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了一会,有内侍端上煎好的药,韩玠便告退,出宫后时间还早,路过罗府,便想着去罗贞那里坐坐。
罗贞此时在书房看书,听闻顺平王来后,忙出门迎接,韩玠道,“我又来叨扰了。”
罗贞一边倒茶一边道,“别人盼尚且盼不来,顺平王何须如此客气,快请。”
韩玠道,“打眼满京中,也只有你家同我家勉强算有些渊源,我也只能来你家了,罗大人可不要烦我。”
罗贞笑道,“顺平王严重了,请。”
韩玠喝口茶道,“我这王爷是沾了父亲的光,世袭得来的,不过是个闲散王爷罢了,罗大人为国出征,可是有功绩在身的,当日,若非你父亲一意孤行,今日你便是有名有实的千岁了,地位岂是现如今可比的。”
此事罗贞早已看开,于是道,“先父的安排,作为儿子的遵从便是,现如今的生活我已经很满足了,别无奢求。”
韩玠哈哈笑道,“此时别无别人在场,不过你我闲话而已,罗大人何须如此紧张,我问你,对于你父亲的决定,你当真没有怨言吗?”
罗贞亦笑道,“不瞒你说,当时年少气盛,怨言还真有的,现如今年岁已大,这权势地位于我而言,倒是无所谓了。”
韩玠赞道,“罗大人高尚,若世人皆如罗大人这般心性,陛下也可少些操劳,少吃些药,听闻陛下已经两日未上早朝,我方才进宫去看望,脸色确实不太好。”
罗贞叹口气,“陛下这两年身子确实大不如前,也是令人心忧。”
韩玠道,“我久不在京中,对京中之事所知不多,不知陛下这病到底如何?怎的缠缠绵绵总不见好?”
“多半和陛下讳疾忌医有关,汤药也是吃一顿停一顿的,这才缠缠绵绵多日不见好。皇后时常规劝,奈何陛下总是不听,其他人也无可奈何了。”
“如此说,陛下的身体并无大碍对吗?真是万幸啊,万幸。陛下为国操劳忧国忧民,他身体无碍也是百姓之福啊。”
罗贞点头,两人闲话了一会,韩玠告辞,罗贞相送。
这边,何氏坐在窗下做女红,小丫头来报,媒官来了,现在花厅等候,忙放下手里的东西,迎了出去。
媒官见何氏走来,忙起身,满脸堆笑道,“罗夫人,我今日可是带着重任来的。”
何氏忙请她入座,又唤丫头上果子糕点,笑道,“满京中,但凡家中有适婚男女子的,谁不盼着您登门。我们家三个不成器的皆到了适婚年龄,渚白为国守边常年不在家,只有两个丫头在身边,前几日我还同老爷提及此事,可巧今日您就来了。”
媒官笑道,“罗夫人自谦了,这满京中,若罗大人家的三个是不成器的,其他人家的男女子便是提也不能提了。”
何氏因问,“不知今日您受谁家所托?”
媒官神秘一笑,“罗大人是朝廷肱股之臣,陛下左膀右臂,寻常人家自是不配上你们罗府提亲的,但不知罗夫人可看得上王府?安乐王府。”
安乐王只有一子,听闻是个纨绔,何氏心中便有所计较,只表面上不发作,因道,“王府乃皇亲国戚,且安乐王爷只有一子,身份如此高贵,我们如何高攀得起。”
媒官笑道,“以罗大人今日今时之地位,他的千金,世子配的,皇子也是配的的。春泽场蹴鞠,世子对三姑娘颇为欣赏,之后受世子所托,三姑娘还同他一起去为好友的姨娘看病,一来二去,世子就对三姑娘动了心,且言明非她不娶呢。”
何氏一惊,听闻对方来为安乐王爷的世子提亲,她便以为对方相中的是嫡女青梧,想到世子素日为人,料想青梧是不愿意的,谁知对方看中的竟是紫笙吗?
何氏唯恐中间有误会,确认道,“王妃看中的是我们家三姑娘罗紫笙,并非二姑娘罗青梧吗?”
媒官道,“正是三小姐罗紫笙。”
“想或是王妃有所不知,紫笙是庶女,并非嫡出。”何氏微愕,罗府眼下是自己当家,可自己并非主母,所以,紫笙也只是庶女。
媒官道,“这如何不知,王妃和世子自然是知晓的。紫笙姑娘虽是庶女,却是罗府的庶女,怕是别人家的嫡女都不及呢。”
何氏自想着王府不会娶一个庶女为正妻,这王妃莫不是想着纳妾?因道,“咱们为人父母的,自然盼着女儿能嫁得一个好人家,安乐王爷和王妃为人和善,且只有一个儿子,能嫁进这样的人家,是紫笙上辈子修来的福气。但我想着,凡女儿家,能嫁人为妻的,总好过为人妾的。紫笙虽是我生的,但她身上毕竟流着罗大人的血。低嫁的正妻总好过高攀的妾室。”这意思已经很明显,我们宁愿找个地位低的人为正妻,也不会嫁进王府当妾室。
媒官笑道,“罗夫人误会了,世子对三姑娘情真意切,自是娶回去做正妻的,若是娶一个妾室,何须烦我跑这一趟,何须如此兴师动众,准备些聘礼择个吉日,一顶小轿也就进门了。”
何氏又是一惊,“正妻?”堂堂世子,竟要娶一个庶女为正妻。
媒官脸上笑开花,“若是纳妾,我哪里敢进罗府的大门。世子对三小姐一片真情,生辰宴上王妃见过三小姐后,也是满意的很,说三小姐模样俊俏,品性端庄,是个不错的姑娘,且言明不在乎嫡庶,郑重托我来上门,我在才敢来的。”
何氏道,“她一个庶女,那里担当得起。”这一次并非自谦,而是真心实意。
媒官起身,“总之,是门好亲事呢,我先走了,得空儿您和罗大人商议商议,商议妥了,我好向王府回话。”
晚饭后回屋,何氏铺好床,见罗贞在看书,坐至他旁边道,“今日媒官来了,为王府提亲的。”
罗贞道,“赵文琰吗?只怕青梧不愿。”那丫头的脾气,自己这个做父亲的,还是很了解的。
何氏道,“我同老爷想的一样,以为是青梧,谁知是紫笙,世子看中了紫笙,说是娶回去做正妻呢。”
罗贞一惊,放下了手里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