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的记忆里,她未曾来过这百花宴,自然也不知道兄长在这里遇到些什么事,更不知会不会与朝堂的争斗有关,因此,兮妍决定出府一探究竟。
她和小彦换好衣裳便准备出府,因为是借住在尚书府,这段日子她其实已经比在娄陵时收敛了许多,若不是实在有事也不会出去,譬如那日嘴馋了也是借着别的由头才顺便出府去打牙祭。
正巧昨日母亲便吩咐了她今日要一道出府,不日便该回娄陵了,难得来洛阳一趟,他们不免要采购些物品回钟府。
“玉竹,等夫人起了你去告诉夫人,就说我有些事先行出府了,巳时在东市的玉缘阁门前等着母亲。”如此吩咐完,兮妍才放心出府。
“看来姑娘是真的长大了,做事也越来越周全,都要用不上小彦啦。”小彦撅着嘴逗趣道。
“怎么,不给你派活儿,你还不乐意了不成?”兮妍抿嘴一笑,“放心,待会出门准不会忘了你的用处。”
“姑娘,你可别这么笑,每次你这么笑准是又憋着坏呢。”小彦一副后悔莫及、可怜巴巴的神情。
“走,找兄长去。”说罢,兮妍便朝着小厮说的方向走去。
小彦跟在兮妍后面,两人一路寻找,却是走了许久也没瞧见闵毅身影。
“姑娘,你说郎君会不会走了别的路了,这都快走出城了。”小彦找得有些泄气。
“不会的,这个方向就这一条路,咱们再往前找找。”兮妍却十分笃定,前世她倒是对洛阳城这条道有几分印象。
两人又走了一阵,远远便听见前方有琴音,只见一片竹林郁郁葱葱,琴音似乎便是自那竹林里传来。
兮妍带着小彦轻轻走进竹林,又再往前走近了些,朝那琴音来处看去,却见一男子袭一身锦鹤单衣,摇一把丹青古扇,正在吟诵诗篇,那人广袖飞扬,姿态风流。
旁边一人静坐抚琴,头和身体也随着音律摇摇晃晃,玉佩鸣环清脆作响。
再一看,原来周边还散坐着好些人,不少人也随着音律晃动着脑袋,有的甚至还起身随之舞动。
竹林里薄雾漫漫,琴音悠悠,身后还有隐隐的泉水潺潺之声,果然道不尽的风雅。
细细瞧去,众人身前还有工匠造好的环状小溪流,里面摆放着各色的蔬果和糕点,这便是洛阳城最流行的曲水流觞席吧,兮妍看得心旌摇荡。
“姑娘,郎君在那呢!”还是小彦没忘正事儿,她凑近兮妍耳畔,小声告诉她道,“咦,郎君旁边那位小女娘却不知是谁家的,实在未曾见过。”
兮妍循声看去,闵毅正端坐在那边摇头晃脑,而他身边那位小女娘,兮妍只一眼便认了出来,正是百花宴上打过照面的刘家娘子。
没记错的话,她是洛阳府尹之女,是了,前世她便是兄长欲求娶之人,只是前世兮妍与她见面不多,便也对她不甚了解。
没想到她与兄长此时便已相识了,只是不知这是否与前世一致,罢了,此事如今也无从知道了。
见此情形,兮妍怕打扰到他们,便没有再往前去,就近寻了个干净的树桩,远远地坐下来观看,小彦也随之坐下来歇息。
尽管是远远地,但兮妍也能感受到闵毅和那刘家女娘的眉来眼去的情意,兮妍在心底替兄长开心了起来,看来兄长最近的反常不过是因遇到心仪的姑娘罢了,与朝堂争斗并无关系。
正所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看来兄长的好事怕是要近了。
兮妍一时心下松快了许多,便放心地听着词曲,观赏了一番众人的风雅之趣。
观摩了约莫一盏茶的工夫,兮妍忽地从那风雅中脱离出来,“哎呀,险些误事!”她起身带着小彦一路小跑往玉缘阁门前去了,早上递了话同母亲说好的,可不能让母亲久等。
再说来了洛阳这许多日子,却还不曾有一日的空闲真正好好逛逛洛阳城里的街市呢,兮妍满怀期待。
在玉缘阁门前与母亲会合后,一行人便往城里的街道上走去。
不愧是都城洛阳,一路上看过去,可谓齐街巷袂,楼阁争奇,街头巷尾人烟如织,熙熙攘攘。
街道上商铺栉比,货郎林立,那些奔跑的孩童被货架上的小玩具和小吃食所吸引,不断在一个个货郎面前停下脚步观看。
兮妍也如孩童般被这些琳琅满目的各色玩意所吸引,珠串、簪子、铃铛、穗子,小鸟、香包、不倒翁、纸鸢、小灯笼、风车、泥人、面具、滚灯、葫芦,货郎们的担架上真是应有尽有。
她一路瞧瞧这个,又看看那个,这些玩意儿都比娄陵城里的精致多了,好些东西她还没见过呢,真是新奇。
“母亲,这些小玩意儿咱娄陵城很多都没有呢,您说咱们是不是也可买些回去送人。”
兮妍拿起一个不倒翁粲然笑道,那双眸子顾盼神飞,尽是欣喜之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