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大秦地府日常 > 第14章 各有心思

第14章 各有心思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趁着府君找细则的功夫,始皇向天道提出建议。

其实没必要强求各界必须用一样的律法。

不同位面的所处时代不同,文化细节也各有差异,都用一样的反而不好。

还不如各界自己讨论,制定出最适合当前的律法。且律法这东西也并非一成不变,回头随着时代的变化也要一点点增改删除。

天道接纳了他的提议,但还是表示自己需要考察一番再做决定。如果当真要各界制定不同律法的话,那就得组建立法团队了。

反正立法、司法肯定是要分开的。

府君终于找到了细则,发给了始皇,始皇接过之后迅速翻完。

阴寿的计算其实很简单。

鬼魂和躯体是相辅相成的,躯体还在,魂体就还在。躯体腐朽凋零,魂体也会受到影响变得虚弱。

如果一个人的遗体保存得很好、防腐措施做得也好,那它的阴寿就会比别人长。因为要等到遗体腐坏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魂魄才会虚弱到必须去投胎。

这个时候,可用功德续命。之后躯体再如何损坏,都和鬼魂无关了,鬼魂的寄生之所从躯体变成了功德。

死物也是同理。

墓穴中的陪葬品,如果本体受损,陪葬品的物魂也会损坏。用功德可以修补,哪怕本体碎裂成渣,及时灌输功德也能将之留存下来。

不过这里头有个反向操作。

如果陪葬品里存在一些不想让人取走的东西,一旦自己的墓穴中进入盗墓贼,墓主人可以选择直接捏碎物魂。

这样一来,本体也会碎裂,避免被盗墓贼拿出去示人。

但这招只能用在死物上,鬼魂就算再不想别人把自己尸骨拿走,也不能自杀。因为天道强行规定了鬼魂不死,只能投胎转世。

投胎也相当于死亡了,毕竟重生之后你不再是你。

始皇陷入了沉思。

难怪庶民阴寿会比较短,因为庶民的棺椁基本没有防腐措施。

既然如此——

始皇不动声色地给黑龙发消息,他之前和黑龙加了好友。如今玄鸟去其他位面寻别的始皇帝了,黑龙倒还在大秦待着。

始皇:躯体防腐可延长阴寿,请龙君受累告知阿苏。

黑龙:没问题!

始皇放下手,询问府君:

“何时组建立法团队?”

府君:不知道,别问我,问天道去。

始皇看他一眼,心想算了,这个府君指望不上,以后有事直接问天道。

于是丢下一句立法的时候再叫他,就拿着分管人分享给他的资料离开了。这里头详细写了分管人的权责,权利没多少、义务倒很多。

这和始皇预计的地府掌管者完全不同,反而像是个劳心劳力的人民公仆。

始皇回到骊山陵时,还在思索这件事。

指望始皇帝去当这样的分管人,显然不太现实。他是封建皇帝,骨子里就没有为人民服务的念头。

萧何等人连忙起身行礼:

“见过陛下!”

始皇的目光落在了萧何身上。

萧何:?

始皇意有所指:

“爱卿乃我大秦肱骨,朕有一事分派与你。”

萧何:……总觉得不会是什么好事。

始皇的想法很简单。

既然去当分管人是去勤勤恳恳干活的,活多钱少还没什么特权,那不如丢个臣子过去替他代管。

反正天道要的只是借用他始皇帝的名头镇压鬼魂,不让他们有胆子闹事。那只要派过去的人可以借到始皇帝的名头就足够了,不一定非得是始皇本人担任。

萧何,他大秦丞相之一,多年来兢兢业业谦卑恭顺,是非常合适的人选。且萧何脾性也好,一定不会嫌弃事多麻烦的。

如此一来,责任和事务丢给了臣子处理,权力虽然交割了,但他想用的时候萧何也不可能拒绝。

一举两得。

不过现在不行,交割得过段时间。

始皇还得借用分管人的权力去办点事,办完才能举荐萧何接任。现在还是在他手中方便些,毕竟借用总会麻烦一点。

除却萧何外,其余几个空间的管理者回头也可以安排一番,最好都是他大秦臣子。

萧何:不妙的预感越发浓重了……

始皇对众人吩咐道:

“朕有事出门一趟,不知先祖们何时会来。若他们过来,便问问他们可要兵马俑回去守门。”

这些六国之人贼心不死,或许还会登门寻仇。他的骊山陵不怕别人找来,先祖们那头倒是势单力薄很多。

始皇交代完便离开了,他要去一趟前世所在位面对应的地府。

如今成为分管人之后,他可以随意查询想找的位面在何处。且各界来往要消耗功德作为传送费用,分管人却可以免费传送。

不过这点路费其实也不多,不然大秦的先祖们也没办法隔三差五到处跑。

待陛下离开,剩下之人面面相觑。

“陛下要去何处?”

“不知。”

“先王们何时归来?”

“不知。”

“是否该提前挑选好兵马俑?”

“不知。”

“……你到底知道什么?”

“我知道先王可能不太想要兵马俑,之前就听闻有先王被侍者俑吓到。”

不晓得是谁感慨了一声:

“那先王们胆子还挺小的!”

全场寂静。

蒙毅站出来提醒众人不可妄议先王,而后又主动向昭襄王发消息,询问对方和其余先王是否需要兵马俑帮忙看家。

他们这些始皇帝一朝的臣子比较习惯和昭襄王沟通。

不因为别的,单纯是看见昭襄王比较亲切。他们太子殿下一向也是这个德性,他们都习惯按照太子的缺德指示干活了。

刚来地府的时候,他们还试过询问其他先王。

结果穆公过于守礼、孝公实在君子、惠文王总和昭襄王意见相左、武王不想管事、孝文王拒绝当出头鸟、庄襄王说他辈分太低不方便越过先祖做决定。

这次询问昭襄王,果然也得到了画风很眼熟的指示——

昭襄王秦稷表示:

“给寡人多来几队,白起那家伙本来答应得好好的要给寡人当护卫,结果听说了政儿的事情他就叛变了。寡人这里缺人,非常缺人。”

白起现在跟着蒙恬他们一起排班,给骊山陵当守将。毕竟在昭襄王那里只能当个光杆司令,在这里却可以统领兵马俑,追忆生时的风光。

“其他先王你们看着安排,要是他们回家看到之后说不要,就都给寡人。寡人不嫌多,回头还能带出门去炫耀。”

众人:……

看出来了,昭襄王这是在变着法地给自己多要点兵马俑当跟班。

他估计是猜到了有些先王不会要,故意怂恿大家给他们送,这样人家不要的就都是他的了。

秦稷还在畅想:

“等寡人这里的兵马俑多了,就可以把白起哄回来了。寡人的军队都给他管,他一定非常心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