空虚的现状,久坐高堂日久,莫非便将边地苦寒、苍生百姓抛诸脑后了不成?

刚有进益,不问军需,不问百姓,却要重修因他而毁的参商台?

若背后因由是对靡音族人心怀有愧,欲补偿一二便也罢了,只今日的靡音族人依旧四下流离、有家难回……

靡音族!

余光里映入空桑的身形,姬珣目光一滞。

眼前人自称靡音之后,端的是仙风道骨、出尘之姿。

只他认识的靡音族人不在少数,对族人的遭遇亦一清二楚,倘若他当真为靡音之后,又怎会甘心为永熹驱使?又怎会置族人安危于不顾,转而替心思不纯的邻国皇帝求什么长生不老、永世长安?

“子晔?”

四下寂然许久,永熹于炉火噼啪声中回过声,轻叩扶手的动作陡然一顿,眼底掠过不自知的躁郁。

“作甚迟疑?”

姬珣自沉思间蓦然回神,余光处映入姬琅两靥绯红跃跃欲试模样,等不及迟疑,提步朝前道:“陛下,微臣惶恐!”

堂下倏而杳然。

不仅韩阙,连高高挂起的空桑都微微睁开眼,垂目看向堂前之人。

“陛下容禀!”

姬珣垂目望着摇曳不定的炉火,沉声道:“今次北上,臣一路目睹无数枯坟野冢、颓垣废址,昨日战火虽歇,百姓生活艰难依旧。此时大兴土木,无论南北运河,还是参商台,怕都会劳民伤财,让百姓的日子愈加雪上加霜……微臣拙见,天下难得太平,不如让百姓休养生息几年,再论兴土动工之事不迟。”

堂下炉火探进永熹眼中,本就浑浊的双目愈显沸腾。

扣着扶手的五指微微收紧,他摇了摇牙关,倏地转向空桑,忍着怒气道:“国师以为如何?”

“陛下!”

空桑捻动着珠串,施施然站起身,仿佛漫不经心瞟了眼躬身而立的姬珣,慢条斯理道:“空桑虽不通治国之理,却也曾听人提起——君安而后国泰,国泰而后民安。而今陛下身子抱恙,君不安,则民难安……”

手里的珠串倏地一顿,他垂睨着姬珣,不紧不慢道:“空桑以为,替君父分忧,是为臣者本分。世子爷以为如何?”

左右众人的视线如有实质,无形的重压自四面八方投来。

姬珣身形一僵,没来得及开口,堂前的永熹大手一挥,转头朝他前方的姬琅道:“琅儿以为如何?”

姬珣:……

上意直白至此,已无需他两人过多揣摩。此时再唱反调,于事无补。

姬琅上前半步,垂目盯着堂下那盆颤动不休的炉火许久,直至一滴汗坠落鬓边,双手拱手前推,沉声道:“儿臣,复议!”

“如此。”

永熹颇为意满地点点头,端起茶杯浅啜一口,又转向空桑道:“劳国师推算,修筑参商台之事,由谁人来主持为宜?”

姬珣低垂着眉目,眉头早已紧蹙成结,闻言心下又是一沉。

主事?

七拐八绕半晌,莫非现下才将将切入正题?

“遵旨!”

空桑执起珠串,煞有介事地绕着堂下踱步推演之时,王、韩两位大人端起早没了热气的茶盏,推杯换盏,神态自如。

姬珣两人眼神交错,正暗自揣度他几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空桑行至窗前,步子陡然一顿,背对着艳艳春阳,转头朝姬珣两人道:“利在东南!”

不等众人应声,空桑朝堂前疾走两步,一面倾身作揖,一面朗声开口:“陛下,卦象显示,南城守将乃此间工事不二人选!”

南城守将?!

姬珣心头一凛,不等作出反应,方才还一脸焦躁的永熹刹时喜笑颜开,连拍了好几下扶手,抬头朝堂下道:“朕记得春祀前国师曾断言,叩问过天地,卦象会更加明朗,也未可知。今日看来,此话真真有理!南疆安定,子晔才会回京探亲,南城守将在此,卦象才会显现……”

见右首两人低垂着眉目不言不语,永熹眼里的笑意淡去三分,沉声道:“子晔以为如何?”

“臣……”

姬珣低垂下目光,拱至身前的双手顿然紧握,神色黯然道:“遵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