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色的丝绸手帕上绣着精美的海棠,王文瀚还头一回近距离看到这么美的刺绣,迟疑了下拒绝道:“这么好的帕子,给我擦手多可惜啊?”
在旁人眼里或许珍贵,但石慧英到不觉稀奇,自己绣的花,料子是从成制衣坊里捡来的边角料。
见石慧英没有收回,王文瀚把受伤的手往自己衣服上蹭了蹭,“我自己擦擦就行,一会儿就干了。”
“可你衣服也是湿的。”石慧英起身把手帕塞进王文瀚手里。
王文瀚接到本想立马还回去,抬眼看到人已经坐回去,低着头。他拿着手帕有些不知所措,吞吐道:“那,多谢石姑娘了。”
约莫歇了半个时辰,雨渐渐停了,两个人围着火堆,一句话也没说。
临近傍晚,二人赶到城北大营。
看到王文瀚把石慧英带过来,军营里士兵们纷纷过来看热闹。这石姑娘一向不亲近人,这次竟然能跟王文瀚乘一匹马来。
来到主帐外,杨副将出来低声说道:“将军醒了,方才知道回家叫了人,发了好大的火,说话注意点儿。”
石慧英一脸关切:“姐夫怎么样了?”
杨铄:“倒没什么大碍,将军战场上厮杀什么风浪没见过,只是失血过多需要静养。石姑娘且在此等候,军医还在里边。”
听到这话石慧英放心了,王文瀚见没自己事,先回自己的营帐更衣。今夜该他当值,等会儿夜里还要去林子里巡逻。
主帐里边,军医离开后,得知小姨妹来了,东方晔从床上坐起身来,把中衣合好。对着身旁的杨铄骂道:“夫人要是受了惊,老子打断你的腿!”
待东方晔把衣着整理好后,杨铄把石慧英带进来。
石慧英站在床前一臂的距离,她从未见过姐夫这般虚弱的模样,心里甚是担忧,“姐夫你没事吧?”
东方晔脸色苍白,强撑着微笑回道:“没事,就我这身子再活六七十载都不在话下。你姐呢?在家还好吧?”
石慧英犹豫了一瞬,点头说道:“姐姐很好,就是很担心你,叫我来看看。”
快到晚饭的时候,东方晔想着让她吃了饭再回去,但石慧英惦记家里的姐姐。中午得知噩耗的时候动了胎气,她还想赶紧回去看看。
“饭我就不吃了,姐姐肚子大了,我不放心。”
东方晔点了点头,吩咐杨铄去准备马车和一些干粮,又问:“今日是谁把慧英带来的?”
“是文瀚。”
“那就让他再把慧英送回去。”
杨铄愣了一下,“他今晚当值巡逻,要不再另找一个人?”
正想答应时,看到石慧英神情一动,东方晔想起那日她和王文瀚在帐子里对视的场面,犹豫了下说道:“找个人替他巡逻去,叫他送慧英回家。”
说完他眼睛瞄向一旁的石慧英,她神色平淡自若,但没有拒绝。
王文瀚在营帐里更完衣,拿出药箱包了下手上的伤口。绣花手帕已经沾上血,他拿着轻柔软和的手帕,正在想要怎么还回去。忽然听到帐帘子响动,迅速把手帕藏进胸前口袋里。
同一帐下的几个弟兄都进来了,一脸奸笑地走近王文瀚。
“文瀚,带石姑娘骑马什么感觉?”
“真的是没马车吗?这么凑巧?”
“我刚才瞧见她看你的眼神不对劲哦。”
……
王文瀚不管怎么解释,都拦不住他们这样说玩笑话。
这时杨铄过来,“文瀚收拾一下,今晚别巡逻了,送石姑娘回新河村。”
王文瀚应是,等杨铄出去后,众人一阵悄悄地呼声,就像是那种捉奸一样喜悦,把王文瀚摇得不知所措。
“别闹了,传出去对人家姑娘名誉不好。”说完王文瀚踉踉跄跄逃离了营帐。
门口杨铄已经备好了马车,石慧英坐在车里嚼着馒头。
他上前接过缰绳。
杨铄:“到新河村应该也晚了,将军说明早再回来复命也不迟。”
-
夜色降临,月色一辆马车穿梭在山间。
石慧英把车门打开:“王大哥。”
王文瀚微微侧过头一看,眼前一个大白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