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熟读帝王史,心里清楚,没有十全十美的帝王,但只要功大于过,后人只会称赞他。
赵国
近几日,天气越发炎热。
阿元之前种的小绿菜也都渐渐丰收了,她拿着菜篮子,正在菜园采摘,忙完之后,她出了身汗。
没一会,公子煜提了一桶水过来,帮着浇地,夫妻之间能相互体谅,自然也是最好的。
丞相府邸内,余熊处理完公务,忽然收到了一份密信,看过之后,他起身思量,过了半晌,进宫了。
“大王,您看?”
“这楚王还当真无耻啊,不能让公子煜就这么死了。”
赵王心里自然也是有气的,儿子死在他乡,他何尝不知道背后之人是谁,眼下赵王后也在跟他哭闹,他只能安抚。
“大王放心。”
余熊摸了摸自己的胡子。
“他们兄弟矛盾越深越好,也不知道老楚王在天上看着,如今是何表情。”
赵王放下手里的奏折,拿起一旁的水杯,一下喝了大半,丧子之痛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也慢慢看开了。
国政永远都是第一位,他早已经不年轻,跟他同一年出生的好几位君王都已经去了。
从他登基到现在,若说最大的成就那便是跟楚国结盟,让魏国不敢轻举妄动,也陆续收复了几座从前被魏国占领的城池。
眼下他只盼着神仙眷顾,让他多活一些时间,不求长命百岁,但求还有时间能做出一些事业。
自从赵人放松对公子煜的监视后,桃源城内的一些暗探,便开始蠢蠢欲动,不少人都觉得这是个好机会。
那些私下被楚国老臣派出来的一些门客,也坐不住了,之前还有顾忌,但眼下,没什么担心的。
这其中,也有一个人叫郑礼,他不是别人,是公子煜大舅的小儿子,自从外祖退下后,他们全家就搬回了老家,至今十多年了,郑家虽然不缺银钱,但也没人入朝为官。
眼下全家都是守着自家老爷子,家里算是富甲一方的富翁,这其中也都是因为老爷子从前学生多的缘故。
他此次来桃源,是他父亲私下吩咐他的,假借外出游历之名,实则去赵国桃源,看能不能联系上他的那位表兄公子煜,若是能把人带回来就更好了。
他是知道的,父亲不安远离朝堂,但如今的楚王是不会用他们的,再有才能也不可能。
几个舅舅原本也想着等公子煜回国,得了封地去投靠,但这几年观察下来,太难了,老楚王去世,都没叫回这个儿子,看来是没可能了。
郑礼今年二十有余,文武兼修,外表看去是个端方君子,到了桃源后,他一直在等待机会,日常很是小心谨慎。
说实话,他跟这位表兄也不算熟悉,尤其是眼下这个情形,他更不敢轻举妄动。
一脸观察了好几日,最终在一个倾盆大雨的夜里,他抓住了机会,穿着一袭黑色夜行衣,悄无声息的跳入了公子煜所居住的院子。
借着月色,他看向正中间的大门,三两步的走了过去。
公子煜这段时间睡眠本就很浅,听到轻微的脚步声,他下意识的坐起,猛地看向门口,神色不明。
他武功不俗,拿起床头的披风和佩剑,脚步轻点,一下就到了门口。
郑礼的手还未敲门,忽然一把利剑就伸了出来,幸亏他躲避及时,这才未被刺中,整个人差点摔倒,看起来也有些狼狈。
他特意挑今天来也是有理由的,下午,桃源便开始下雨了,到了夜间更大,眼下已经是大雨倾盆,电闪雷鸣。
此刻,他虽然浑身湿透,但心里却莫名有些激动,他知道不能再等了,再往后可能也没机会了。
“阿兄,我是你阿弟,你大舅家的幼子。”
他声音很小,公子煜听清楚后一愣,最后门被他打开,又小心翼翼的关上。
说实话,二人不熟,甚至没见过,但他从脚步声判断,只有一个人,所以无论前来的是何人,他都不怕,他这才敢直接出来。
院子里,一片漆黑,郑礼摘下黑色面纱,看了一眼公子煜,他头发凌乱,整个人看起来也十分狼狈。
“阿兄,我来桃源不少时日了,是父亲吩咐的,他让我想办法私下带你回去。”
“质子出逃,是大罪。”
看着面前容貌有几分熟悉的人,公子煜放下了一些戒备,他是见过大舅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