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半夏点了点头,话都不想说了。
周景之:“不试试怎么会知道?”
刘嬷嬷也跟着劝道:“郎君说得也有道理,去试试,横竖也没什么坏处。”
黎半夏倒也回想起与汝王殿下的两次见面的场景来,汝王殿下似乎还挺和善的?而且,对方至少是知道她这么一号人的。
“那便去试试吧。”黎半夏点了点头,朝春桃吩咐道:“差人去打听打听,看看汝王殿下有什么喜好。”
周景之:“我倒是知道一些。”
“知道就说呗,非得我请问你?”黎半夏终于忍不住怼了他这个比肩人工智障的恼人行为。
“抱歉,夫人。下次一定不会了。”然后,周景之别开脸,清了清嗓子道:“我听说汝王殿下酷爱收集点翠金簪。”
“什么?”黎半夏瞪大眼睛:“你莫不是在说笑,他一个男子,怎会爱收集点翠金簪?”
刘嬷嬷也是一脸诧异地看着他,周景之有些心虚地避开了刘嬷嬷的视线。
“兴许……汝王殿下是有什么特殊的癖好吧。”周景之轻咳一声道。
黎半夏一脸狐疑,还要追问,刘嬷嬷又一次开口帮腔。
“虽有些古怪,夫人不妨信郎君一回。”
黎半夏随即想也是,备一根点翠金簪便是,再备些其他的东西。
“罢了。”黎半夏再次吩咐春桃:“去金玉坊挑几根点翠……”
话还没交代完便被周景之打断了。
“夫人,金玉坊的点翠怕是不行。”周景之道:“我方才没说清楚,汝王殿下不喜欢这些首饰店师傅制的,更想要收集那些个人自制的点翠。”
“什么?”黎半夏愈发困惑了,“这是何故?这么说来,我们要自己制一根点翠金簪?别说会不会制,如今这数九寒天,去哪里找翠鸟?”
秋梨却想起来了,赶紧道:“姑娘莫急,您的妆奁里收着一枚点翠金簪,不是首饰铺买的,是小……旁人自制的。”
小旁人又是什么鬼?黎半夏只觉得今天的对话好累。
刚要询问,周景之却抬眼扫过来,一瞬不瞬地盯着她。
“夫人可愿将此簪献出去。”
“为何不愿?”
黎半夏站起身来,朝秋梨点点头道,“走,去瞧瞧那金簪。”
周景之也站起身来,跟了上去。
“一起吧。”
刘嬷嬷看着俩人离开的身影,眼底满是困惑之色。
“春桃啊,你知不知道夫人那枚点翠金簪是什么来历?”
春桃:“仿佛是小郑将军送的及笄礼。”
刘嬷嬷脸上立马露出恍然大悟之色,有些啼笑皆非地摇了摇头。
“原来如此。”
——
文武百官在勤政殿狂喷了一天,所有人都知道,这一次太子妃废定了。
但是流程还是要走的,怎么个废法,也是有操作空间的。
皇上将汝王,柳太傅等几位重臣留了下来,商讨决策。
“太子妃的事闹了一整天,汝王叔,诸位爱卿,你们怎么看?”
其他人没说话,纷纷看向汝王。
“看着我做什么?”汝王爷道:“我久未进京,对这位太子妃也不熟悉,你们先说,我再听听。”
皇上和颜悦色道:“便依汝王叔所言,你们先说。”
礼部尚书闻言,第一个站出来:“太子妃如今天怒人怨,废掉她乃顺天意得人心之举。至于是休书一封逐出太子府,还是降为末等侍妾,由太子做主便是。”
其他人纷纷附议。
皇上的视线扫向柳太傅,道:“太傅怎么说?”
若是不考虑任何其他的因素,柳太傅肯定是要附议的。只是不知为何,眼前总是闪过黎半夏那张无助的脸。
若是太子妃被废,黎半夏之后的日子怕是要举步维艰了。
柳太傅心生不忍,想开口替太子妃求情,然而,又想起方才宫人告诉他,他家夫人惹了祸事触怒了太后娘娘。而且,听上去祸事还挺大。
若是此时开口替黎家那位求情,后面便不好为他夫人求情了。
这一刻,柳太傅陷入了天人交战的两难境地,久久没有开口。
“柳太傅?”皇上开口催促道:“太傅为何一言不发?”
柳太傅闭了闭眼,终于做了选择:“臣附议。”
罢了,太子妃被废一事已成定局,以后自己多关照关照黎半夏便是。
一直含笑沉默的汝王爷敛了笑,“唰”地一下朝柳太傅看了过去。
“柳太傅可真是铁石心肠。听闻黎九携夫君多次去柳府拜访,与太傅相谈甚欢。没成想,太傅竟依旧当她是陌路人,一丝半毫都不愿帮她争取。”
柳太傅闻言脸上一臊,心里更是挠心挠肺一般不安,“我……其实我……”
皇上道:“那依汝王叔看,应该如何?”
汝王不疾不徐道:“太子妃倒反天罡,天怒人怨,罢黜她毫无争议。那么,皇上准备奖励黎九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