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时。
天蒙蒙亮,城门口已经聚满了为沈家军送行的人群。
妇人牵着孩子拉着丈夫的手哭泣。
年迈的父母给孩子怀里塞了早上才烙好的炊饼。
赵知暖在人群中张望了许久也没找到沈熙悦的影子。
“熙姐姐的信里明明说今日会来送将士们出征的啊,怎么现在还没到呢?”
“暖丫头,你看到熙姐儿没?”沈黎焦急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赵知暖心头一慌。
“舅妈,我一大早就到了,可是没看到熙姐姐啊。”赵知暖见她急得脸色苍白连忙安抚,“您别着急,到底怎么了?”
“本来我们应该一起前来为大哥送行的,可是早上我到沈府去喊她时,屋里已经没有人了。”
“听大哥说昨晚熙姐儿得知自己不能出征后争辩了几句就回屋了,不太像她往常的性格。”
“现在不见了人影,也许是乔装混入队伍,准备随军出征了!”
“大哥现在已经派人去找了,暖丫头,你也帮我们找找她,劝劝她吧!”
赵知暖连连点头:“舅妈放心,我们分头寻找。”
说罢就开始在那些穿着铠甲的士兵中寻找,找了两刻钟才揪住了正在低头喂马的沈熙悦。
“嘿嘿,暖暖,你怎么找到我的?”她眼神躲闪,努力想着理由。
“我就是想着你给的果丹皮和麻辣底料太珍贵了,所以就想着亲自押送。”
“熙!姐!!姐!!!”
“你不是说这次不出征嘛?还让我放心,可你说话不算数,让我怎么放心?”赵知暖眼眶满是泪水。
“明明知道前路危险,你怎么还往前闯呢?”
“这些我都知道。”一见她哭,沈熙悦就急了,连忙解释。
“可是暖暖啊,将士战死沙场乃常事。”
“若每个出征的士兵都因为一支签文而退缩,那还有谁会去击退敌军呢?”
“这话确实在理。”赵知暖抽搭搭的,“可是....可是熙姐姐要做长远打算,只有珍惜自己的性命才能留着为下一次出征做准备。”
“别的不说,你今日若是走了,沈老夫人会如何你有没有想过?”
“我.....”沈熙悦垂着眸,“我已经给祖母留了一封书信,相信她会体谅我的。”
“你.......”
此时沈黎带着沈将军来了。
沈将军看了看她叹了一口气:“悦儿,你若是真想随军出征,你便一起走吧。”
“沈将军!”
“大哥!”
赵知暖和沈黎不可置信地看着沈将军。
沈将军抬了抬手阻止了她们接下来的话:“黎儿,赵姑娘,多谢你们的心意。可是刚才悦儿说的对,身为将士怎能因为一支签文而退缩?”
“我会护着悦儿的。”
他让身后的士兵拿出一副铠甲。
“你若是执意上战场,就将这玄铁甲穿上。”
“父亲?这....怎么能行?”沈熙悦说什么也不愿,“这玄铁甲是太上皇所赐刀枪不入,是您一直穿的铠甲啊。”
“这是军令!”沈将军不容置疑将铠甲交给沈熙悦,“若是不听令,那你就留下来。”
沈熙悦咬咬牙:“是!”
沈黎见大局已定,她和赵知暖说什么也没有用了:“既然如此,你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
“姑姑放心,我们会的。”
沈熙悦又拍了拍赵知暖的肩膀:“暖暖你放心,我命大着呢,定然能全须全尾地回来吃你给我做的菜。”
“我还带了你哥去护国寺求的平安符呢,肯定没事儿!”
我哥?
平安符?
赵知暖来不及多想,勉强挤出一丝笑容:“那你说话要算数。”
她还想说什么,就见不远处浩浩荡荡走来一支仪仗。
“是陛下亲自来践行。”沈将军正了正头盔,“黎儿,赵姑娘,我们先失陪了。不久之后队伍就会开拔,你们多保重。”
赵知暖和沈黎依依不舍地看着沈熙悦和沈将军离开,随后又被护卫军阻挡退到路两边。
二人随着众人低头、下跪,迎接皇帝的到来。
不一会儿就听皇帝的声音隐隐约约传来,距离太远了也不知在说些什么。
只是那声音......怎么听着有点熟悉呢。
赵知暖偷偷抬头想瞅一瞅皇帝长什么样子,却被一名护卫军瞪了回来。
“暖暖低头。”沈黎扯了扯她的袖子小声叮嘱,“为了安全起见,陛下出行时百姓都要低头跪在路两侧,若是私自抬起头,会被视作怀有刺杀之意。”
听了这话她一身冷汗都出来了,刚才她岂不是差点没命了?
也许那护卫军大哥是看她还是个小丫头才没出手的吧.....
赵知暖跪得膝盖都疼了,沈将军才带着军队开拔。
皇帝的仪仗浩浩荡荡走了,人群散了,她也没看见皇帝长什么样。
她像霜打的茄子,蔫巴巴地回了暖食记。
“暖暖,你这是怎么了?”谢庭墨见她这样连忙迎了上来。
“沈姑娘不是留下来了么?”
“并没有!”赵知暖哭丧着脸,“熙姐姐还是随军出征了。”
她将刚才的事情说了:“不过沈将军将自己的玄铁甲给了熙姐姐,也不知能不能帮上忙。”
“谢先生,你的感觉有没有不准的时候?熙姐姐会不会没有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