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相思不露 > 第40章 第四十章

第40章 第四十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竹儿叹气,“便是我没有好脸,我娘还时常找我来要钱,若是我给了好脸色,那还得了,若为别的来找我要钱也就罢了,偏是为我哥赌钱赌输的。”想到娘张口便让自己找小姐借一百八十八两,竹儿觉得自己的脸黑得还不够,若是他们知道小姐如此心善,怕是整个罗府都是他们的了。

罗紫笙摇摇头,自己虽是她主子,然这是她的家事,自己也不便多言。

午饭,罗贞没有回来,只她们母女二人,吃了饭,说了一会子话,罗紫笙便回房了。晚些时候,罗贞回家,何氏为他宽衣。

罗贞道,“今日下朝,李大人与我说话,自殿外一路走至宫门口,邀我一起吃饭,实在推脱不得,我便去了。”

何氏将脱下的外衣搭在衣架上,“李大人?那个李大人?”

罗贞道,“李德光。”

何氏讶异,“李德光?虽同朝为官,可老爷与他并无交情,他为何热情相邀?”

这个问题罗贞也是百思不得其解,直到他回家看到女儿后,他方才明白过来,“‘醉翁之意不在酒’,他的心思只怕不在我这里。”

何氏笑道,“不在你这里,又在谁那里?”

罗贞道,“意在紫笙。”

何氏更不懂了,“老爷这话是何意?那个李德光只怕连见也未见过紫笙,况且,紫笙一个女儿家,并非你们官场之人。”

罗贞道,“李德光有一个儿子,已到娶亲的年龄。”

何氏眉头微蹙,“老爷的意思是,他想与我们做亲家?”

罗贞沉吟半响,开口道,“只怕不是做亲家这么简单,李德光是李美人的哥哥。”而李美人,是二皇子的生母。

何氏瞬间明白过来,“老爷的意思是,二皇子想用这种方法掣肘太子?”

罗贞手握兵权,位高权重,朝中武将有很多是他提拔起来的,若二皇子与太子斗,罗贞的态度很重要。

如今罗贞的一个女儿嫁给了太子,便是为了女儿,罗贞也会支持太子,赵奕霖显然也想到这一层。

兵只有在自己手中才有用,若是不能为自己所用,也不能为他人所用,所以,二皇子想用这个办法让他保持中立。

何氏问,“老爷如何想?”

罗贞道,“自是不能答应的。紫笙若嫁过去,也只能保她和青梧一时平安。皇位只有一个,总有分出君臣之时。若只有青梧,无论结局如何,自有保全之法,若是她们两个皆身处其中,难免顾此失彼。”

“既如此,少不得要寻个正正经经的理由来拒绝,若找不出理由,只怕这件事过不去。”何氏叹道,“若是紫笙和安乐世子的婚事还在,也不会有生出这麻烦事来。”她还不知两人婚事作罢的真正原因。

因想到前几日有人来提亲,对方公子那嫌弃的态度,何氏不免担心,若李德光真打算与我们做亲家,说话便要提亲,他们可去那里给紫笙寻一门合适的婚事呢?

“不如送紫笙去庙了修养一些日子。”正好也能让外面那些闲言碎语淡一淡。

罗贞道,“除非紫笙真的出家,若只是修养一段日子,总有回家的时候,那个时候呢?太子和二皇子的较量不会休止,所以这件事是避不过去的。”

罗贞是为国征战的大将军,为陛下的江山立下汗马功劳,照理,陛下对罗贞应十分倚重才对。陛下对罗贞确实很好,奖赏也很丰厚,可只有罗贞知道,陛下对自己并不似表面看起来那般器重,甚至有些不喜。

陛下这几年脾气乖张,对亲儿子尚且猜忌,罗贞实不愿过多纠缠于陛下两个儿子中,尤其是他们二人皆觊觎皇位时。

罗贞道,“这件事,容我再仔细想想。”

因着是打猎,罗紫笙换了一身圆领箭袖的直身袍,头发也似男人那般高高束了起来,骑马拉弓都便宜。

出了城,韩宗廷便扬鞭,加快了速度。

起初他担心罗紫笙跟不上,因此有所收敛,并未用尽全力,等他回头,赫然发现罗紫笙就跟在他身侧,心下暗暗吃惊,“方才我还担心罗小姐跟不上,想不到你骑术竟如此不俗。”

罗紫笙脸颊粉中透红,犹气定神闲,“我可是将军的女儿,自小我爹便教我和二姐姐骑马了。”

韩宗廷有心试她,双腿猛夹马腹,马儿收到指令,更加快速向前跑去。罗紫笙不甘落后,紧跟不落。

韩宗廷赞道,“不愧是将军家的女儿,骑术果然了得。”

罗紫笙额头已经冒出细汗,脸颊也红扑扑的,闻言,笑道,“那里能和世子相比。”方才一路上,自己已用尽全力,可她看得出,韩宗廷依然悠闲。

韩宗廷笑道,“我虽不长进,毕竟是男子,若是骑马被一个女人比下去,这脸今后放在何处?春泽场我见你蹴鞠也不错,改日我们比一场如何?”

这话另一个人也对自己说过,可惜,这比试再也没有完成之日了,如此想着,心中便添了一丝苦楚。

罗紫笙随意找个借口道,“自那日二姐姐在春泽场蹴鞠受伤,母亲便不愿我们下场了,日后有机会吧。”

韩宗廷感慨,“父母总是比我们自己还要担心我们。”

两人寻了处平坦的地方,把马拴至一旁,灰雁递过来弓和箭。

韩宗廷道,“蹴鞠比试不成,不如来比试打猎如何?一个时辰为限,看谁打的猎物多。”

“好啊。”罗紫笙爽快答应,遂把箭筒背在身后,一手持弓,同韩宗廷一起离开,之后一左一右,各自寻找猎物。

此时日头已经上来,阳光透过繁茂的树叶洒下,林间清风夹杂着淡淡青草香,耳边不时传来鸟鸣,慵懒又惬意。

三国魏正始年间,竹林七贤隐世,他们七人虽思想倾向不同,却在生活上不拘礼法,皆追求清静无为,他们在一起喝酒,纵歌,肆意酣畅,虽最后各散西东,结局令人唏嘘,但他们在竹林肆意纵情地生活,却艳羡不少人。

罗紫笙猛然想到宁徽,那个有着绝世才情,却时运不济的人,不知他现在在那里。他是否也如自己这般,曾漫步山林间,倾听鸟鸣,感受清风。

一只五彩斑斓的鸟落在枝头,罗紫笙驻足欣赏,待鸟飞走,她这才继续向前走。虽说是比赛,她却好似林中散步一般。

旁边一只野兔经过,罗紫笙抽箭搭弓,一箭未中,野兔蹿入草丛中消失不见,她也不觉惋惜。

直到身后传来得意笑声,罗紫笙回头,赫然发现张廉站在自己身后,他身后还跟着三个跟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